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穷'更可怕的,是向孩子'哭穷'

 supergrass001 2018-05-29


我们常常说,要富养孩子。行动上,做父母的,都是尽量给孩子最好的。但很多父母,一边富养孩子,一边又拼命跟孩子哭穷。

能给孩子买上千万的学区房,孩子想要个300块的变形金刚。

“不行!你知不知道爸爸挣钱多辛苦,就为了你能上好学校,我们每个月要交几万块房贷。”

能给孩子报2万块一年的英语班,孩子想要个200块的洋娃娃。

“不行!这个太贵,你不知道家里很穷,有的那点钱都给你报英语班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展开剩余92%

孩子挑食不吃饭。

“宝宝别挑食,这个银鳕鱼很贵的,妈妈都舍不得吃呢。”

孩子考试没考好。

“我和你爸挣钱多不容易,你还这么不争气,对得起我们每天累死累活吗?”

“我们家没钱”“爸妈每天累死累活”“这个我们买不起”……总是这样向孩子哭穷,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懂得:父母不容易、不能浪费、要勤俭节约。

哭穷的背后,是中国式穷人思维

但其实,并非如此。

哭穷的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会哭穷,是因为他们骨子里有一种中国式穷人思维。

挣钱不容易,必须省,变态省

周周爸日子过得还宽裕,月入两万。三年前刚供完一套房,也换了一辆新车。

不过,周周说暑假要跟同学出去旅游,他总是拒绝:“没钱,在家待着。”

周周说高考结束要去考车,他也拒绝:“家里哪有这个闲钱,你以后工作了再学吧。”

周周爸倒不是没钱,以前每个月刚发工资,就要拿去供房,留不住钱。现在一挣到钱,就知道省。

周周再跟他争取争取,他直接甩话:“我四十多岁才学车,也没什么大不了。旅游,我半辈子就没去过哪儿,也没缺块肉。有钱人才玩这些把戏,我们没钱人就得认命。

在周周爸眼里,除了吃穿住,其他消费都是浪费。

攒钱防身,变态攒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心怡从小被穷养长大,父母带给她的理财观就是攒钱。好像钱只有放在银行里才有安全感,每动用一分,安全感就会多一份威胁。

2009年北京房价低谷期,心怡手里有三十万,足可以凑个首付,按揭买个小户型。但是心怡无论如何都舍不得花掉这三十万。

快十年了,心怡存款数目确实多了,只不过她即使全部拿出来,也无法凑够北京一套房的首付了。看着飙升的房价,身边的朋友们都早早置办了房产,身家百万、千万,心怡后悔莫及。但一切都迟了。

你哭穷,孩子接收到什么?

很多父母喜欢当着孩子的面哭穷,“我们家里没钱”“我们很穷”。他们以为,多跟孩子讲讲父母的不容易,孩子就会懂事,体恤父母,毕竟“穷人的父母早当家”嘛。

却不知,恰恰相反,父母哭穷,在孩子看来,就是我们家真的很穷。不仅如此,孩子会因为父母的哭穷,而产生更复杂的情绪:

自卑

之前网上有篇爆文《“妈妈,同学家有五套房,我们家有几套?”你的回答很重要》,闺蜜娜依转给我,说:“我小时候,非常羡慕过别人家很有钱。

我问,“哈哈,女孩子可能都有公主梦。你是不是羡慕人家住大房子,爸爸开好车,妈妈有好多漂亮衣服,孩子有很多新奇好玩的玩具。”

“不是,我小时候最想的是,家里有钱的话,每天都能带同学回家吃饭,不用每次跟爸妈一提,他们又要反对:‘天天请同学吃饭,不要花钱的吗……’”

其实,请同学吃好吃坏,都很开心。让人揪心的是,你的父母总是向你传递一个信息:我们穷得交不起朋友。

压抑

娜依现在带女儿出去,三岁多的女儿只要多看一个玩具两眼,她就主动买给女儿。

她特别希望女儿有个满足的童年。

因为她小时候,活得特别压抑。跟女儿一般大时,跟爸爸妈妈逛商场,一见到布娃娃,就哭着喊着要。

她爸妈从来都没满足过她,她再多提几次,爸妈就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们家穷,你还要买这些没用的东西。”

父母的每一声哭穷都在告诉她:乖孩子不能提要求。久而久之,她有什么需求,都本能地压抑着。因为一提,又成了“不懂事”。

成年后的娜依特别懂得,为人父母,最大的修为就是体谅孩子的需求。

没安全感

普通人会遇到哭穷的父母,名人也会。

张爱玲出身名门,父母都很有钱。后来,父母离异,17岁从父亲家逃到母亲家。

(张爱玲)

张母不算穷,但经常跟张爱玲哭穷:“仅剩的一点钱,都给你读书了。”

张母哪里是没钱,她大把大把的钱,拿去打麻将,打输了就跟张爱玲哭穷:“昨天麻将又打输了,我们又没钱了。”

十几岁的张爱玲,住在母亲的屋里,听着她天天哭穷,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妈妈不会那么穷。

在母亲的哭穷里,张爱玲越来越没安全感:亲母女,明算账。她供我读书的钱,我迟早是要还的。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

父母哭穷,孩子会觉得我们穷人做什么都不配。

父母哭穷,孩子会觉得我不能向父母提要求的。

父母哭穷,孩子会觉得我不能成为父母的拖累。

父母哭穷,孩子长大会怎样?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像春天埋下一颗种子,是好是坏,要秋后算账。父母哭穷,孩子小时候可能怕穷,长大以后,更可怕的是,十有八九逃不出心穷。

所谓心穷,即使自己有钱,还是习惯性认为自己配不上好东西。

米粒姥姥她们小区的李阿姨,是个典型的60后。她成长的年代,物质非常匮乏,父母对她的教育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后来,她自己挣钱了,也省不得花。年轻那些衣服,四十年如一日还穿着。最可怕的是,需要定时更换的内衣内裤,她也舍不得买好的,换新的。也不管贴身衣物变不变形,穿不烂就不换。

老觉得:穿在里面,又不给外人看,哪有那么多讲究。

省下的那些钱,老公拿去包小三。

真如心理学家李雪说的:“若父母没有觉知,把匮乏感和愧疚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所谓心穷,也是极度抠门,舍不得付出。

更多的人,是小时候父母对他哭穷,长大后他对父母抠门。

嘉浩就这样,以前他要什么,他老爸只会说:“家里没钱。”现在角色转换了,他老爸老了,一身慢性病,每个月要问他拿钱看病,他也学他爸当年的样子:“又要钱?我没钱。”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有因才有果。

所谓心穷,还是非常短视,规避任何风险性投资。

曾经的同事晓航就是这样,父母从小跟他灌输“我们家这么穷,全靠你了,你可不能输”的思想。

现在公司一个通知出来,他从不关注有什么成长性,只盯着它的风险看。

因为怕风险,他8年没涨工资都懒得跳槽。因为怕风险,他手头攥着20万闲钱,也不做投资理财。因为怕风险,他30岁了也没主动跟女生表过白。

总而言之,能立竿见影看到效果的,他才愿意投资。能万无一失得到收获的,他才下定决心付出。

有钱没钱,都要给孩子阳光的童年

还是心理学家李雪的故事。

她说,她小时候家里也没钱。不过她父亲总是让她感觉童年过得很满足。

她想要八分,父亲会给她一角。

她想要一角,父亲会给她一角二分。

拥有的,比想要的多一点点,就是幸福。

多一点点,在父母的能力范围内,在孩子的需求之外,是回应,更是惊喜。

一个健康的消费教育应该如此,让孩子明白,有多少钱,就在能力范围内创造多大的幸福。不偷不抢,也无需用哭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