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贾母对王夫人和袭人的一次严厉责问?关系到袭人身份和地位

 快乐老年435 2018-05-28

在红楼梦的第五十四回,贾母严厉的斥责了袭人,在我看遍红楼梦,几乎找不到贾母这般的对丫鬟的愤怒和斥责,然而曹雪芹关于这一段内容几乎用了超乎寻常的笔墨去描述,完全不像是他惜墨如金的作风,从一开始的斥责到凤姐的解释,之后贾母又做了一些的交代,这在红楼梦里是很少见的,而且焦点只是因为一个丫鬟,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写过几段贾母发怒的解读,但那些基本就是源自主子的原因,但这次贾母的生气竟然只因为宝玉贾府间走动只有两个丫鬟跟着,而没有袭人,这显然像是一次没事找事?难道平时贾宝玉在贾府走动要固定多少人跟随?显然是没道理的吗。

红楼梦贾母对王夫人和袭人的一次严厉责问?关系到袭人身份和地位

还有,贾母的语言,更是有针对性的,而且还不时的装糊涂,言语前后矛盾,我们一起回顾这次贾母反常斥责行为的来龙去脉,第五十四回是延续了上一回的元宵夜宴,贾母让贾政离开,便开始了她的问责,说怎么不见袭人跟着宝玉了?大家注意,这里没有语言的停顿,显然不是“问”,而是“责”。她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孩子们出来。说到这里,我们看看现在是谁跟着宝玉,是麝月和秋纹,我们知道整个贾府的主子,手下的丫鬟主要分三种,那怡红院宝玉身边说,最高的是袭人和晴雯,然后是麝月和秋纹,最后是近身的,如小红这样的,平时什么事都是袭人或晴雯安排麝月和秋纹去做,因此在这时,贾宝玉身边有麝月和秋纹完全合情合理,况且就算不合理,也不应该责问袭人,中间还不是有晴雯吗?显然这是贾母的一次无理取闹。

紧接着王夫人开始给袭人开脱了,说袭人妈刚没了,有热孝不便上来,贾母又开始了:跟主子讲什么孝与不孝,如果现在还是跟着我,难道也不在这里不成?上一段内容贾母是拿理来说事,这一段内容贾母开始升级了,拿身份说事了,难道还跟袭人谈孝?如果在我这里还会这样?我们把贾母的这句话与之前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叫凤姐把袭人月利钱从贾母那面断开,重新给贾母一个丫鬟,让袭人转到她这面来,并且用姨娘的月利标准给袭人发放,在这里贾母却是明显的要把袭人重新贬到她身边的丫鬟位置,显然是一次对王夫人回答的否定和自己立场的再次阐述,就是我不认袭人这个“姨娘”。

红楼梦贾母对王夫人和袭人的一次严厉责问?关系到袭人身份和地位

下面王熙凤就说了,袭人在怡红院看家等话,贾母才停止质问,然而就接着问,袭人妈什么时候没的,我怎么忘了,这句话其实是贾母的一次装糊涂,如果你再看最后面的几句话,很明显,贾母是明知故问,然后王熙凤回答,前几天是袭人亲自去你那回的你啊,你忘了?贾母说:想起来了,我的记性‘竟’平常了!这个“竟”字用的好,意思就是我平时不这样,这次给忘了,然后贾母下面又说了一句话,是前后矛盾的话:他妈没了,我想着要给几两银子发送,也就忘了!和问凤姐“袭人妈几时没的”对比,这句话有点前后矛盾,这明显的是贾母又在故意装糊涂,而且贾母是想给几两银子,而没打算按四十两这样的姨娘标准(四十两可以参考赵姨娘与陈国基的标准对比),听了四十两之后,只是无奈的回了句:这就罢了。“这就罢了”,贾母很少用这样的回答,显然是没打算给四十两。

红楼梦贾母对王夫人和袭人的一次严厉责问?关系到袭人身份和地位

最有意思的还是最后这段内容,紧接着我们才知道,原来鸳鸯也没来,也是因为他妈死了在守孝,看贾母这句话:正好鸳鸯的娘前儿也没了,我也没叫她家去守孝,如今叫她俩一起作伴去,又命人将些果子点心送与他们两个吃去,显然鸳鸯也不在贾母身边啊,对比刚才说的袭人不在身边,贾母这不是双重标准?还要让袭人与鸳鸯一起去南方?这是要撵人 的节奏?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想,起因除了第三十六回王夫人没经过贾母同意,给了袭人准姨娘的头衔之后,紧接着在五十一回,王夫人安排袭人的一次姨娘级别的“省亲”,大家可以看看五十一回袭人回家的级别和第一次回家的级别有多少不同,王夫人一系列的举动,引起了贾母的这次斥责,也是一次对王夫人和袭人两人的同时责问。

文:读行客饼子

欢迎关注,留言、点赞、分享,你的举手之劳就是我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