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具特色丨浅刺多捻得气,行气调神有功

 武医同修 2018-05-29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中医书友会第170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马石铭老师的浅刺多捻针法,不同于现行的针刺手法。这种针法有两个要点,“浅刺”和“多捻”缺一不可,目的也是“得气”和“行气”,这种针法在临床治疗上独具特色,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并且疗效显著。用针法治病的书友,可以研究参考。(编辑/居业)


马石铭老师的浅刺多捻手法

作者/陈松泉


马老师行医四十多年,精于针灸,临床上擅用浅刺多捻手法,疗效显著。其操作要点是在选取的穴位上,用爪切痕,随即迅速捻针刺入皮下2-3分,再捻转10余次,捻转要快,幅度要适中,在局部“得气”后,配合补泻手法即可。他多用32号1-1.5寸毫针。


马老师的浅刺手法,著重在得气、行气,而不是如蜻蜓点水,一刺即止。他曾治一哮喘病人,喘急正在发作,不得平卧,马老师只取素髎一穴,浅刺1-2分,经快速捻转后,患者头、肩、背均有酸胀感,全身微微汗出,肺气得以宜肃,喘息遂得到缓解。


又如,对胸背部穴位,马老师用针尖仅点刺达及皮表,而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针尖上达数分钟,使病人也能感觉“得气”。古人谓“浅深在志,远近如一”,马老师的浅刺法可谓深得其旨。


马老师针刺环跳穴也用1.5寸毫针,但通过多捻手法,仍能针感传至足部,其疗效往往比长针深刺引起下肢触电样针感更为满意。马老师临证针刺手法并非一成不变,他指出浅刺法要因病、因人制宜,如对羸弱者、婴幼儿及阳热疾病,要浅刺急出。反之,对体壮者及寒证等相对可深些重些。


马老师临证并注意运用补泻手法,他常用的补泻手法以刺手的食指向前推为主,捻转角度较大,手法较重为泻,以拇指向前推为主,捻转角度较小,手法较轻为补。


总之,马老师的浅刺多捻手法,关键在于浅刺必须结合多捻,以期“得气”而达到治疗目的。有些人担心浅刺针感不大,功效可能欠高;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人体分布着经络,内通五脏六腑,外络皮毛肢节,内外息息相通,故浅刺同样能调阴阳、活气血。关于浅刺,古人是非常重视的。


——《中国针灸》1982年2月10日


浅刺多捻针疗法——马石铭临证经验(节选)

编著/黄劲柏


  • 疗法概述


马氏的浅刺多捻针法,是在先人的基础上创建的。浅刺法古代早有记载,《灵枢·官针》所述毛刺、半刺、直针刺、浮刺等刺法均是在不同情况下运用的浅刺法。现代常用的皮肤针、腕踝针、头针等实为浅刺法的发展。刺络出血法及《内经》所载的络刺、赞刺等也是浅刺体表血络的一种方法。此外还有陶针、指针及激光针等。这许多古今针法所治的范围内及脏腑经脉,外达四肢百骸,不胜枚举。马氏正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独创了浅刺多捻针法。


因为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机体浅表的相应部位,必是经络之气散布的区域。针法的关键在于针刺要得气、行气和调神,浅刺法需与多捻手法相结合,手法必须轻巧均匀,频率较快而幅度不大,通过多种捻转方法来达到调阴阳、行气血,从而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 疗法操作


选用32号1~1.5寸毫针,在爪押手法下,捻转进针速至皮下,进针深度2~3分,迅速捻转10余次,要求捻转频率较快,幅度适中,局部应有得气感应。遵《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之旨。在此基础上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原则,加以适当补泻手法,经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行气手法后,即可出针,因进针只有2~3分,即使面部、双目周围也可快速捻转。


  • 理论基础


马氏根据《素问·调经论》提出了“病在脉,调之血(出血),病在血,调之络(浅刺),病在气,调之卫(浅刺),病在肉,调之分肉(较深)”的原则。当然,对于内脏的疾病,则不能以病变部位的深浅作为针刺深浅的标准。因为针刺疗法是通过得气、行气和调神获得疗效,不能以针尖到达的深度作为治疗所及的标准。


明代杨继洲认为:“百病所起,皆起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刺法中但举荣卫,盖取荣卫逆顺,则皮骨筋肉之治在其中矣。以此思之,至于部分有深浅之不同,却要下针无过不及为妙。”此即马氏浅刺针法指导思想,他在临床运针时注重的也是针刺得气、行气和调神,而绝不是蜻蜓点水,一刺辄止。浅刺后得气是基础,但需施加必要的手法。不少病人看起来刺得很浅,但行气、调神之功仍很显著。 


马氏的针刺手法并非一成不变。辨证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的精髓,也是针刺手法的关键,临证运用针法强调要因病制宜,也强调要因人制宜,如对瘦弱者、婴幼儿要浅刺疾出,阳热病证也要浅刺疾出,反之对体壮者及寒证针刺可相对深些、重些。


临证必须分虚实,实证宜泻,虚证宜补,补泻可从进针后的捻转手法上来体现。多捻转,频率快,用力与角度大为泻法,用于疼痛痉挛属邪盛体实者;捻转角度小,手法轻为补法,用于小儿、久病体弱及敏感者均匀捻转导气,以求祛邪扶正,为平补平泻手法,用于气血失调虚实不明显者。


马氏临证治疗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腹泻、小儿麻痹症、乙脑后遗症及妇科的经、带、胎、产等病,均采用浅刺多捻手法,只是循经取穴有别,补泻轻重各异。


  • 医案例举


医案一:痔疮


徐某,男,47岁,机关干部。患痔疮11年,2天前食辛辣后再发肛门疼痛,坐卧不安,大便出血色鲜红,肛肠科诊断为混合痔,前来寻求针灸治疗。


治疗经过:马氏在患者腰骶部表皮找到灰白色丘疹1粒,经75%酒精消毒后用30号1寸毫针刺入丘疹部皮下0.2~0.3寸,行捻转手法后,挑破丘疹,拨出少许皮下组织,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局部数分钟,隔2天治疗1次。经过2次治疗,患者肛周疼痛消失,便血自止。


按语:马氏针灸临床重视皮部,根据“病在经络、内脏者,可取皮部”的道理,常在病变相应经脉的皮部寻找相关的病理反应,如结节、血痔、灰白丘疹、变形、变色、压痛点等,用1寸毫针浅刺,挑拨出血的方法来治疗一些内、外、妇、儿顽疾,方法奇特,疗效显著。通常浅表挑刺治疗隔2日1次,治疗1~3次即可,治疗后应进行消毒,并忌食油腻、辛辣等发散之品,防止感染。


医案二:痤疮


患者面部反复发作痤疮3年,自服药物和使用各种面部护肤品效果不佳。近1周再发加重,面部油腻,各处见大小不等红色丘疹,以额部和两颧为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疗经过:取患者双侧耳穴肺、脾、内分泌行浅刺多捻手法,隔日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画部痤疮大部变淡、消失,半月后基本痊愈。


按语:因耳部皮肤薄,血供较差,感染后不易愈合,行耳穴浅刺多捻治疗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感染,2次治疗需隔1~3日,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之品,以防误助脾胃湿热。平时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助邪外出


  • 附言


马氏是浙江针灸名医,临证经验丰富,善于浅刺一些特殊穴位治疗急症、痛症及一些疑难杂症。


例如浅刺素髎、肺俞治疗哮喘急性发作,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浅刺阴陵泉、三阴交、中极治疗痛经;浅刺血海治疗阴疮、湿疹瘙痒;浅刺虎眼(髌骨内外上缘1寸处)治疗膝关节炎引起的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浅刺人中、足三里、太冲治疗呃逆;浅刺风池、上睛明治疗眼疾;浅刺耳穴内分泌、肺、脾治疗面部痤疮、粉刺等。取穴精简,疗效显著。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