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建部2017十项新技术 117及前九页

 zlyy8bbnth 2018-05-29
​绿色施工监测内容
环境保护植树造调利用水源利用
物壤疏水风风料科料料用水废油机力施生面质成
坐看垃排向
进用存质 水
小质水漏械公
一 质 水 佩 丽?? 后 ‘ 凉
峰峦段政治监督
量量路利监设用服用
In a games and
I 活
西监 利 监 设 用 照 用 <ERR>
温临福路设用明明源泉
测 测 路 测 时 蓝 小 监 | 逊 测 | 佩 | 每 /
间测测
图7.1绿色施工在线监测对象内容框架
监测及量化评价系统构成以传感器为监测基础,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为通讯手段,包括现场
监测子系统、数据中心和数据分析处理子系统。现场监测子系统由分布在各个监测点的智能传感
器和HCC可编程通讯处理器组成监测节点,利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的转发和传输,达到实时
监测施工用电、用水、施工产生的噪音和粉尘、风速风向等数据。数据中心负责接收数据和初步
的处理、存储,数据分析处理子系统则将初步处理的数据进行量化评价和预警,并依据授权发布
处理数据。
7.6.2技术指标
(1)绿色施工在线监测及评价内容包括数据记录、分析及量化评价和预警。
(2)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建筑垃圾产生量应不高于3500万?v。施工现场扬尘监测主要
为PM2.5、PM10的控制监测,PM10不超过所在区域的120%。
(3)受风力影响较大的施工工序场地、机械设备(如塔吊)处风向、风速监测仪安装率宜达
到100%。
(4)现场施工照明、办公区需安装高效节能灯具(如LED)、声光智能开关,安装覆盖率宜
达到100%。
(5)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序,远程监控安装率宜达到100%。
(6)材料进场时间、用量、验收情况实时录入监测系统,保证远程实时接收监测结果。
7.6.3适用范围
适用于规模较大及科技、质量示范类项目的施工现场。
7.6.4工程案例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郑州泉舜项目,中部大观项目,蚌埠国购项目等工程。
7.7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7.7.1技术内容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包括标准化箱式房、定型化临边洞口防护、加工棚,构件化PVC绿色
109

围墙、预制装配式马道、可重复使用临时道路板等。
(1)标准化箱式施工现场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会议室、接待室、资料室、活动室、阅读室、
卫生间。标准化箱式附属用房,包括食堂、门卫房、设备房、试验用房。按照标准尺寸和符合要
求的材质制作和使用。
表7.3标准化箱式房几何尺寸(建议尺寸)
几何尺寸(单位mm)
项目
型式一
型式二
外 L6055× W2435×112896
L6055×W2990×12896
箱体
内 [5840× W2225× H2540
15840×42780×142540
H 1700
W650×1100/W1500×11100
Hi 2000
W-850
H=180(铜板厚度=4)
框架梁高
Ⅱ~140(钢板厚度=4)
(2)定型化临边洞口防护、加工棚
定型化、可周转的基坑、楼层临边防护、水平洞口防护,可选用网片式、格栅式或组装式。
当水平洞口短边尺寸大于1500mm时,洞口四周应搭设不低于1200mm防护,下口设置踢脚线
并张挂水平安全网,防护方式可选用网片式、格栅式或组装式,防护距离洞口边不小于200mm。
楼梯扶手栏杆采用工具式短钢管接头,立杆采用膨胀螺栓与结构固定,内插钢管栏杆,使用
结束后可拆卸周转重复使用。
可周转定型化加工棚基础尺寸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预埋400mm×400mm×12mm钢板,钢板下
部焊接直径20mm钢筋,并塞焊8个M18螺栓固定立柱。立柱采用200mm×200mm型钢,立杆上部焊接
500mm×200mm×10mm的钢板,以M12的螺栓连接杼架主梁,下部焊接400mm×400mm×10mm钢板。
斜撑为100mm×50mm方钢,斜撑的两端焊接150mm×200mm×10mm的钢板,以M12的螺栓连接杓架主
梁和立柱。
(3)构件化PVC绿色围墙
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支架采用轻型薄壁钢型材,墙体采用工厂化生产的PVC扣板,现场采
用装配式施工方法。
(4)预制装配式马道
立杆采用a159mm×50mm钢管,立杆连接采用法兰连接,立杆预埋件采用同型号带法兰钢管,
错固入筏板混凝土深度500mm,外露长度500mm。立杆除埋入筏板的埋件部分,上层区域杆件在
马道整体拆除时均可回收。马道楼梯梯段侧向主龙骨采用160号热轧槽钢,梯段长度根据地下室楼
层高度确定,每主体结构层高度内两跑楼梯,并保证楼板所在平面的休息平台高于楼板200mm。
110

踏步、休息平台、安全通道顶棚覆盖采用3mm花纹钢板,踏步宽250mm,高200mm,楼梯扶手立
杆采用30mm×30mm×3mm方钢管(与梯段主龙骨螺栓连接),扶手采用50mm×50mm×3mm方钢管,
扶手高度1200mm,梯段与休息平台固定采用螺栓连接,梯段与休息平台随主体结构完成逐步拆除。
(5)装配式临时道路
装配式临时道路可采用预制混凝土道路板、装配式钢板、新型材料等,具有施工操作简单,
占用场地少,便于拆装、移位,可重复利用,能降低施工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等优
点。应根据临时道路的承载力和使用面积等因素确定尺寸。
7.7.2技术指标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应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具有装拆方便,可重复利用和安全可靠
的性能;防护栏杆体系、防护棚经检测防护有效,符合设计安全要求。预制混凝土道路板适用于
建设工程临时道路地基弹性模量三40Mpa,承受载重三40t施工运输车辆或单个轮压三7t的施工运输
车辆路基上铺设使用;其他材质的装配式临时道路的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7.7.3适用范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等。
7.7.4工程案例
北京新机场停车楼及综合服务楼、丽泽SOHO、同仁医院(亦庄)、沈阳裕景二期,大连瑞
恒二期,大连中和才华、沈阳盛京银行二标段、北京市昌平区神华技术创新基地、北京亚信联创
全球总部研发中心。
7.8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7.8.1技术内容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外墙外部设置封闭的大直径管道,将楼层内的建
筑垃圾沿着管道靠重力自由下落,通过减速门对垃圾进行减速,最后落入专用垃圾箱内进行处理。
垃圾运输管道主要由楼层垃圾入口、主管道、减速门、垃圾出口、专用垃圾箱、管道与结构
连接件等主要构件组成,可以将该管道直接固定到施工建筑的梁、柱、墙体等主要构件上,安装
灵活,可多次周转使用。
主管道采用圆筒式标准管道层,管道直径控制在500mm~1000mm范围内,每个标准管道层分
上下两层,每层1.8m,管道高度可在1.8m~3.6m之间进行调节,标准层上下两层之间用螺栓进行
连接;楼层入口可根据管道距离楼层的距离设置转动的挡板;管道入口内设置一个可以自由转动
的挡板,防止粉尘在各层入口处飞出。
管道与墙体连接件设置半圆轨道,能在1800平面内自由调节,使管道上升后,连接件仍能与
梁柱等构件相连;减速门采用弹簧板,上覆橡胶垫,根据自锁原理设置弹簧板的初始角度为45°,
每隔三层设置一处,来降低垃圾下落速度;管道出口处设置一个带弹簧的挡板;垃圾管道出口处
设置专用集装箱式垃圾箱进行垃圾回收,并设置防尘隔离棚。垃圾运输管道楼层垃圾入口、垃圾
111

出口及专用垃圾箱设置自动喷洒降尘系统。
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及施工垃圾)单件粒径尺寸不宜
超过100mm,重量不宜超过2kg;木材、纸质、金属和其他塑料包装废料严禁通过垃圾垂直运输
通道运输。
扬尘控制,通过在管道入口内设置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挡板,垃圾运输管道楼层垃圾入口、
垃圾出口及专用垃圾箱设置自动喷洒降尘系统。
7.8.2技术指标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符合《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
工评价标准》GB/T50604-2010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的标准要求。
7.8.3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层、高层、超高层民用建筑的建筑垃圾竖向运输,高层、超高层使用时每隔50~60m
设置一套独立的垃圾运输管道,设置专用垃圾箱。
7.8.4工程案例
成都银泰广场、天津恒隆广场、天津鲁能绿荫里项目、通州中医院项目等。
7.9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
7.9.1透水混凝土
7.9.1.1技术内容
透水混凝土是由一系列相连通的孔隙和混凝土实体部分骨架构成的具有透气和透水性的多孔
混凝土,透水混凝土主要由胶结材和粗骨料构成,有时会加入少量的细骨料。从内部结构来看,
主要靠包裹在粗骨料表面的胶结材浆体将骨料颗粒胶结在一起,形成骨料颗粒之间为点接触的多
孔结构。
透水混凝土由于不用细骨料或只用少量细骨料,其粗骨料用量比较大,制备1mj透水混凝土
(成型后的体积),粗骨料用量在0.93m3~0.97?x;胶结材在300ke/m3~400ke/m3,水胶比一般在
0.25~0.35。透水混凝土搅拌时应先加入部分拌合水(约占拌合水总量的50%),搅拌约30s后加
入减水剂等,再随着搅拌加入剩余水量,至拌合物工作性满足要求为止,最后的部分水量可根据
拌合物的工作性情况有所控制。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铺装施工整平使用液压振动整平蝇和抹光机等,
对不同的拌合物和工程铺装要求,应该选择适当的振动整平方式并且施加合适的振动能,过振会
降低孔隙率,施加振动能不足,可能导致颗粒粘结不牢固而影响到耐久性。
7.9.1.2技术指标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mm~50mm,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一般为10%~25%,透水系
数为1mm/s~5mm/s,抗压强度在10MPa~30MPa;应用于路面不同的层面时,孔隙率要求不同,从
面层到结构层再到透水基层,孔隙率依次增大;冻融的环境下其抗冻性不低于DIOO。
7.9.1.3适用范围
112

适用于严寒以外的地区;城市广场、住宅小区、公园休闲广场和园路、景观道路以及停车场
等;在“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中,可与人工湿地、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等组成“渗、滞、蓄、净、
用、排”的雨水生态管理系统。
7.9.1.4工程案例
西安大明宫世界文化遗址公园、上海世博会透水路面、西安世界花博会公园都实施大面积的透
水混凝土路面;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的济南、武汉、南宁、厦门、镇江等16个城市获得了大规
模的应用。
7.9.2植生混凝土
7.9.2.1技术内容
植生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结材,大粒径的石子为骨料制备的能使植物根系生长于其孔隙的大
孔混凝土,它与透水混凝土有相同的制备原理,但由于骨料的粒径更大,胶结材用量较少,所以
形成孔隙率和孔径更大,便于灌入植物种子和肥料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
普通植生混凝土用的骨料粒径一般为20.0mm~31.5mm,水泥用量为200ke/m3~300kgm3,为了
隆低混凝土孔隙的碱度,应掺用粉煤灰、硅灰等低碱性矿物掺合料;骨料/胶材比为4.5~5.5,水胶
比为0.24~0.32,旧砖瓦和再生混凝土骨料均可作为植生混凝土骨料,称为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
轻质植生混凝土利用陶粒作为骨料,可以用于植生屋面,在夏季,植生混凝土屋面较非植生混凝
土的室内温度低约2℃。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工艺与透水混凝土本相同,但注意的是浆体粘度要合适,保证将骨料均匀
包裹,不发生流浆离析或因干硬不能充分粘结的问题。
植生地坪的植生混凝土可以在现场直接铺设浇筑施工,也可以预制成多孔砌块后到现场用铺
砌方法施工。
7.9.2.2技术指标
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为25%~35%,绝大部分为贯通孔隙;抗压强度要达到10MPa以上;屋面
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3.5MPa以上,孔隙率25%~40%。
7.9.2.3适用范围
普通植生混凝土和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多用于河堤、河坝护坡、水渠护坡、道路护坡和停车
场等;轻质植生混凝土多用于植生屋面、景观花卉等。
7.9.2.4工程案例
上海嘉定区西江的河道整治工程中500m长河道护坡、吉林省梅河口市防洪堤迎水面5000m2
的植生混凝土护坡、贵州省崇遵高速公路董公寺互通式立交伍道挡墙边植生混凝土坡、武夷山市
建溪三期防洪工程9km堤体以植生混凝土10万m2迎水坡面护坡等。
7.10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7.10.1技术内容
113

地面一次成型工艺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0150mm钢管压滚压平提浆,刮杠调整平整度,
或采用激光自动整平、机械提浆方法,在混凝土地面初凝前铺撒耐磨混合料(精钢砂、钢纤维等),
利用磨光机磨平,最后进行修饰工序。地面一次成型施工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具有避免地面
空鼓、起砂、开裂等质量通病,增加了楼层净空尺寸,提高地面的耐磨性和缩短工期等优势,同
时省却了传统地面施工中的找平层,对节省建材、降低成本效果显著。
7.10.2技术指标
(1)冲筋:根据墙面弹线标高和混凝土面层厚度用工40×63X4的角钢冲筋,并用作混凝土地
面的侧模,角钢用膨胀螺栓(⑥1000mm)固定在结构板上,用激光水准仪进行二次抄平。
(2)铺撒耐磨混合料:混合料撒布的时机随气候、温度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而变化。撒布
过早会使混合料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太晚混凝土已凝固,会失去粘结力,使混合料无
法与混凝土粘合而造成剥离。判别混合料撒布时间的方法是脚踩其上,约下沉5mm时,即可开始
第一次撒布施工。墙、门、柱和模板等边线处水分消失较快,宜优先撒布施工,以防因失水而降
低效果。第一次撒布量是全部用量的2/3,拌合应均匀落下,不能用力抛而致分离,撒布后用木抹
子抹平。拌合料吸收一定的水分后,再用磨光机除去转盘碾磨分散并与基层混凝土浆结合在一起。
第二次撒布时,先用靠尺或平直刮杆衡量水平度,并调整第一撒布不平处,第二次方向应于第一
次垂直。第二次撒布量为全部用量的1/3,撒布后立即抹平,磨光,并重复磨光机作业至少两次,
磨光机作业时应纵横相交错进行,均匀有序,防止材料聚集。
(3)表面修饰。磨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磨纹较凌乱,为消除磨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
进行有序方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
(4)养护及模板拆除。地面面层施工完成24h后进行洒水养护,在常温条件下连续养护不得
少于7d;养护期间严禁上人;施工完成24h后进行角钢侧模拆除,应注意不得损伤地面边缘。
(5)切割分隔缝。为避免结构柱周围地面开裂,必须在结构柱等应力集中处设置分格缝,缝
宽5mm,分隔缝在地面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完工后5d左右),用砂轮切割机切割。柱距大
于6m的地面须在轴线中切割一条分格缝,切割深度应至少为地面厚度的1/5。填缝材料采用弹性
树脂等材料。
7.10.3适用范围
停车场、超市、物流仓库及厂房地面工程等。
7.10.4工程案例
抚顺罕王微机电高科技产业园项目、沈阳友谊时代广场项目、大连富丽华项目、邯郸友谊时
代广场等工程。
7.11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7.11.1技术内容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是指通过采用新型模板体系、新型墙体材料或采用预制墙体,使墙体
114

表面允许偏差、观感质量达到免抹灰或直接装修的质量水平。现浇混凝土墙体、砌筑墙体及装配
式墙体通过现浇、新型砌筑、整体装配等方式使外观质量及平整度达到准清水混凝土墙、新型砌
筑免抹灰墙、装饰墙的效果。
现浇混凝土墙体是通过材料配制、细部设计、模板选择及安拆,混凝土拌制、浇筑、养护、
成品保护等诸多技术措施,使现浇混凝土墙达到淮清水免抹灰效果。
对非承重的围护墙体和内隔墙可采用免抹灰的新型砌筑技术,采用粘接砂浆砌筑,砌块尺寸
偏差控制为1.5mm~2mm,砌筑灰缝为2mm~3mm。对内隔墙也可采用高质量预制板材,现场
装配式施工,刮腻子找平。
7.11.2技术指标
(1)现浇混凝土墙体是通过材料配制、细部设计、模板选择及安拆,混凝土拌制、浇筑、养
护、成品保护等诸多技术措施,使现浇混凝土墙达到淮清水免抹灰效果。
准清水混凝土墙技术要求参见下表。
表7.4准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说明
轴线位移(柱、墙、梁)
尺量
截面尺寸(柱、墙、
尺量
――表面平整密实、无明
垂直度
层高
A
坠线显裂缝,无粉化物,
表面平整度
乙的菜尺、赛尺无起砂、蜂窝、麻面
――和孔洞,气泡尺寸不
角、线顺直
线坠
大于10mm,分散均
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移
拉线、尺量
匀。
接缝错台
尺量
阴阳角方正
(2)新型砌筑免抹灰墙体技术要求参见表7.5。
表7.5新型潮筑墙技术要求
顶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说明
长度
十一
新型砌筑是采用粘
接砂浆砌筑的墙
宽(厚)士15
砌块尺寸允许偏差
体,砌块尺寸偏差
高度士1.5
为1.5~2mm,灰缝
为2~3mm
砌块平面弯曲
不允许
墙体轴线位移
尺量
每层垂直度
2m 托线板,吊垂线
全高垂直度三10m
经纬仪,吊垂线
全高垂直度
经纬仪,吊垂线
表面平整度
2m靠尺和塞尺
7.11.3适用范围
适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体工程。
7.11.4工程案例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北京市顺义区中国航信高科技产业园区、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核心岛)
115

会议中心、华都中心等工程。
116

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8.1.1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烯怪(TPO)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8.1.1.1.技术内容
机械固定即采用专用固定件,如金属垫片、螺轩、金属压条等,将聚氯乙烯(PVC)或热塑
性聚烯怪(TPO)防水卷材以及其他屋面层次的材料机械固定在屋面基层或结构层上。机械固定
包括点式固定方式和线性固定方式。固定件的布置与承载能力应根据实验结果和相关规定严格设
计。
聚氯乙烯(PVC)或热塑性聚烯怪(Tpo)防水卷材的搭接是由热风焊接形成连续整体的防水
层。焊接缝是因分子链互相渗透、缠绕形成新的内聚焊接链,强度高于卷材且与卷材同寿命。
点式固定即使用专用垫片或套筒对卷材进行固定,卷材搭接时覆盖住固定件。
线性固定即使用专用压条和螺钿对卷材进行固定,使用防水卷材覆盖条对压条进行覆盖。
8.1.2技术指标
(1)屋面为压型钢板的基板厚度不宜小于0.75mm,且基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0.63mm,当基
板厚度在0.63~0.75mm时应通过固定钉拉拔试验;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强度等
级不应小于C20,并应通过固定钉拉拔试验。
(2)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应满足《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GB12952
标准要求、热塑性聚烯怪(TPO)防水卷材物理性能指标应满足《热塑性聚烯怪(TPO)防水卷材》
GB27789标准要求,主要性能指标见表8.1、表8.2。
表8.1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主要性能
试验项目
性能要求
最大抗力(Nom)
3250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1%
=15
热处理尺寸变化率1%
20.5
低温弯折性
-25℃,干裂纹
不透水性(0.3MPa,2h)
不透水
接缝剥离强度/(NImm)
=3.0
最大拉力保持率/%
=85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2500h)伸长率保持率1%
280
低温弯折件(-20℃)
干裂纹
表8.2热塑性聚烯径(Tpo)防水卷材主要性能
试验项目
性能要求
最大拉力/(Nicm)
$250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1%
215
热处理尺寸变化率/%
-0.5
低温弯折性
-40°C.无裂纹
不透水性(0.3MPa,2h)
不透水
接缝剥离强度/(NImm)
=3.0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2500h)最大拉力保持率/%
800
1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