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上神经痛(supra-orbial neuralgia)系指由眶上神经受损所引起的一侧或双侧前额部位的持续性疼痛。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特别是在春冬季寒冷季节更易加重和复发。由于人们重视不够,常易导致误查漏诊,或由于治疗不当而导致反复发病和久治不愈。
[病因]
眶上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的末梢支,经眶上孔出颅后走行于前额的软组织下,易在吹风、受凉或感冒等因素下致病。
[临床表现]
1、疼痛部位
疼痛局限于病灶侧或两侧前额部,部分病人可向同侧头顶部放射。
2、疼痛性质
疼痛呈持续性针刺样痛或烧灼痛,可伴有阵发性加剧。疼痛时轻时重,吹风、受凉、疲劳、感冒时加重,遇热时可见轻。慢性病人的疼痛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并出现交替性的缓解和加重特点。
3、查体
病灶侧眶上神经出口(眶上切迹)处压痛明显,前额部眶上神经分布区出现片状痛觉过敏(刺激症状)、减退或消失(毁坏症状)。
4、封闭治疗试验
眶上神经出口(眶上切迹)处的2%普鲁卡因注射,可有明显止疼效果(试验阳性)
[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封闭试验阳性,一般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⒈ 急性额窦炎
疼痛部位也为眼眶内上角前额部,但疼痛常呈周期性发作。多于晨起后两小时左右开始疼痛和逐渐加重,系因体位引流出额窦内脓液后,导致额窦的低压或真空性痛;午后减轻,晚间消失,系因空气逐渐进入额窦所致。副鼻窦X线摄片可见患侧额窦混浊、粘膜增厚。
⒉ 三叉神经(第1支)痛
疼痛剧烈,呈发作性,压迫眶上切迹(扳机点)时可引起发作,查体不显示前额部的感觉障碍。
[治疗]
消散。
⒊ 封闭治疗 痛重且药物疗效欠佳者,试行2%利多卡因2ml加泼尼松龙1ml行眶上切迹内封闭1次/日,1~2次后即可有效.或行1%~2%普鲁卡因2ml加维生素B12100ug封闭隔日一次,一般3~5次后常有显效。
4.手术治疗 如经上述各项治疗疗效不显,对疼痛难耐的病人,可考虑经眶上神经切口进行神经撕脱术,彻底毁坏该神经以达到消痛效果。
5.预防 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加强前额部的防寒受凉(特别是在冬天寒冷季节)和感冒、额窦炎的防治,对减轻病情和复发均属有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