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人嘲笑王安石的儿子不会作词,他不服怒做一首,世人刮目相看

 wenxuefeng360 2018-05-29

世人传说王雱(pang)一生不作小词,有人便笑话他不会作。于是,王雱便写作了一首《倦寻芳慢》的小词,当时人都佩服其词作工巧。这首词甚为佳美,现在人们还多会吟诵,但王雱从此也就不再作词了。这首词写道: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

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宴,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

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

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王雱是北宋著名革新家王安石的儿子,气豪自负。是一位热心政治的人物。在王安石变法的紧要时刻,他力助父亲更张政事,积极出谋划策。据《宋史·王安石附工雱传》载,他“常称商鞅为豪杰之士,言不诛异议者法不行”。变法受到阻得,他曾大言日:“枭韩琦、富弼之头于市,则法行矣!”父亲王安石从政而瞧不起小词,闲日阅读晏殊小词曾说:“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从这则住话看来。王雱对小词的看法与其父似乎是一致的。但在遇到别人的激将法笑话后,气豪自负的王雱在不服气的情况下,竟也作出了这么一首《倦寻芳慢》词,并且获得了良好效果。

据《历代词人考略》卷十八引《古今词话):“王荆公子雱多病,因令其妻楼居而独处,荆公别嫁之。雱念之,为作《秋波媚》词: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就流传了这么两首缠绵悱恻的情词。由此可见,宋代的政治家们无论怎样冠冕堂皇、一本正经,也同样具有人情人性。他们写作起艳情小词来,并不亚于名词人们,只不过是偶一为之而已。

这首《倦寻芳慢》,主旨是抒发惜春怀人的感情。上片描绘暮春黄昏景色。傍晚的小院,轻风吹拂帘幕,花园小径中黄莺飞翔,乱红铺地似锦,海棠经雨后红如烟脂。如此美景异常迷人。但作者主意却不在欣赏这美的景色,而足借此感叹春光的即将消逝。“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过了清明。春天已近尾声,何况从初春至清明,自己又“因循”而过。他的 心情是柔婉且沉重的。

王雱分獐鹿

下片抒写愁情。作者对游宴已感厌倦。但在如此“风光满目,好景良辰”下,又不免感到人生的孤独和寂寞,想与人携手游赏却又找不到人。这样矛盾的心理,充分说明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然而却又是真实人生的反映。“两眉长斗”,作者为此眉头打结,深觉忧愁了。他不禁回忆起往昔的酒友宴集。可是,宴散人离,又痛感“落花流水仍依旧”,即春光春景乃至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处于永无休止的消逝之中。为此,他面对东风,就不免“尽成消瘦”了。这样的景物,如此的情怀,缠绵悱侧,委曲言愁,充满了好景不常、青春易逝的人生悲戚,表现出了作者情感的另一侧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