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体味的《兰亭序》你见过吗,舒体字的根脉就在这里

 雪梅常在 2018-05-29

颜体味的《兰亭序》你见过吗,舒体字的根脉就在这里

用户1914818085 20180528

1600多年前,晋代王羲之以一篇《兰亭序》名震千古,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对此多有临摹,仅唐代就有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多个摹本。宋代米芾,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董其昌等名家更是奉为至宝,临池不辍。

然而,要说清代名家何绍基临的《兰亭序》,可能见过的人并不多。此帖取法颜体,兼王铎笔意,点画精致,结体宽博,风格纵逸超迈,醇厚高古,显示了何氏意临一体、临古创新的高超技艺。

被毛主席赞为“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的舒同,以极深的传统功力,写出了中国书法新境界。仔细揣摩此帖,我们不难发现,“舒体字”的根脉,应当在很大程度发端于何绍基。

何绍基临《兰亭序》

释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