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议论文开头和结尾

 江山携手 2018-05-28

 议论文的开头】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人称文章好的开头为“凤头”,可见开头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它能提炼中心,完整结构,吸引读者。它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令阅卷者倦处生神。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因此,作文时多花费点时间、多动点脑筋,写个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

一、议论文几种的错误开头

1、论证式:开头便开始议论、分析,这样导致开头的作用不明。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成功便是我们所向往的“乌托邦”。可是成功之路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他处处潜伏着危机,这条路上的行人必定会受到“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痛,但只要再坚持一下,成功便会在你“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2、含意不明式:运用含蓄的文笔,不知所云如:
    一条路弯曲幽深,荆棘丛生,它的尽头是美丽的花园;另一条路,笔直通达,毫无阻挡,它却通往断崖深渊。
    路是什么?于其本身,路只不过是一条路线;于人,他则意味着人的一生,意味着在人生之路上我们将走向何方。
    3论据式:开头不适合出现论据(事实材料),尤其是并列材料的运用,因为开头不担负证明的作用。如:
    古有商鞅变法,开创中国五千年封建文明的先河;今有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接轨;中有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西有环球航行,是人类挣脱封建神学的枷锁(本段适合下文的论据并列)
    郑板桥从临摹名家字帖到力求创新,摸索形成了板桥体;詹天佑从“一”字形到“之”字形的创新设计,搭建了一条连接京张的大动脉;袁隆平从挑战传统理论到培育成三系、二系杂交水稻,书写了“东方魔稻”的传奇,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奔跑在创新的路上。(事例排比太多,放在第一段太可惜,因为第一段不起论证作用)
    4、分段太多式:造成语意不集中,主题不能一下子鲜明的展现在阅卷者面前,给人以拖沓之感。如:
    蓝天的梦,有白云来书写;
    雄鹰的梦,有蓝天来书写;
    大海的梦,有波涛来书写;
    而我们的梦,则由路来引领。所以让我们踏上属于自己的路,去追寻自己的梦,要知道只要在路上便可继续传奇。(适合组成一段)
    5、引子太长式:有的作文 开头引用一个实例,但是事例叙事太长,喧宾夺主。如:
    一个人的不苟言笑,面目冷峻,那叫酷,令人爱慕;所有人在生活中都面无表情,冷着一张脸,那叫麻木不仁,让人窒息。
    一个人穿着乞丐服在现代都市里蹦蹦跳跳,那叫追求个性,张扬自我;一大群人都穿上乞丐服进出公共场所,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个城市在闹饥荒。
    寂寞的空谷里,开着一朵寂寞的兰花,文人骚客称之为“空谷幽兰”。无论是情景还是意境都勾画得惟妙惟肖。热闹的公园里,怒放着各种颜色、各种香味的鲜花。虽然他们也很美丽,但却无人驻足观赏,因为他们只是公园一隅的陪衬。
    所谓物极必反: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了路。(作为引子,作用只是引出你的立意,没必要大费笔墨)
 

 二、作文开头的要求:

1.要向主题靠拢:梁启超: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动人。

2.要短小精悍(80—100字)清晨,大雾。陈国凯《雾》开头仅四字白描,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环境,又暗示了故事结局,含义深刻隽永。

3.要有文采: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

三、几种主要的议论文开头方式介绍。

(一)开门见山式

这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即在文章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方向,不是亮出观点,就是导出观点。

阅读下列文章开头并分析其特点——注意他们与话题的关系(直接申明主旨)

(1)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是权势,是金钱吗?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是人的本身。人,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诚实守信,喜欢老老实实做事的人;可是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

——《诚信》

(3)有一种高贵叫做低姿态。

——2011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低姿态的高贵

(4)人生的追求,就如水上行舟,只有高扬起两面风帆: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才能进退自如,抵达胜利的彼岸。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5)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是美。                                                     ——《圆满与残缺》

(6)时代让竞争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们可以用双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竞争,携手同行。(《携手同行——双赢的智慧》)

 

(二)名言引申式

作文开头直接引用名言警句或成语、诗词、格言、俗语等等,并且用这句话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1)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因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顾客盈门,刘邦的约法三章得以千年传为美谈。                           ——《诚信》

(2)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诚信就是一个人灵魂的支点。         —— 《诚信》

(3)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告诉我们:“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自信是命运的主宰”;惠特曼则认为:“自信是灵魂的防腐剂”;莎士比亚总结道:“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信心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人生因自信而成功。   ——《自信》

(4)同是高贵,陶渊明告诉我们“不要为五斗米折腰”;李白解释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谦则表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贵虽因不同的人而解释有所差异,但它都是人们美好心灵的体现。            ——《高贵》

(5)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张扬与内敛》)引用名言采用比较的方法点题,一张一合,使人眼珠为之一亮。 

 

(三)化虚为实式

化虚为实中,主题为虚,事例为实,如诚实不可以说“什么样就是诚实的”——即不能直接看到。(化虚为实从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作文中的化大主题为小切入点),实包括两种,一种是可当作论据的具体事件(有人有……),另一种则是生活现象,不落到具体人身上,如果说前者是点,后者则是面,这种手法句式,语气尤为重要。

(1)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幸福就是一种感觉。                     ——《幸福》

(2)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幸福》

(3)当别人失败时,你不因此而嘲讽他,这便是尊重。当一位残疾人走在大街上时,你不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便是尊重。当一个人上台演讲却忘了演讲词时,作为观众的你不因此而喝倒彩,这就是尊重。在大千世界里,我们需要尊重,更应该尊重别人。——《尊重》

(4)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同学们抬头认真听课时,这是同学对教师的尊重;当别人正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听者不打断他的讲话,这是听者对讲话人的尊重;当你吃尽自己碗中的残饭时,这是你对农民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尊重,尊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尊重》

(四)借物起兴式

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开头,通过一组排比句子来强化其文采,最终落在话题材料上,其格式类似于陕北民歌形式——信天游。这种格式的开头重在平时的喻体积累与思维训练。

阅读下列文章开头并分析其特点——画线句子与前面文字的关系,话题与前面句子的关系。

(1)蒲公英放弃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插上翅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雨滴放弃了天空中游荡的自由,化做甘露亲吻万物,于是百花嫣然,万物蓬勃。……放弃,并不是不作为,恰恰相反,有时只有适当的放弃才能更好地作为。             ——《放弃》

(2)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宽阔无边。大地拥抱每一寸土地,不论其贫富,所以大地广袤无垠。海洋接纳每一条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海洋广阔无边。人生因宽容而异彩纷呈。                                        ——《宽容》

(3)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时时惦念、夜半萦回的地方,还是家。亲情是一个人永远难以割舍的。——《亲情》

(4)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走过,留下圈圈年轮,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上走过,留下了什么呢?——《痕迹》

(5)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舞台。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者永远是舞台的主角。                      ——《自信》

    (6)天地合而万物生。大自然厚德截物,却从不以造物主自居。雨水润物无声,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你甚至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这些自然万物无处不在,却温柔敦厚,不事张扬。而在自然中生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呢?因此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

                             ——2011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六)欲进先退式

即在议论与传统观点相对的观点时,为了不致引起读者的误解,文章开头先肯定传统观点(退),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例如:

1、惬意地坐在咖啡馆柔软的沙发上,品尝雀巢美味,轻轻地说:“这就是潇洒!”浪漫地甩动飘逸的披肩发,让微风轻拂,温情地说:“这就是潇洒!”迈着轻盈的舞步,双手不时地捻着清脆的响指,任凭狂风再猛,雪再大“我也只穿这身流行装,除非时髦变了向,这就是潇洒!”——不!真正的潇洒应该是体坛健儿用汗水换来的金牌,战斗英勇用血肉筑起的丰碑,文学巨子在世界讲坛上侃侃的演说。         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 

2、吝啬,曾被艺术大师巴尔扎克用来形容葛朗台一类人物,世人不愿与之"结缘"。然而,生活中也有另一种被人不理解而戏称为"吝啬鬼"的人,与之"结缘"的,恰恰是有所作为的人。例如我国文学泰斗茅盾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吝啬于己",即"慷慨于人"的人。 

3、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的话,使我陷入了沉思。是的,“每朵花下都有刺。”人生,那是无与伦比的生命之花。但人生又无时无地不存在着烦恼,正如那花下的根尖刺。但有刺又何尝不是好事呢?对花来说,刺是它的保护神,使花得以防御外界的侵害。对人来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去才会甘来。

4、如果说以“什么东西不能卖”为题向十位商界朋友发问,恐怕会有十个不同的答案。这很正常,每个人秉性、习惯、修养均不同,我们也没有强求人家一致的必要。但是我想,至少有一样东西大家都不能卖,那就是良心。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颇。。(反面入笔,与正面论述形成对照)

(七)其它修辞方式

排比法。开头用整齐划一的句式或一连串的比喻、反问、拟人句,就会形成浩浩声势,增强感染力。如:

①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打击,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谈意气》)

    ②小泉涓涓,入大海方可不涸;孤松傲立,入山林方可不折。泉入海乃成其大,松入林方成其广。只有把自己看淡,愿与他人汇成海集成林,方可成就不朽。

——2011年湖南卷优秀作文《把自己看淡 

 

设问反问。就是在文章开头,先就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在回答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如:

    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员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滑头滑脑的“圆”。

    悲哀也就来了:世间再无真“狂”人。

                               ——2011年湖南卷优秀作文《世间再无真“狂”人

②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现实生活经常向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不能不思考。在一些人看来,考上大学光荣,考不上大学耻辱;受表扬光荣,挨批评耻辱;胜利了

光荣,失败了耻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面对现实生活中荣与辱问题上的是与非,你是怎样想的呢?       

报载:法国总统得知他们国家的不少中、小学生竟不知拿破伦何许人也,甚至连阿尔萨斯、洛林、滑铁卢等战役也知这甚少时,这们总统惊呼:“这是法国的民族危机!”

法国总统为何如此惊呼?这是不是危言耸听?

 

比喻

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道理深入浅出。可使说理变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增强理的感染力。

1、自负,像一个泥潭,陷进去就难以自拔;自卑,像一根受了潮的火柴,难以把希望之火点燃。所以,我们既不能自负,也不能自卑。(《自负与自卑》)

2、微笑,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微笑,恰似那悬挂的一刀新月,皎洁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苍松,积蓄着万般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坚忍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自信满满,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心头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这也是一种力量》)

     3、一块砖,一片瓦,微不足道,但是,千块砖,万片瓦,就能建起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一棵树,微乎其微,但是,千木成林,就能起到吸烟滞尘、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改变气候条件的作用。由此,我想到了改变社会风气这个问题。

 

【议论文的结尾】

古人常把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就是说文章的结尾要简明有力,使文章升华,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结尾同开头一样,也是作文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如果说开头有“先发制人”的功效,那么结尾更有“后发制人”的威力。结尾好,会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放异彩,反之,也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考场作文的结尾,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能“结”得住,断得下,能够点明意旨,升华主题,呼应前文,强化形象,且不可草草收兵,或画蛇添足。

 

高考考场作文结尾常见的毛病:

    1.有头无尾,结构欠缺。有的同学写作速度太慢,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篇,以致有头无尾,结构不完整。

    2.虎头蛇尾,收束无力。有的同学开头洋洋洒洒,但到结尾处却无话可说,草草几句煞尾,或添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3.过分张扬,与文不符。有的同学知道结尾的重要,不管什么文章,都借用一些优美的结尾句,结果造成结尾与正文内容和风格的不符。

    4.公式化,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高考作文好结尾六法

1.首尾呼应法

    这种结尾的特点是文章的开篇和收尾构成呼应式的统一,有开有合。

    如《走过泥泞》开头为“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脚印。’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

    结尾写道:“……让我们一起走过泥泞,留下自己的脚印吧!”

    结尾呼应开头,解决悬念,关合全文,给人以完整的美感。

首尾照应法有两种形式:

    (1)呼应标题。文章标题往往与主题有直接的联系,结尾照应标题不但显得首尾圆合,而且能显示出考生的话题意识,强化文章主题。

    2010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的结尾:“不,我要依然将根基深扎地下,引体向上接近太阳。我要同树的主干一般强壮,善是我枝干中的琼浆,我将现实的责难裁成片片绿叶贴于项间额前,真是丰沛的雨水,美是头顶的湛蓝晴空。”文章的题目与结尾合而为一,不仅结构严谨,而且暗合中心,发人深省。

(2)呼应开头。呼应开头显得文章结构完整,关合严密,写得好,可给读者留下整体性的美感。

    如《凭心灵选择》的结尾:“用心灵选择的人生道路,纵有痛苦,我也无怨无悔。”结尾“纵有痛苦”是对开头段中“这种痛苦”的回应,同时,“我也无怨无悔”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对待这种痛苦的态度。这样既体现了话题的要求,又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2.画龙点睛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文章的结尾处才提出观点、见解、结论或主旨。画龙点睛中的“睛”既指“文题”,又指“题旨”。

    如《放弃的智慧》的结尾:“勇敢的人们啊,在心灵的抉择时,在助人为乐勇往直前的同时,别忘了另一种更需要勇气和智慧的选择——放弃!”该文在前文述说了父子四人盲目守卫亲情,不懂得放弃,最终没有一个活下来的例子,自然而然地得出“应该放弃”的观点。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样的文章一般在前文埋下伏笔,制造悬念,到结尾时才揭示谜底,使人恍然大悟,回味无穷。

    画龙点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抒发胸臆,画龙点“情”。文章的结尾以高昂的笔调抒发情怀,从而表达自己的写作意旨,它能拨人心弦,感人肺腑。

    如《老师,只有您站着》,题旨:歌颂赞美老师。结尾:“在我们坐着的时候站着,在我们站着的时候也站着,只有您,老师。您一生都是这么站着,站在我们面前,站在我们心中,站成一座永不风化的丰碑!”其字里行间饱含赞美之情,歌颂老师是一座“永不风化的丰碑”。它以“情”显旨,撼人心扉。

    (2)揭示主题,画龙点“理”。不少文章在事情叙述完结之后,结尾处来一番就事论理,它有揭示主旨,画龙点睛之作用。

例如冯骥才的《珍珠鸟》,它写的是小珍珠鸟起先离“我”较远,它害怕“我”,后来见“我”并不“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最后它居然跳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杆转圈圈,啄笔尖,甚至伏在“我”的肩头打瞌睡。这样,这种“怕人的鸟”不再怕人,而且气氛和美,于是作者在结尾处来了一句极富哲理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它言简意赅地点出了文章的主旨,给文尾涂上了一抹绚丽的霞彩。

又如考场作文《品茶的滋味》,文章开始先细腻地描写了品茶的滋味是先苦涩,再芳醇,最后由茶及人生写了这么一个结尾:“或许人生本来就是苦与甜的轮回,人们不辞辛劳,只是为了一个美好的将来——为了将来的一分欣慰、一分收成。因此,吃苦便不再是一种不幸,因为吃更多的苦,便会有更多的甜,有更丰厚的收成。这就像品茶,越是浓的,越觉得醇香。”乍一看,茶味和人生之味仿佛风马牛不相及,细一品嚼,它们又似乎隔得很近——先苦涩,再甘醇,而且体味得更深刻,它是文章主旨的升华,其语言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表白心曲,画龙点“志”。写作时在结尾处用直率、雄逸的笔触表露心志,它能使文章气势磅礴,主旨显明。

    例如杏林子的《生命》,作者从“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和“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等几件寻常小事悟出了“生命的可贵”(即文章的主旨)。作者在结尾处以高扬的笔调来抒发心志:“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这是推心置腹的真情表白,这是热爱生命的旦旦誓言,文章的主旨也就在这豪言壮语中表露出来。

 

3.哲理概括法

    这种方法的特征是完成文章内容后,在结尾处从不同的方面启发读者反复思索上文内容,认真品味蕴涵其中的道理。

    如《生命的天堂》的结尾:“……生命可以延续,爱可以延续,选择也是一样,有的东西太残酷,残酷得让你不忍正视;有的东西太短促,短促得令你不及面对,但该来的该走的都是心上的烙印……”这一方法和鲁迅的《故乡》的结尾如出一辙:“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给人留下思索的余地。

 

4.修辞飞扬法 

    这种方法指的是在文章的结尾运用排比、比喻、引用、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采飞扬,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此方法多被有深厚文学底蕴的考生所运用。

    如《择善而从》的结尾:“择善是火,点燃生命的灯;择善是灯,照亮生命的路;择善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排比、顶真交错运用,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有气势,且极富哲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