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很多教师不愿意当学校领导?

 西窗竹影 2018-05-29

在一个单位里,领导比普通员工拥有更多的权限、掌握更多的资源。在一些重要事务上,领导可以不仅可以左右其发展,还有很关键的决定权。比如说,某员工的晋级,领导的评价至关重要;单位的规划发展,领导的眼光至关重要。有的领导关心、体贴下属,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尽可能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很受员工的欢喜;有的领导架子甚大,漠视员工,不接地气,让员工很是反感。所以说,一个单位的工作氛围怎么样,看这个单位领导就知道。

领导的重要性在体制内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体制内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办中小学,学校领导既决定着学校的未来,也影响着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风。教师的成长与晋级与学校领导也有很大关系。在职称评审方面,教师若得不到学校的推荐,就算各种条件符合要求,也基本上没可能通过评审。学校的基础建设、设备购买、器材更新等方面的事务,都是由学校领导来定夺。学校领导无疑是学校的“核心”。

狭义上我们认为学校领导指的是校级领导(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等),广义上我们把学校各部门的负责人都称之为学校领导。比如说学校教务处主任副主任、总务处主任副主任等,他们是处室领导、学校中层干部,可以被认为是学校领导。

应该说,确实有部分教师对行政特别感兴趣,在学校各种行政事务上做得特别卖力,与学校领导也走得很近。他们这样的做,无非是希望自己能加入学校领导这个大集体,谋个“一官半职”。一可以提升他们在学校的地位;二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很实际的利益(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审方面,学校领导具有一定的优势);三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四是有了行政职务就意味着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会更容易结交一些朋友,扩大圈子,他们的生活可能会更便捷一些;五是行政路线走好了,就可以不用在三尺讲台上教书,也就脱离了一线教学这个“苦海”,还可能实现“飞黄腾达”。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适合当领导!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学校领导需要具备相当的潜质。第一,不怕苦不怕累。行政事务一般都比较繁杂,学校多把这些工作安排给那些想“进步”的教师去做。在没有成为学校领导之前,这些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不会少,既要很好的完成学校交办的行政事务,又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下降,就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第二,要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必须承认,很多学校领导曾经都是学科骨干。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得到上级和同事的认可,否则很难进入领导的“考察视野”;第三,与学校领导关系良好,与普通教师的关系也不差。既要成为上级的朋友,也不能成为同事的敌人。要懂得如何科学的向上级献殷情,不然就会引起同事们的反感,不利于“进步”。在体制内,同事的力量不可小觑;第四,要耐得住寂寞。行政晋级是“一步一个脚印”,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处室副主任——处室主任——校级领导,完成每一步都不容易,有不少人在主任的位置上干到了退休;第五,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事实上,有很多教师并不愿意去当学校领导,虽然他们普遍认为学校领导会有很多实惠,但在成为领导的过程中和在领导岗位上都要付出很多,有些得不偿失。某中学一位从教二十年的赵老师曾在几年前放弃了成为教务处主任的机会。当时,他因为教学成绩突出、专业技能过硬,被推荐为中层干部候选人,在投票阶段,与同事关系融洽的赵老师无可争议的成为了教务处主任最佳人选。但经过再三思量,赵老师放弃了这次机会。作为高级教师的他觉得在行政上浪费很多精力不值当,“把这些时间用来搞搞教学,陪陪家人,会更有意义”,赵老师笑着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决定是正确的,我现在非常幸福!领导的话,就让年轻人去当好了,他们会更有干劲”。与赵老师有相同想法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觉得行政事务以外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适合搞行政的做行政事务,适合教学的专注教学。如果每个学校的教师成长都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对学校的发展绝对非常有利。当然,前提是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要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重行政轻教学”会让学校发展进入某种怪圈,让学校变得不像是学校,而是一个臃肿的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