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史》10则经典佳句,深刻精辟,人生大智慧!

 张立信 2018-05-28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从《史记》到《明史》,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包含了4000多年的历史,用本纪、列传、表、志等统一的体裁编写。

(一)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

译文: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

(二)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译文: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

(三)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须端其末。《隋书》

译文:如果想要让水流清澈就必须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为(或者是末端)就必须端正其思想(或者是根本)。   

(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思考千次,难免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思考千次,总会有一次正确。

(五)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六)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译文:罄:空,尽。竹:指竹简。书:写。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他的罪行,用尽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意为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乐此不彼。这也充分地说明了司马迁对金钱的认识。

(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译文: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身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精神与身体都疲累不堪就会死亡。

(九)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 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 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十)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有了受到困窘侮辱的过错,有了感到悔恨的过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