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散文:常常地这样想

 山间溪流阅览室 2018-05-28
 
【作者简介】
​    柳萌(1935—)
    原名刘蒙,天津宁河人,当代著名散文家,编辑家。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随笔集《生活,这样告诉我》、《寻找失落的梦》、《无奈的告白》、《夜梦与昼思》等。柳萌的散文,嬉笑怒骂皆入字里行间,蕴涵着作家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人生涵养,以心灵面对读者,表达自由心态和散淡心情,坦诚胸怀和率真意趣。文笔力求平易、坦诚,把真实的自己交给读者。

​【常常地这样想】全文
    思绪如同轻柔的雨点,洒落在我干涩的心田,当记忆的土地松软时,我常常地这样想:幼年时代的欢乐、幻想、单纯,还有那无嫉无猜的天性,为何不长久地留在生命里?让所有的人都保持孩童的状态,这样人间岂不是永远可爱?
    可能是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总是巴望哪怕有片刻的安宁,以使自己的神经不再紧张。然而,那些恶魔般的中伤和伤害,就如同一只甩不掉的疯狗,总是跟随在身后汪汪狂吠。任凭你怎样地驱赶、恫吓,甚至于用棍棒追打,它还是死乞白赖地纠缠。许多善良人经受折磨,有时还无察觉,一旦意识到又总是哀叹命运,我常常地这样想:难道命运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也曾经企图相信,生活中的荣辱欢悲,都是上苍安排的,人自己没有办法改变。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我们忍耐,我们期待,在无可奈何中苦熬岁月。结果怎么样呢?四季时序无改变,艰难日子照样有。有时,我常常地这样想:如果人人有颗豁达的心,生活就会总是美好,日子再艰难又算什么?
    在春夏秋冬的季节中,我最不喜欢夏天,并不完全因为它炎热,更因为它过于喧闹,以及有着无拘无束的张扬。当在夏季感到极端厌烦时,我常常地这样想:难道只因为你不喜欢,夏天就不再来了吗?
    从贫穷的家乡走出来,感到天是那么蓝,觉得水是那么清,就连磨难都有诱惑,于是连头也不回,一直向前方走去。有时高兴了还会哼歌儿。走过春天,走过冬天;走过童年,走到中年。
走了多少年,走了多少路,自己都无暇顾盼。当有朝一日猛然回过头来,这时才会发现,家乡还在冲我微笑着。面对微笑的家乡,我常常地这样想:家乡到底是家乡,谁又能代替呢?
    听画家们讲,中国画讲究留白,有空白才美。后来观赏国画,特意注意空白。的确,空白留好了,处理好了,画面显得非常疏朗有致。这时,我常常地这样想:人与人的关系——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相处时都留些空白,会是怎样呢?
    通往公墓的路,每天都有人远行,每天都有人送行,来来回回走过几次,而浮躁的心也会沉静下来。当你发现,原来生和死,距离这么近;辉煌和平淡,起落这么快,一下子就会懂得,人生到底是什么。为送远行的朋友,从这里每走过一次,心灵就有一次净化。这时,我常常地这样想:人活着的时候,不要忌讳议论死,其实,只有多想想死,活得才会美好、踏实。
艰难的事情,经历得太多了,即使过去许多年,有时还会出现在梦里,心情依然感到压抑。早晨醒来面对初升的太阳,我常常地这样想:难道就没有云遮日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日破云的时候?这么一想,顿时心朗意爽,太阳和乌云都在微笑。
    乐手们在拉琴之前,总要轻轻拨动琴弦,把音高调准在预定位置,以免演奏时跑调儿。正是有了这预定的音高,无论是独奏,还是大合奏,音色才会和谐美好动听。可见这定位是多么重要。我常常地这样想:假如我们能把自己的身价,定在准确的位置上,不跟高音攀升,不跟低音压抑,就永远会奏出生命的清音。
    我们奔走于山水之间,其实是跟大自然对话,话题就是关于人生。在山中你会觉得局促,在水前你会感到开阔——两种心态,就连话语都不同。我不知道别人会怎样,反正我在跟山对话时,心胸总是紧皱皱的,没有一点儿洒脱劲儿。而跟水对话时则不同,不由自主地有种兴奋,恨不得掏出心来倾诉。我常常地这样想:山和水同是大自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呢?山和水都在回答和解释……
    经历过的往事,宛如星光点点,越是久远越美丽。当有朝一日回首过去,无论是欢乐是痛苦,心绪都会如鼓似潮,在血脉里不停地激荡。有过的欢乐,这时其景难再;有过的痛苦,这时其情难现,惟有那有过的感受,还朦朦胧胧地存在着。我常常地这样想:这种渐淡渐隐的感觉,多么像一朵雾罩的小花,在心田里寂寞地常常地这样想:这种渐淡渐隐的感觉,多么像一朵雾罩的小花,在心田里寂寞地开。
听草原上的人说,最好的跤手,是大地摔出来的;最好的骑士,是马背上颠出来的。于是,我常常地这样想:把有的人放在“摇篮”里,晃几晃,就指认他是什么。难道真正的优秀人才,果真就可以晃出来吗?

【品评鉴赏】
    本文是一篇诗性散文,有着散文诗般优美的语言和丰厚的人生感悟。作者随着自己的思绪铺陈开来,任由思绪在笔端飘飞驰骋,显得散漫空灵。这种风格恰恰是作者的自由心态、散淡性情的表现,是一种充满个性化的生命释放。都说散文是“形散神不散”,本文正是通过十二个“我常常地这样想”贯穿全文,做到了这一点,并对每一个段落进行了总结,升华了全文的立意。因为作者“常常地这样想”,想的都是作者在领略了世事沧桑后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想,想的都是极富人文关怀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本文先由“思绪如同轻柔的雨点,洒落在我干涩的心田”引发出“我常常地这样想”的主题。作者感叹童年时代的纯真无邪,希冀所有人都能保持孩童的状态。但这只能是作者思绪飘飞之际的幻想,一旦面对现实,便会被撞得粉身碎骨,因为过去时代的磨难,总是在作者心灵深处侵扰。所以第二个“想”想的却是命运。第三个“想”想的是豁达的心。中国的人民最是能忍耐,苦熬岁月,如没有一颗豁达的心,那日子却怎能度过?第四个“想”,是春夏秋冬。时序更替,乃是自然规律,绝不会因个人的好恶而改变。作者在此处暗示,有些事情,不是个人的主观愿望可以改变的。第五个“想”,是对家乡的眷恋。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是深入骨髓的,家乡到底是家乡,是谁也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当游子在外困倦之时。第六个“想”,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向来缺少的是没有独立的空间和个体的意识,作者由中国画的留白想到了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等都应留有更多的独立空间,思绪不可谓不奇妙!第七个“想”,显得多少有些沉重,乃是生与死的关系。只有明悟了死的意义,你才能珍惜生的珍贵。第八个“想”,想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让过往的苦难,也不能让一时的得意吞噬了你的心。第九个“想”,说的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对自己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此,你的生命才能和谐。第十个“想”,是面对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会有不同的感受,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轨迹。第十一个“想”,是对往昔的珍惜。生命永远是一个过程,只有置身其中,抓住每一个过往的感觉,不论是快乐抑或痛苦,你的人生才能充实。最后一个“想”,是对人才的思考,人才总要经历磨砺才能显出锋芒。

         择自【世界最美的散文:中国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