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

 PICAKIO 2018-05-28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明,

演算使人精密,

哲理使人深刻。


—— 培根

往下看


      贵州省有个简称叫“黔”,这个简称,很多人不明白也不愿意深究,而且“黔”字我们最熟悉的不是贵州的简称而是小学课本里面就有的“黔驴技穷”。


那么这个黔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呢?“黔”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史书中关于贵州地区有“黔”字记载的,始于《史记···秦本纪》:“楚地西有巴、黔中”。这是第一次有黔的记载。


由于对“黔中”是什么建制史书没有记载,所以其地域也有争议,不过主流看法认为大致范围位于今天的湘西、贵州东部、东北部和重庆南和四川南的大部地区。

秦始皇统一以后,在今贵州铜仁一带设立黔中郡。


汉时改为武陵郡,后名字多变,直到北周武帝时设置黔州。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将黔州治所设置在彭水县,隋炀帝时改黔州为黔州郡。


这是隋朝贵州“黔”的历史,不过一般认为贵州的简称“黔”字不来源于此,因为唐以前贵州虽有“黔”,但是贵州当时并不称为“黔”,见诸史书的是“夜郎”、“南中”、“牂牁”等。




唐建立以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黔州郡为黔州。


贞观元年(627年)将全国划分为15道,黔州属于江南道。


贞观四年(630年),设置黔州都督府,下辖9个州,此时的黔州都督府辖地中,贵州仅有贵州东北部铜仁的一部分地区。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全国有10道增设为15道,黔州原来所属的江南道被分解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此时的黔中道以黔州都督府为依托,兼领了50个羁縻州。


此时的黔中道,虽然治所仍然在四川的彭水,不过其辖地却是贵州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贵州建立的类似省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此后,贵州地区被称为黔地,黔中等。


一般认为,这就是贵州的简称“黔”字的由来。





宋时,“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贵州”名字首次出现。


元时,贵州地区土司分属湖广、四川和云南行省。


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


清雍正5年(公元1727年),将四川属遵义府,广西属荔波及红水河、南盘江以北地区,湖广属平溪、天柱,划归贵州管辖。将贵州属永宁州划为四川管理辖。自此贵州省大致疆域基本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民国年,在省和县之前设置道一级,贵州省被划分为黔中道、黔东道和黔西道。后来道一级陆续被废除。


新中国建立以后,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市州一级的地名一直用到今天,“黔”字的简称也就固定了下来。





贵州虽然简称为“黔”,但是黔字的含义却是很多人不愿意深究的。


《说文解字》中黔字的注解是:“黔,黎也。秦谓民谓黔首,谓黑色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