分享

胶东行:赤山有个张保皋

 老苞米的书屋 2018-05-28
 
   站在明神塑像的基座旁,手扶栏杆向远处眺望,便可以见到这个建筑群。这就是赤山的张保皋传记馆。
 
 
   这是用变焦拍摄的张保皋的雕像。
   我的小尼相机真的不错,距离那么远,居然能拍得这般清晰。出门就靠它了,小尼堪称物美价廉。
 
 
   下山走了一段路,来到了张保皋传记馆。
 

   谁是张保皋,为什么在赤山这儿给他建了这么一个规模不算小的传记馆?
   我想,会有大多数人与我一样,根本就不知道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当然了,研究历史的专家除外。我没来赤山之前,对这个名字闻所未闻。
  

    张保皋(公元790年——846年),新罗(今韩国)人。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加入武宁军。
    别看这个人在中国名气不大,但在今天的韩国,张保皋被视为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 
 

    在这座传记馆里,比较详尽地介绍了张保皋的生平。即便是在一般人(除了专门家)的眼光里,张保皋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还是富有传奇色彩的。
 
 
   这是韩国一文化团体赠送的张保皋画像。
 

   传记馆内的张保皋浮雕像。
   近年来,韩国研发了一系列的军用潜艇,都是以张保皋的名字命名的,足可见这个人在韩国的影响有多大了。
 
 
       徜徉在传记馆,穿越历史的层层迷雾,看看这个张保皋究竟是何等人物。
   据史料记载,张保皋同学少年时就喜欢舞枪弄棒,善水性,性格粗犷豪放。公元807年,十七岁的张保皋与好友郑年结伴渡海来到赤山,不久后辗转南下扬州。
 
 
   张保皋同学入唐时,唐朝已经开始衰落,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张保皋和郑年在扬州时,适逢镇海节度使李琦反叛,唐军扩募镇压反叛,张保皋和郑年被募编入徐州武宁军中。
 
 
   张保皋和郑年在唐军中,先后参加了平定镇江李琦、淮西镇吴元济和淄青镇李师道的叛乱。应该说,张保皋同学不是寻常之辈,史书记载,张保皋“善斗战,工用枪,其本国与徐州无有能敌者”,足可见其骁勇善战,所以能从万军马中脱颖而出。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张保皋被擢升为小将。
      乍一听,会以为小将是指年龄小的军官,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人物就是岳云。查了一下,知道小将是唐代的军职用语,归节度使管辖,级别仅次于统领部队的大将。在当时,这个军职是一个外国人能担任的最高职位了。同样,被擢升为小将的还有张保皋的好友郑年。
   小将也叫子将,可统领一千名士兵。这在今天看来,小将相当于部队的一个团级指挥官了。
 
 
唐穆宗四年,也就是公元824年,张保皋辞掉武宁军小将之职,来到新罗人聚居较多的赤山浦(也就是今天的赤山),奏请唐朝政府获准后在这里修建了法华院。
 
 
图为传记馆中的张保皋坐像。

应该说,张保皋是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他在唐军转战十几年,见到了“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特别是李师道控制的山东一带,情况尤为严重。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高丽国(并非高句丽)与新罗国有世仇,把许多新罗人卖到唐朝为奴。除此以外,在新罗沿海一带,海盗活动猖獗,经常抢掠人口卖到唐朝。张保皋辞掉武宁军小将之职后,决定回国荡平海寇,禁绝买卖人口现象。

张保皋在赤山浦建立禅院,初衷就是为了让在流落海外为奴的家乡人能有个精神寄托之所。因建禅院时请来的僧人属天台宗派,诵读《法华经》,故此禅院取名为赤山法华院。
   法华院鼎盛时期,常住僧人多时有四十余人。寺院长年讲经,法会有时超过二百多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在赤山浦的新罗人都会聚到这里,载歌载舞。一时间,赤山法华院成了新罗人往返大唐的驿站和文化活动中心。
 
 

图为1988年重建的赤山法华院。
   张保皋当年建的禅院早已不存在了。在唐武宗执政期间,大兴灭佛兴道之风,赤山的法华院在劫难逃,寺院被毁。
现在我们看到的寺院是在原来遗址的基础上重修的。

 
 图为张保皋在赤山浦选址建法华院的情景。
 
 
 图为张保皋见到大量新罗人在唐为奴的情景。
 
 
 张保皋回国后,做了几件足以让他名垂青史的大事。
       一是荡平海寇,张保皋一回国,就招募了一万余名海岛渔民组成了一支军队,在海道要冲罗莞岛设立清海镇,自任大使,率兵向海盗发起了进攻,很快就荡平了多股海盗势力。从此海盗掠卖人口现象禁绝,自“大和后,海上无鬻新罗人者”。
       二是禁绝人口买卖。具体内容与第一相同,做一件事,完成两个主题。
       三是开展海上贸易。
   海盗的禁绝,海路的畅通,促进了新罗的海运商贸发展,促进了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商贸往来。特别是新罗人,入唐经商、从业、求学、居留的迅速增多,因此在中国各商贸中心和交通要道周围,逐渐形成了新罗村,村民皆为新罗人。
   张保皋开创的海运商贸网络,并不限于中、韩、日三国,张保皋除了进行直接贸易外,还经营造船业和出租船只、水手、艄公等。因此,张保皋被后世人称之为“世界历史上卓著的海洋商业贸易王”。
 
 
   像很多历史名人一样,张保皋的结局是个悲剧。
   张保皋回国后,势力日益强大,开始拥兵自重,独占海洋贸易,这对新罗的旧体制“骨品制”造成了威胁。当时新罗的骨品制分若干个等级,而且是世袭的。张保皋出身微贱,无品无级,注定了他不能做官。张保皋自任大使,这是骨品制所不能容忍的,包括他在与各国商贸往来中派“大使”,也有违新罗旧制。
       后来,张保皋卷入了新罗王室的王位纷争,在以后一系列的政治争斗中,新罗的贵族们以“欲谋乱,据镇叛”为名,在公元841年派人趁张保皋酒醉时将其杀害。
 

   历史有时真的很有趣。
       虽然张保皋很有作为,做了许多大事,但是在新罗的历史上始终是一名出身卑微的“乱臣贼子”。他本人在世时永远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翻身”,在一千一百多年后,会成为韩国的民族英雄。
       上世纪八十年代,赤山法华院遗址被发现,引起韩国国内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张保皋热”。当时,两国尚未建交,韩方准备出资重建赤山法华院,但提出要立碑载明“赤山法华院是在唐新罗人自治区”等文字,遭到我方拒绝。1994年,中韩建交,由韩国世界民族联合会捐资建立的张保皋纪念塔在赤山竖起,当时的韩国总统金泳三还题写了碑文。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每年都有近十万的韩国人来石岛赤山,或是观光,或是考察,或是访问,很显然,他们来这里,多是出自对张保皋的敬仰。
 
 
   这就是1994年由金泳三题写碑文的张保皋纪念塔。
 
 
   在今天的韩国,有很多研究张保皋的文化团体,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张保皋的活动。
       生前被视为出身卑贱的“乱臣贼子”,死后的一千多年享尽哀荣,似乎是在为张保皋这个历史人物增添了几分让人喟叹的传奇色彩。
 

   2005年,韩国国家电视台KBS耗资150亿韩元拍摄了70集电视剧《海神》,这部“武侠历史”电视剧记录了张保皋的生平事迹。电视剧播出后,在韩国和中国都产生了一些反响。
 
 
   令人惊喜的是在张保皋传记馆里,有不少唐代文物。
       想想也是,一个规模不算小的展馆,里面除了图片和文字,没有一件与张保皋有关的文物,会让人觉得这段历史太过于空洞了。有了这些文物,即使与张保皋不相干,也会让人多少增加一点儿时代感。
 
 
   唐三彩胡人骆驼俑
   它
应该叫什么,忘了,这个名字是我起的。
 
 
   唐三彩中国马
 
 
   神兽
 
 
   水包驼和绿釉碗
 
 
   观世音菩萨
 
 
   尼泊尔佛
 

    西方斗姆
 
 
   这应该是千手观音吧
 
 
   木雕彩绘释迦牟尼佛
 
 
   唐彩绘陶俑
 

   唐彩绘歌舞俑
 
 
   看一个景点,了解一段历史。可能这段历史与你这样一个微尘一样的游客来说无足轻重,知道不知道,根本与你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世界上与你没关系的事情太多了,只要你对什么有一点儿兴趣,这兴趣就是所谓的意义了。
 
 
   站在张保皋传记馆,看明神巨大的背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