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知识 | 免疫组化,让伪装细胞无所遁形

 付刚8bid499jz5 2018-05-28



  医学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一种疾病给出病因不明的经验性诊断及治疗,人类对肿瘤的认识已从盲人摸象跨越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由宏入微,知微见著的境界。个性化靶向治疗更是对于疾病的诊断提出精准的要求,病理学早已由过去的单纯形态学、经验式诊断发展为有免疫学、分子遗传学为依据的分子病理学阶段。

  就拿肺癌来说吧,过去诊断肺癌就是最终结果了,但是,现在连老百姓都知道要明确是哪一类型肺癌,有什么基因改变,对哪一种治疗有效。病理诊断之路,只有想不到,没有遇不到,事实上并不是每一种肿瘤细胞都规规矩矩长成一样形态,它们极其狡猾,善于伪装,就像生活中的坏人没有标签一样,法官要证明一个人是坏人,一定得有证据。

  对于形态上无法区分的肿瘤,病理医生就要借助免疫组化、分子遗传学检测来明确分类了。比如,形态上无法准确区分的肺鳞癌与腺癌,免疫组化标记TTF-1、Napsin-A、CK7阳性表达的是肺腺癌,肺鳞癌则阳性表达p40、p63、CK5/6、34βE12。在以形态学为诊断基础的情况下,免疫组化为病理诊断打开了另一扇窗。


  分子病理学的演化使人们对病理有了更精准的认识和要求,免疫组化作为常规病理学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已成为个性化治疗及判断预后依赖的基础,同时引起了临床医生与患者充分关注与热情。随着具有诊断、预测、预后和治疗价值的新的标记物每天都有出现,免疫组化带来了方便精准的同时,相信也给您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基于这种情况,与大伙科普一下免疫组化的应用范围。

  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免疫组化的应用范围包括:确定细胞类型;一些来源不明的肿瘤长期争论不休,最后通过免疫组化、细胞遗传学取得共识。如以小圆细胞形态为主的肿瘤有十多类,通过多种标记的联合应用,可确定来源。辨认细胞产物;了解分化程度;鉴定病变性质;发现微小转移灶;探讨肿瘤起源或分化表型;确定肿瘤分期;指导治疗和预后;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乳腺癌性激素受体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也较好。

  再如细胞增殖性标记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等,表达指数越高,表明其增殖越活跃,恶性度增高,预后不良。辅助疾病诊断和分类;如淋巴瘤根据瘤细胞表面标志不同可分为T细胞性、B细胞性。寻找感染病因;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则可明确发现病原体抗原部位以及定量,如胃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真菌检测、结核检测。

  免疫组化是病理诊断必要的辅助手段,是常规病理检查的有力补充,是肿瘤分类的可靠依据,是病理报告严谨性科学性导向,更是肿瘤诊断、预测、预后、治疗、避免无效治疗及减少副作用不可缺少的客观理论基础。任由病理医生再睿智的眼睛,也代替不了免疫组化标记的特异性与敏感性,阳性起到肯定,阴性起到鉴别、排除的作用,结果容易判读这些优点是其他方法无法企及的,正如CT还需要增强扫描一样。又如法官判案,病理医生显微镜下HE切片观察是感性的人证,而免疫组化标记是客观物证,它揭示着肿瘤细胞的来源、性质、浸润、分化、预后。所以,具有免疫组化结果的病理报告是一份更严谨更科学的病理报告。


文/金成玲(病理科)

编辑/冀慧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