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老师——张家环教授

 岁月如歌5779 2018-05-28
   
 
 
人们长大后进入学校学习,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各个时期教过我们的老师,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逐渐模糊。但是每一阶段肯定都会对其中一两位老师格外记忆深刻。永远铭记不忘。如果你问我大学时记忆最深刻的老师,那我的回答非张家环老师莫属。
    张家环老师当年在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给我们讲授《普通地质》和《构造地质》、他的夫人杨义老师则给我们教授《古生物学》和《地层地史》。他们俩人都是我们的专业课老师。
    现有资料显示,张老师是在1955年调入北京石油学院任教,而我们也是1955年入学北京石油学院。也就是说,我们是张老师教授的第一届学生。因此我们地55的全体同学可以说,都是张家环老师的大徒弟。记得我们作为新生入学后,在开课前拿到的课表上印着《普通地质学》的授课教师的名字是"冯增昭".而正式上课却是张老师,说明他来到学校后立即投入教学工作,立即走上了讲台.当时没有课本,主要靠笔记和老师编写的讲义,由于印刷厂忙不过来,所以讲义不能全部一次到手,而是分批.一门课程的讲义直到期末才领全,然后自己再将其装订成册.由此可见,当时老师们的工作是多么紧张繁琐.<普通地质学>的内容广而杂,各章节之间很难形成有机的衔接,而张老师的课让人感到逻辑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当年报考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入学石油地质专业。对专业的了解肤浅得很,实际根本谈不上了解。完全是从“兴趣”出发。而对“石油地质”的兴趣指向只是“地质”,而非“石油”。其目标是幻想探索自然界之奥秘。仅此而已。
    也正是由于兴趣,对于老师在课后提供的参考书(不要求必须阅读)我绝不放过,一定要找来阅读。而对杨义老师所教的〈古生物学〉则争取到进入学生的古生物科学小组,从大一开始就参加这个小组的活动,直至“反右”被清除出去为止。
    大一上学期即将结束,面临期末考试。这是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考试。在这一学期中不像在中学那样,平时有小测验,还有阶段考试。通过这些可了解自己学习情况。而在大学这一切都没有。也就是说心中没有底,不知道自己是否收获了知识,能得到应有的成绩。心情焦虑,思想紧张。我们考的第一门就是《普通地质学》。当年考试实行五级分制,实行口试。老师将本学期所教内容,从绪论到结束语有关题目,分别写在卡片上排好。学生进来自己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哪题答哪题。每个学生的试题都不相同。试题则包括从绪论到结束语全部内容。也就是说所有本学期在课堂上讲过的内容。当时强调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没有所谓的“重点”。凡课堂上讲的,讲义上有的都是重点。
    我抽到的试题是“冰川的类型和冰川的地质作用”。用了约半小时写好提纲然后答题。当我全部叙述完。张老师问:“冰川的地质作用,你还有补充吗?” 我看到他问话时手做了一个微小的动作。看到他的这个手势,我一个激灵。想到老师在讲到'羊背石’时也有同样的手势。我竟然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地质现象,立即作了补充:“由于冰川的运动在适当的条件下还会形成羊背石".
    这时张老师在征询了在坐的另外两位老师的意见后给了5分.这个成绩本不应炫耀.不过当年作为一个大一的学生来讲,这是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场考试,这个成绩说明在学习方法上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过渡.从而增强了学习信心.
    在我的记忆中,在大一的上学期张老师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至少有两次在休息时间来到我们宿舍,坐下来和大家交流。询问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对老师讲课还有什么意见。谈地质科学的发展;谈我国石油工业的前景。谈他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的经历和乐趣。教我们如何做课堂笔记;怎样订学习计划。关心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是否还有什么困难。营造出那么一种亦师亦友的氛围。显示出对我们未来的热切期望。
    79年我回到母校—华东石油学院(原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来到张家环老师的住处看望他(他和杨义老师常住北京,有事时才来东营)并请代向杨义老师问候。闲聊中三句话不离本行,老师谈到近二十年(指六、七十年代)地质科学的发展时。
    我说:“我今后不可能从事专业工作了。”
    老师说:“那也不一定”。
    当他知道我已确定在我校图书馆工作时。他说:“很好,很好。”
    近日从2018年5月5日的校报上读到一篇记述张家环教授的诗文。引起我以上点滴回忆。现将该诗文也附录于后,一并作为对恩师之缅怀。
                                            王宁  二O一八年五月于东营
                     附录
                                                          水调歌头,咏张家环教授
                                                                                  教育发展中心  王玉宝
                    千里来相会,笃信有奇缘。西面联大,喜好石油共婵娟。
                    驰骋风沙戈壁,惯食硬馍野菜,三叠唱阳关,行业好伉俪,
                    杨义张家环。
                    共比翼,穿风雨,踏冰川。十年西域,尘漠抖落意翩翩。
                    传道激情四射,授业春风化雨,解惑不辞难。希望寄年少,
                    忘我夕阳天。 
          注:张家环,1919年出生,山东潍坊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是新中国石油工业最初仅有的20余位地质技术人员之一,是“中国石油奠基人”孙健初最欣赏的地质技术人员之一,也是石油高校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他与石油地质结缘70年,长期从事石油地质教学与研究,曾任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普通地质教研室代主任。60年代初提出了第四系覆盖地区利用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征进行石油地质构造预测的可能性。主要论著有《含油气区大地构造上册》、《普通地质学》等。
       “千里来相会”以下四句,张先生于1940年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后转到地质系,一位有着同样追求的女生杨义也同时转入地质系,之后二人结伴做毕业论文,共同的理想渐生情愫,于1945年7月两人举行了婚礼。此后夫妻二人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相伴近70载,共同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勘探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         
​    “驰骋风沙戈壁”以下十句,40年代初的玉门油矿正处于发展时期,张家环和妻子杨义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急需地质人才的玉门油矿。西北荒漠,环境恶劣,2500公里的路程走了近一个月。工作主要在野外,风餐露宿,饿了啃馒头、吃野菜,艰苦异常。从1945年奔赴玉门油矿到1955年离开兰州,西北踏勘找油整整十年。张先生认为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让他一生眷恋难忘。
    “传道激情四射,授业春风化雨,解惑不辞难。”1950年3月,杨义调入清华大学教授古生物学。1953年10月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杨义任地质系副系主任。1955年,张家环也调入北京石油学院,在地质系讲授普通地质学。这对夫妻结合十年,从荒原的帐篷携手走到京城大学的新家,从此开始了新中国地质勘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    “希望寄年少,忘我夕阳天。”1994年。张家环与当年西南联大的老校友关英等一起,牵头组织捐建了“西南联大希望小学”,在3个月间募集善款70多万元,顺利地建起了一座希望小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