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志序言摘选

 吾道有涯 2018-05-29




   古往今来,国有史,家有谱,府县有志。史、志、谱者,考世系,载治乱,知兴替,传风化也。国之史书博大,未必尽录其祥,故府县之志补之。府县之志周祥,未必尽载其细,故闾志、家谱补之。盛世修史,治臣补志,贤达续谱,此乃善举。故华夏子孙,世代沿袭,青史永垂,根脉有继。

   人生有家,家居有所。人类聚集,形成村落。村落之肇始,为先民披荆斩棘而成。守望生养之土,根之所在也;铭记家园之地,情之所寄也。无论达官显贵,抑或大家百姓,孰不由此开步,受此启蒙耶?故记村庄之变迁,循家风之传承,知乡俗之绵远,感贤达之聪慧,诚为众望所归,诸人所愿矣。

   解店镇七庄村,地处万荣县城以东,古称“东解”也者。原村有七庄之盛,现民近四千之余,东枕稷麓而环抱,南望孤峰而旷远,西接县城而通达,北邻大路而便捷。斯地农工发达,人文鼎盛,自古多秀才、贡生、武生、义烈、孝友,然因盗匪兵燹、文革动乱,所知者十之一二,且俱已作古。虽声重皋比,姓字烟沉,无从能者,惜乎数年来无村史传世,浩浩历史任其湮没,岂不憾哉!

   盛世逢春,岁在甲午,七庄村人氏、万荣教育界名宿张建煌与文化界名流杜有泽二人携书稿来访,言该村编纂村志事,庶几三载,历尽艰辛,幸有七庄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鼎力,离退休及有志之士之倾力,更合村父老之合力,遂成其志,有望成册,嘱予序言以志。予本布衣,虚识几字,忝任县志办主任之职,感其行而知其难,赞其举而赏其作,心有惺惺焉。然序言之请,终觉诚惶,不敢弄斧于班门,献丑于方家。有泽先生虽为旧识,实乃师长,几番嘱托,推辞不得,遂受命动笔。

   予与七庄,渊源深厚。一则予尝供职解店七年有余,村组干部多有交集,下乡入户多有往来;二则因七庄村人氏、已故杜君峻晓。予二人虽未谋面,然则网上神交,“老杜”之书,“老老杜”之著,皆由长安寄至。先生之风,豁达开朗,岂因山高水远而异乎?三则为杜有泽老师故。与之相识,由来久矣,其人之善,其书之精,非予独誉,相识者咸知矣!噫吁嚱!维斯者三,读者诸君便晓七庄民风之淳朴,村风之良善,始知予因何而为之记。

   记述,是历史之需,是文人之责,是众人之力。文化之功能在传承历史,记述过往。时下,建设勃兴,发展月异,明日之七庄,以何面目而存世?尚属未定之数。设若陷入一城之围,群楼之列,昨日之故园,孰能有记?若此,《七庄村志》之编纂,善莫大焉!功其高焉!

   《七庄村志》即将付梓,煌煌数万言,字字穷千辛。启动之难,筹资之艰,搜集之苦,编撰之累,予为同道中人,自知编者之宵衣旰食,筚路蓝缕。夫大愿初成,虽留遗珠之憾,然有存史之功,伏愿当世者惜之,后来者续之。

是为序。

                                      甲午年蒲月廿九于苦竹斋

《梁家甲村志》序言


  山川形胜,得自然之造化。地灵人杰,赖风水之化育。
  我梁家甲,雄踞龙岩山巅,数百年昌运不衰,名冠一方。塞上自古闭塞,而梁家甲人文日隆;人言穷山恶水,而先民耕读自怡。先祖创基业,子孙福泽长。今日之梁家甲人,莫不感念于祖先所赐,莫不自豪于美名之盛。可感念自豪者何哉?
  一曰历史久远绵长。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此地即有人居活动,史前遗物如石灰场、石刀、石斧、石臼等,解放后仍随处可见。快活林通道,数千年勾连南北;龙岩寺香火,唐宋时期鼎盛一时。今日之龙岩遗迹,上代之古寨堑壕,诉说着梁家甲久远的历史和曾经的繁盛。
  二曰地理独特奇崛。龙岩山是快活岭由南向北的第一个制高点。快活岭贯穿南北,由黄河口岸直抵北部草原;龙岩山居高临下,紧扼交通要道咽喉。梁家甲居岭头、扼要塞,为南北交通之重要驿站,亦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人居高山之上,不经步步登高,无缘进得村来,
  三曰风水神奇灵异。龙岩山东侧,黄峁梁、柳树梁、山场墕、长嘴峁、白条,由南向北呈扇形伸展,如龙之五爪,护佑我村庄。寨山南北走向,横亘村庄对面,与龙爪形成合围之势。龙爪中央向阳处,即为梁家甲初民居所:龙岩山为龙椅,寨山为龙案,寨山沟为龙池,黄峁梁、柳树梁为左拱,长嘴峁、白条为右卫。我梁家甲居此宝地,尽得风水之妙。
  四曰文化甲冠一方。“耕读传家”,“诗书立人”。时无论古今,家无论贫富,梁家甲子弟,皆以教育为安身立命之本。优秀传统,延绵不绝。数百年来,梁家甲英才辈出,饱学之士,业绩辉煌,梁家甲因此声名远播,显赫东乡。
  人皆妒梁家甲风水护佑,然梁家甲之兴盛,仅得之于风水焉?艰辛创业,得百年之基业;注重教化,开百代之淳风。村以“甲”名,实属罕见,或绝无仅有,然深意藏矣。明清之际,梁氏富甲一方,村名“梁家崄”;乾隆朝,李氏渐趋兴旺,易名“梁李家”;乾嘉年间,马氏成为第一大姓,遂以“梁家甲”命名。马姓先祖取“甲”名村,肯定梁氏筚路蓝缕开创之功,传达多姓和平相处良好愿望,也昭示了梁家甲村的基本特征:“甲”。不仅以文化甲于东乡,更意以德孝甲于万世。马氏祠堂曾刻有对联:“德事祖考备,孝为子孙先”。先祖以德孝垂讯子孙,乃梁家甲村立村之本,梁家甲人修身之本,亦乃梁家甲甲冠一方、继往开来之本。
自古文化昌盛之地,今日和谐繁荣之乡。作为梁家甲子弟,深感无比自豪,然亦有憾。梁家甲马氏曾编有延续至现代的《马氏家谱》,建有供奉历代祖宗的“马氏祠堂”,惜乎前者散失于战乱,后者毁于文革,致梁家甲今无记载光荣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系统文本。
盛世修志,族旺续谱。记述祖先功德,继承祖先品格,是后世子孙的本分。当此国泰民安升平和谐之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之时,编撰《梁家甲村志》顺应时势、顺遂民心,上可报祖德福荫,下可昭后来贤良。煌煌一卷,非以文辞溢美;洋洋万言,尽是道德文章。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是为序。

        <<塔冢村志>>序言

                                 郑凤杰

         塔冢--这个名不见经传、让外人望字生畏的村庄,而到那里仔细一看,现在既没有塔,也没有冢,却有着石家庄和中国农村的大文化--《塔冢村志》。这三卷志书洋洋洒洒100多万字、几千张影像,上溯商周,中录各代,下记现史,可谓言之凿凿,史记祥祥,图文靓靓,珠玑篇篇。我本无资作序,但阅卷观止,令我如痴如醉,赞叹不已,“塔誉千载甲一方,冢花百树佛光生”,把我震撼了!因此,我不得不有感而发,以愚代序了。

        《塔冢村志》共分三卷,前两卷是文字卷,后一卷为影像卷。这三卷志书,秉笔直书,求实存真。我掩卷深思,认为有六大亮点:

       一曰高 ,即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农村修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1964年毛泽东就说过: “研究现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从研究最基层的家史、村史的微观入手,这是进而研究整个宏观社会的历史基础”。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的胜利,是从农村发起的;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从农村展开的,并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攸关民族兴衰的党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更是从农村开始的,而且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历史一再证明,农村始终是影响中国全局的关键。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因此,厚实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文化底蕴,注定农村永远是一个内涵丰富、题材重大、值得记载的史志课题。见微知著,一部村志不仅可以从中感受人情世事沧桑,感知本村变迁历史,感悟现实生活启示,而且还可以从一个村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一个国家向前跨越的矫健步伐,听到一个时代进步的厚重足音。塔冢的两委村领导和编著者站在这一历史的高度,早在几年前就着手修志编史,在实施城中村改造繁杂庞大的工作中,却挤出时间不失时机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编修村志,把修村志与城中村改造、建设新村并称为软件和硬件建设两大工程同时并举,决心留住村根村脉,吸取经验教训,发展未来,可谓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值得敬佩。更令我感动的是村志的编著者眼光犀利,知识渊博,功底深厚,雄心不已,精心策划,苦心调研,北上幽燕,南下潇湘,披肝沥胆,情系村志,殚精查典,不计利祸,废寝忘食,皓发墨滔,终成大志,实在是才高德高!可以这样说,本村志既是现领导和编著者留给每位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史藉,也是献给国家和欲知塔冢的同仁们的一份特殊礼物。这是一份何等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啊!

        二曰真 ,即真人真事,真实写照。塔冢村史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塔冢村志》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理性总结。为保证《塔冢村志》编著记载真实,编著者对事物、事件、人物、数据等在反复发动群众征集大量资料后,进行了反复比对勘验,以去芜存菁。筛选过的资料,还要进行调研咨询,多次座谈,访问知情人和亲历者,为此不惜北上幽燕、南下潇湘,西入三晋,多方查证。市、区、乡各级图书馆、档案馆、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更是多次造访;周围村庄的古碑碣、古庙宇和古代各类典籍更是多次勘验查阅。总之,编修中坚持了言必有理,书必有据,力求保证真实。同时,该村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既带有典型性,又带有普遍性,真实地反映出石家庄广大农村,近百年来艰难曲折、生动鲜活的历史状况,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三曰全 ,即内容丰富,概括全面。史志,乃一方古今总览,包罗万象。《塔冢村志》凡立二十一篇四十七节,共一百八十四篇文章,举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人物、古迹、传说、语言、习俗等等内容,面面俱到,无不涉及。还有不少当地幽默笑话、往事琐记、野史杂记、个人回忆等多篇文章编修入志,林林总总,一应俱全。各篇之后大多附有与篇节文章相关的统计表格、图片、名录等,以便全方位的了解塔冢的历史。《塔冢村志》几乎堪称塔冢历史的百科全书。它全面记述了塔冢的昨天和今天,为人们了解该村社会的构成,历史的演化,自然地理的状况,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底蕴,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也为今后农村发展将起到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同时,编者为保证村志重大事件不遗漏,他们全面依靠和发动群众,全面征集资料,反复深入群众进行全面调研咨询,反复动员有写作能力的村民拿起笔全面回忆记录塔冢的过去。其中有八十余人参与村志编修,使村志显得更加全面、真实、生动和具有较强的公信力。

        四曰细,即精细入微,针缝可寻。《塔冢村志》编修准备工作做得精细,内容编撰写得精细,校勘修改审查精细。大事记部分按照贯古通今,略古详今,越近越细的原则,使人们沿着历史时空对塔冢二十世纪前的脉络有了全面了解。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则另僻一节“要事详记”,详细周全地记录了二00一年之后的各方面变化轨迹。各宗族姓氏的家谱收录了五十余个家族,每个谱系都是反复细致,几上几下,多次修改校对而成的。统计数据、各种名录也都是细心挖掘收集,整理核对后才收编入志。缜密细致是《塔冢村志》一大特点,它像一部无声的电影,播放着塔冢村的起源与发展;它像一本厚厚的日记,记载着塔冢人的过去与现在;它像一张耀眼的金牌榜,标记着塔冢人的辉煌与荣耀;它像一座座岁月的丰碑,铭刻着塔冢儿女的创业轨迹与奋斗历程;它像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展示着村的沧桑与苦乐;它更像一张崭新的彩色全家福,凝聚着塔冢大家庭的幸福、团结与和谐……。

        五曰新, 即体例新颖,风格独特。《塔冢村志》的编修,既严格遵循方志编纂体例,又不完全受方志套路束缚,而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需要去灵活创新,修出了乡土方志的独特风格。如把保存和收集的三千余帧新老照片,单独收编为“影像卷”,与“文字卷”互相呼应印证,相得益彰。以大量影像记录一个村庄历史发展变化,更增加了人们了解历史的视觉冲击力,也是一种修志体例的发展与创新。再如村志首篇借鉴文学作品和戏剧作品形式,以《楔子:古老的塔冢》为开端,引伸出了塔冢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而在村志编修体例之后,又增加了“塔冢记忆”和“塔冢往事琐记”两篇,收入塔冢多人对各个历史时段的所知所忆,各种角度视野对往昔客观事物真象的回忆记录。这种多时段多侧面的多元追忆,必然能使人全方位了解塔冢过去的方方面面。这种创新,虽然有野史轶闻味道,但不失记实宗旨,语言虽有夸张戏谑,却坚守写实红线。

       六曰深, 即功夫深、挖掘深。《塔冢村志》编修功夫下得深,对塔冢的历史源渊和农耕文化丰厚底蕴挖掘得深。所以,图书馆和档案部门便成了他们反复造访之处,古碑碣、古庙宇、古树、古建是他们反复踏勘探寻之地,古典籍和各时段市、区、县的方志成了他们反复查阅的工具书。例如,为弄清先后于东汉、盛唐时期时开挖交汇于塔冢东北侧的运粮河故道,反复查阅了《水经注》和《后汉书》、《新唐书》及宋到明清以来所有史书的“河渠志”部分,反复三次现地勘察,才写出了《我家就在岸上住》一文。再如,为弄清土改时塔冢发生的所谓“中农暴动”事件,在反复听取多个亲历者的回忆后,又到北京访问了事件的当事人,在此基础上又查阅土改文献、《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及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河北大学的党史教材,才写出了《土改时塔冢发生的所谓'中农暴动’返观与浅析》一文,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目,也记录了著名作家丁玲在塔冢搞土改和邓颖超到塔冢指导土改的史实,对中国现代史和文学史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塔冢村志》就要付梓出版了,这是塔冢一件文化建设旷古空前、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盛事、善事。该村志的编撰可堪称完美,但不是无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塔冢村志》也有瑕疵,如语言、习俗部分的编撰,有几篇虽是从不同角度写的,但显得有些重复,不够集中凝炼,如能调整合并精减会更好。再如把照片单独成卷和收入大量回忆文章,虽然新颖,但与方志编写体例是否吻合,也值得商榷等。但瑕不掩瑜,《塔冢村志》是我目前见到的一部规模最大的村级方志,其翔实丰富的内容,对了解和研究石家庄域内历史和农耕经济文化也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好志书,值得其它村志编修借鉴。总之,我认为《塔冢村志》是一部既有可读性又有保存价值的好方志,“谁说石市没文化,请看沧海这一滴”,“石市文化深不深,且看古老塔冢村”!

       最后,我祝塔冢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迅速完成由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蜕变,在继承悠久历史文明与丰厚文化积淀基础上“与时俱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城市文明!

       塔冢的明天会更美、更好!

                                               二0一一年仲秋

     

      《何井村志》之序言


      村落是农耕文明的一大特征,是人们休戚与共,繁衍生息的家园。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山河秀丽,村落如繁星撒落在平原上,山川间,大海边。何井村是群星中颇耀眼的一颗。

      元末明初,何井村的祖先就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历尽艰辛,开垦荒地,造就村落。数百年来,经过何井村人的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时至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昔日的破旧瓦屋,如今变成了漂亮的楼房;以往是穷乡僻壤,现在是车水马龙,人欢驹鸣,处处呈现一派繁荣景象。面对这沧桑巨变,我们为之振奋,但不能忘记前人的艰苦创造精神,因为没有前人的创造贡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薪传发展,所以我们务必编修村志,让子孙后代了解何井村的历史。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何井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审时度势,及时组织编写《何井村志》,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如何进行编写,并且成立《何井村志》编写小组,发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经过五年多的努力,一部比较全面反映何井村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物等方面的《何井村志》终于出版了。这是何井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何井村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何井村最早的何姓先祖,在元朝末年明初洪武元年前后开始,从武陟县千秋乡头铺营村(今詹店镇何营村)迁徙到靠近黄河的小何井村(数年后黄河干流向南滚动,也因拓荒黄河滩地等原因,村民南迁至现在何井村位置)。接着又有唐姓、司姓、黄姓、路姓、徐姓、李姓等先后从获嘉、原阳等各个不同的地域,陆续落居何井村,相聚在这块土地上。由此上溯,已有五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们的祖先,饱受了饥饿寒冷、疾病侵袭、战火硝烟和社会动荡的苦难·······然而,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开垦荒地、努力耕耘、艰苦创业,营造了美好生活,谱写了时代的文明乐章。

      何井村的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牢记前人的史绩,继承前人的辉煌,铭记前人的教诲,激励何井村人民在未来的事业中以坚强的斗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将何井村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何井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三个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地理人文的优势,使集体的经济稳步、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村容村貌不断发生变化,村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何井村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向殷实小康大道。

      何井村在前进,何井村在腾飞。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何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新式建房鳞次栉比;过去贫脊的黄河滩地,转眼间变成了千亩粮田;昔日人烟罕至,虫鸣兽叫的不毛之地,现在被一家家的养殖场所代替……一幅点缀何井秀丽的田园图画,正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一个农村城市化的憧憬,鼓励我们奋力向前。

      何井村的昨天和今天,确实值得我们厚今,但也不能薄古。《何井村志》的编写成功,将是一部历史的工具书,它具有资政、史存、教化的功能,它蕴含且具有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料等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它全面记述何井村的昨天和今天,它为人们了解何井村社会的构成,历史的演化,自然地理的状况,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底蕴如何,为置身于何井村的三个文明建设,都起到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让我们进一步发扬何井村人的团结拼搏和踏实工作精神,齐心协力,肩负起历史的重托,以无愧于先人,有功于来者的负责态度,把何井村的村志写得更好。 

       

      何井村党支部


        《贾家峁村志》序言

        贾家峁村位于保德县东北部,五百多人口。早在明朝永乐年间,这个村就载入了地方史册。几百年来,贾家峁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俊杰贤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贾家峁村曾经是乡一级政府所在地,在保德历史上有过重要地位。

        为了追溯村庄历史,记录村庄变迁,传承村庄文化,贾家峁村的贾治歧先生于退休之后,承担起了编写村志的任务。他四方奔走,寻访族人,查阅资料,辛劳四年,终于完成了这一本《贾家峁村志》。

        《贾家峁村志》从村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说起,村庄历史追溯到明清时代,贾姓祖源追溯到周朝时代,举凡与村庄有关的事项,自然地理,村政村务,农林牧业,工商交通,文化教育,宗教民俗,人物传记,古迹传说,家族谱系等等,全都梳理有序,准确详细地记录在了书中。一册在手,贾家峁村的历史和现状历历在目。

        《贾家峁村志》文笔简约,通俗易懂,体现着一种浓厚的乡土情怀,读来倍感亲切。村志是全村人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人们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一份特殊礼物,也是后辈缅怀先人寻根觅祖的可靠依据。村志记载着一个村发展变化的历程,是珍贵的文史资料,对研究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今,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变革时期,有许多事物正在势不可挡地诞生与降临着,也有许多事物正在无可逆转地衰落与消逝着。无数村庄的命运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折,有的村庄被人遗弃,只剩了些断壁残垣,有的村庄被连根拔起,不知迁移到了什么地方,有的村庄被裹入城镇化的潮流中,变得面目全非。贾家峁村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庄下面的煤炭正在大规模开发,全村原有的17口山泉而今只余下了4口,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日渐增多,再过几十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煤炭掏空,山泉干涸,村庄将会走向何方,实在难以料定。然而不管未来如何,有一部村志在,村庄的根已经留住。从这一点上说,《贾家峁村志》的问世更有一种特别深远的意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也是靠着史书传承而来的。若干年后研究20世纪农村的变迁,特别是要寻找那些湮灭的村庄,村志当是最宝贵最准确最有价值的资料。

        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既是国家大事,也是地方大事。古人云:盛世修志,旺地修志,现在还应该加上一条,变革时代更得修志。社会变革,纷繁复杂,若不及时修志,时过境迁,后人记录会很不准确,有些细枝末节会干脆寻不出头绪。保德县地处黄土高原腹部,黄河岸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史料留存太少,特别是村志一类的文字,二十世纪以前还是空白。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发展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保德县编写村志及家谱者日益增多,这对传承历史文明繁荣地方文化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贾家峁村志》的问世,为保德县的史志文库又增添了一份宝贵的内容。

        史籍如文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珍贵。现在来看,《贾家峁村志》所记之事无有多少奇特之处,但再过一二百年或更多时候,后人看书中所记事物就会感到新鲜无比,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会成为研究当今历史的最有权威的真实资料。贾家峁村人当珍惜这一成果,定期续写,使之代代相传下去。

         

          《余铁村志》序言

                八百多年前的一天,在保德县中西部一块尚未开垦的土地上,三户张姓人家停下了远道迁徙的脚步。这里背风向阳,山明水秀,让人流连难舍。三户人家决定就此定居。他们挖窑洞,开荒地,养禽畜,栽树木,于是黄土高原上又诞生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小村庄。

           八百余年后的今天,张姓人家的后代张福林先生不辞辛劳,走访族人,查阅资料,编写出了《余铁村志》,将先人们奋斗的足迹和余铁村发展变化的历史定格于书中。

           余铁村地处黄土高原腹部,山环水抱,气脉浑厚绵长。八百余年来,张姓家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而今已达一百八十多户,人丁兴旺,贤才辈出。

          《余铁村志》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全面记述了从清朝至今,余铁村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人口、家族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史料翔实,文笔洗练。村志里面有自然演变、农事活动、政权更迭、民歌民俗、 方言谣谚、家族谱系、人物传记等等,内容十分丰富。因为村子不大,所以能将许多细小的事件都写入其中,这是《余铁村志》的又一个特点。

          村庄是人类社会构成的起点,是庞大社会体系的基本单元。人从村庄里走出,人的根在村庄里。几千年来,无数各具特色的村庄安稳地坐落在中华大地上,传承着地域文化,延续着民族血脉。每一个村庄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村庄都有着厚重的历史,每一个村庄都有着独特的命运。村庄是散落在原野上的大树,编纂村志,就是挖掘保存那深长古老的根系。

           回眸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时候,历史缺乏的是细节,而不是框架。英雄逐鹿社稷兴亡之类的大事,自有专家学者在记录;而民间小事,百姓生活,却更能从细微之处反映一个时代的全貌。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今,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变革时期,有许多事物正在势不可挡地诞生与降临着,也有许多事物正在无可逆转地衰落与消逝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水源的枯竭,使得许多村庄渐渐开始萎缩。或许若干年后,一些村庄将会湮灭于漫漫历史尘埃之中。余铁村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昔日五六处山泉,而今仅余一脉,勉强 能满足村人的吃用。因为打工或小孩上学,许多人举家外迁,村里的常住人口逐年减少,而今已不足上世纪末的一半。在《余铁村志》里,作者为村庄的未来忧心 忡忡;而余铁村的现状,又是保德县乃至整个黄土高原上众多村庄的缩影。通过《余铁村志》,我们不但能看出保德县各个村庄发展演变的脉络,而且能窥视到黄土高原上众多村庄的命运,这也是这部村志问世的又一个意义所在。

          古往今来多少事, 尽在长河大海中。《余铁村志》是张福林先生从浩瀚大海里捞起的一枚贝壳,或许现在并不起眼,但再过多少年,人们会发现,这一枚小巧的贝壳,其实就是一份宝贵的文物。特别是余铁村的后代子孙,这一部村志就是他们将来寻根的依据,单此一点,《余铁村志》就足以流传矣。

           

          这是为张福林同志编纂的《余铁村志》写的序言。

          1982年春天,我山西农大毕业,被分配到 保德县扒楼沟公社。其时张福林同志任党委书记,张永义同志任公社主任。福林同志温文儒雅,在机关的时候多,读书看报甚是认真,常写一些调研报告;永义同志 黑红脸膛,皮肤粗糙,多数时候在各村行走,看上去如同一位刚刚耕地归来的老农。南河沟地处偏远,永义同志每逢进城开会,都要在院子里大声招呼:“要上东关 了,谁有捎的,赶紧报来!”从县城归来时,他身背装满东西的大包,如同一个货郎。一次,他在院子里给众人分发捎回的东西时,掏出一个鞋刷,说:“这是定存 要的鞋刷子。”我赶忙接住,很是不好意思。前些天我说过缺一个鞋刷,但说过之后,自己也忘记了,不料永义主任居然从县城给买了回来。

          在提笔写这个序的时候,当年扒楼沟公社的那些人和事又一一浮现眼前,恍如昨日;然而弹指一挥间,福林同志已退休,人民公社已解体,永义同志更是在二十年前就已作古,盖世事沧桑,让人感慨万端……

            鸡泽《东柳村志》序言

            读史览志,以史为镜,明辨得失,温故知新;盛世修志,探索规律,功在当代,泽及后人。《东柳村志》以东柳人、事、物为对象,全面记述东柳村的历史和现状,将史与志融为一体,诚为“一方之概览”,这部志书的问世,填补了鸡泽县无村志的空白。

               东柳是鸡泽县较大村庄之一,位于县城西南12里,交通十分便利。东柳村成名于战国,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三区委所在地,建国后一度为东柳乡总支所在地。1977年12月分为三个大队。

               东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战国时期有名士毛遂,西汉时期有毛亨、毛苌,北齐有仪同三司、常山太守毛买 ,隋湖州湖阳县令,又任太府寺主簿毛宁,隋洛州宜阳县令毛乡,唐朝散大夫、骁骑尉毛藻,明代有汉阳通判石磬,清代有正定通知石朝柱,巩昌知府齐祖望,现代人物有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王德龙,邯郸地委副书记侯顺德,“锄奸英雄”王建民,魏县县委书记齐景海,馆陶县纪委书记齐海新,河北省劳动模范石栋申、高级讲师齐省斋、日本留学生曹增延等,他们是东柳村的骄傲,也是鸡泽县的光荣。

               东柳文物古迹甚多,是《诗经》的发祥地。据目前考证确认的有:魁星楼(为毛亨毛苌所建)、张侯(毛释之)井遗址、节(毛释之谥号)地、毛藻墓、文昌阁、仁义巷、关帝庙、三皇庙、帝君庙、广济寺、齐祖望墓、齐淑伦墓、齐氏祠堂、齐璋墓志铭碑等,堪称鸡泽县文物之村,为鸡泽灿烂的文化宝库增添不少绚丽色彩,也为国内外人士熟悉东柳、了解鸡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了解历史,尊重历史,客观记述历史,目的是以古为鉴,古为今用,明是非,求发展,正风气,振人心,促和谐,奔小康,使东柳这座古老的村庄再现昔日之辉煌。

               衷心祝愿《东柳村志》成为东柳村民、鸡泽有识之士关心和推动东柳进一步发展的向导和益友。

             

            《石塘村志》序


            石塘村是陈秉荣先生的故乡。先生生于斯,长于斯,在这个小山村里启蒙读书,然后外出求学,踏上奋斗之路。年过花甲之后,先生满怀对故乡的感激与热爱,用书写县志的大笔,写下了《石塘村志》。

            《石塘村志》全面记述了石塘村的历史与现状,内容翔实准确,思想观点新颖,在写法上还有不少独特创新之处。

            《石塘村志》在体例编排上更加切合实际。秉荣先生主编过县志,是中国方志学会会员,对志书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所以他写村志就能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石塘村志》没有拘泥于一般志书的编排体例,用他的话说,就是没有给矮人穿大褂,而是量体裁衣,按照全面记录一个村庄历史现状所需,删繁就简,构建出一种新的框架和体例。

            《石塘村志》从章节安排到遣词造句皆平实简约。以秉荣先生的学识和功底,把《石塘村志》写成洋洋洒洒几十万言自是不在话下。但先生没有这样做,而是严格按需用墨,全书仅四万余字。书中没有穿靴戴帽之类的铺陈,没有华美的词藻,开门见山,毫不拖沓,直接从村名、地理、历史写起,语言明白洗练,读来清新爽朗。《石塘村志》犹如大师笔下的一则短文,简洁到极致,然而也美到极致。

            《石塘村志》对于人物事件的记述,突破了约定俗成的一些条条框框。比如在记事选择上,不受大形势所限,只以村庄为核心来取舍。对村庄影响大的就是大事,没有影响的就不予记载。在人物排序上,破除按官职排序的“官崇拜”习惯,只以辈分来排序。人物简介也体现一种平民情怀,纵然是一辈子默默无闻的普通村民,只要在石塘村有过较大影响,就不惜笔墨,认真仔细记录下来。

            《石塘村志》的问世,为村志编修提供了新的范例。其简单易学的格式,朴实简洁的语言,使人看后能破除神秘感,打消畏难情绪,会鼓舞更多的人来为家乡写志,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县的村志编修活动。

            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既是国家大事,也是地方大事。一个地方,即使钱很多,如果没有厚重的文化,这个地方终究显得单薄浅陋,如同一个粗俗的暴发户。经济能使一个地方富裕,文化才能使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经济有时候能飞速发展,但文化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文化是一种缓慢的积累,费时费力,需要许多代人的不懈努力。

            保德县地处黄土高原腹部,黄河岸畔,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待人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当前社会纷繁复杂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甚至是山川河流的改变,需要人们仔细记录。随着经济发展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保德县编写村志及家谱者日益增多,这对传承历史文明,繁荣地方文化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陈秉荣先生大半生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庞杂,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大山深处的一位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耕耘。他主编完成了《保德县志》,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俗专著《林涛遗俗》、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其成果及影响将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彰显。

            《石塘村志》是陈秉荣先生为石塘村和保德县奉献上的又一份珍贵史料,文字不算多,但已足可承载 “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保德县志》的一个补充部分来研读。

             

               

              《天阁村志》序
                                                          张世民
              浮不知天之高,而气压于皮,沉不知地之厚,而肤切于泥。茫茫万顷之波澄不清,而挠即浊;尔偏有觉,尔将奈何!

              ——刘古愚《瞽鱼赞》如此叹道


                  沉浮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事定律。光浮不沉,吾所未知;光沉不浮,岂有此理!一个普通的北国村庄,在大自然的消长中沉浮,仍富有大洗礼后的淳朴与真挚,光荣与梦想,该是多么难得啊!——这里所推介的天阁村,是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辖村,因位于唐代最师埪寺阁楼旁而得名。也是清末关中大儒刘古愚的家乡。然而随着百年沧桑的代谢,不仅其庐舍早已湮灭,其坟丘也戚戚然倨处耕地之中,这位大儒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岑寂、蒙尘,让人不能不有所感慨!

                  关中具有悠久的思想文化传统。早在北宋时期,就诞生了著名思想家张载,其“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人文精神,激励和鞭策着一代代明哲贤良,尽管明清以下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或主张理学,或主张心学,但在景仰民本主义方面,皆富有隽永的思想张力。其中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兼而有之,有教无类的学人,从早期全真教的鼻祖王重阳,到近代启蒙思想家刘古愚,几乎是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刘古愚先生为教一生,主持陕甘味经书院,曾制定了“厉耻,习勤,求实,观时,广识,乐群”等十二字学规,并创立求友斋、时务斋、崇实书院和烟霞草堂,创办进步刊物,宣传维新思想。在欧风美雨浸润中华,大清王朝大厦将倾之际,以经世致用之学,图拨乱反正之举,为大西北培养了一大批卓有造诣的有用之材,其思想光芒延续至今。他没有位居高堂,但他的资政才能,通过莘莘学子得到了传扬;他的烟霞精神,更在烈火荒原中得到了光大。然而“岁月无情人有情”,在他走出百年之际,家乡父老通过编史修志的方式来钩沉一代伟人,同时记载当代的发展成就,无疑是值得推崇、值得广告的。

                  《天阁村志》是一部较系统、较全面记载天阁村历史和现状的志书,其内容是庞杂的,但其宗旨是鲜明的。从立目来看,有沿革篇、名儒篇、风景篇、建筑篇、百业篇、民俗篇、文献篇、文物篇,人物篇,建制及附录。其中沿革篇介绍了村名来历,姓氏谱牒;名儒篇介绍了关学大儒刘古愚;风景篇涉及天阁八景,建筑篇追溯十庙(关公庙、红爷庙、无量庙、马王庙、七星庙、日光庙、雷神庙、娘娘庙、老爷庙,老祖庙)一寺(最师埪寺),人物篇包括刘愿庵等,民俗篇介绍了节庆礼俗、衣食住行等,同时采撷了大量民歌谣谚,诸如“走下马庄坡,秀才比驴多”、“男人不怕硬,砖头做枕头”、“不怕缺才,就怕缺德”、“入乡问俗,入乡随俗”、“擀薄切宽,陈醋调酸,油泼辣子,扁扁面美咋咧”等,娓娓可读。尤其是天阁雷公诗云:“生倔冷犟阳刚在,执顶拗撑真豪迈。古怪大气更坚忍,强悍骁勇世人爱!”用短短十个汉字为陕西人画像,亦非常精辟。

                  村庄是中国农耕社会的细胞,也是当代社会的自治基础。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又说:“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其“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大家可以牺牲族……这是一个事实上的公式。”不言而喻,其聚族而居,世代相沿,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乡土习俗到国家礼仪,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了中国农耕社会的真实图景。村庄虽小,但五脏俱全。时下有话曰:莫说村长不是官。也有话说:莫道村落非社会。可见一个小小村庄的演变,正是整个中国农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走向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中,通过地方史志的方式梳理其发展思路,彰显其变化轨迹,对于我们研究当代中国的乡土社会,无疑是一面难得的镜子。《天阁村志》的编写,不仅具有乡土教材的作用,而且具有解剖中国农耕社会的价值,其社会学上的标本意义正在于此。

                  我曾经两次到天阁村,探访过刘古愚的庐舍和坟墓,也追寻过刘氏家族的谱牒资料。天阁俊才刘平望,是我多年前认识的一个文学青年。尽管人事苍茫,鲜有来往,但是通过他的大力推介,我对其历史风貌和人际变迁也有了深一步的熟悉和了解。但毕竟地,远处望花,终觉渺茫。我对先贤刘古愚先生家乡的演变是关切的,对天阁村走向繁荣的期盼也是真切的,同时我也深信,通过这本通俗而不乏趣味的小册子,必将有更多的人认识天阁、熟识天阁,并为天阁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热和力!

                  余不尽言,是以为序。

                《三河底村志》序

                三河底是一个古老的村子,至少宋代已经有先民在此居住,这里靠山面水,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气候湿润,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千百年来,村民们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息繁衍,相互扶助,安然乐居,勤于农耕,以致传之今世。

                二十世纪以来,三河底村相继遭受了民国战乱、日冠蹂躏,村民们或组织联庄会自卫,或参加地下抗日组织,对抗日军。1945年8月,三河底村获得解放,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三河底村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日子,但从1958年起,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村民的生活、生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日人均口粮指标一直维持在一市斤以下,工值维持在五角左右。1978年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改革开放路线引领下,三河底村才真正实现了温饱、生产和生活得到根本解决。

                1983年,三河底村开始实行土地联产承包,村民在自家的责任田里耕种,除上交国家征购粮外,口粮绰绰有余,温饱问题解决了,农闲时间从事非农业劳动,贴补家用,又解决了生活用钱问题。特别是1984年,村办集体企业开始起步后,小煤窑、小制品厂、砖厂、焦化厂等相继出现,村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不仅可以务工、分红,还可以免费享受水、电等村级福利,村民们的家里普及了电视机、自行车。1990年,村集体水泥硬化了街道,1992年,建成了现代化的小学教学楼,1994年有线电视进入各家各户,1995年,村里的游泳池建成投入使用。村民从耕地、浇地、收割、脱粒、粮食加工等农事,都由村集体提供农机、电力;村民们从饮水、照明、洗澡、看电视,都有集体提供服务设施。2000年以来,村集体又西延了村中东西大街,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室,建成了村南滏阳河拱桥,在村子四个出口建成了牌坊、影壁,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在村委会旁边建成了村民娱乐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设施,建了六角亭,绿化了村里的主要街道,对自来水等设施进行了日常维护,帮助村民建沼气池、修建公侧等等,三河底村开始从九十年代的小康村向生态文明村阔步迈进。

                编写村志不仅仅是对过去负责,纪录过去,也是对将来负责,昭示未来,教育后人。三河底村地处农村,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村子,但村民的生活、文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如果不记录,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新,过去的一切将不复存在。我们不记录,一切的一切,三河底村民的一切,都将在时间的长河中湮没、消失。也正是基于这种对时间的焦虑,对历史不会重现的忧虑,对三河底作为一个北方农村特有的历史价值的考量,我才下决心编这部村志。

                从这部村志中,我们可以找到过去的经验,也可以从中汲取其中的教训。它将在未来的决策、文化研究,以致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政治宣传等方面,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帮助。它是三河底村的一部百科全书,有了它,三河底村民的生活不再是空中之风,过去无影,而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村过留志。

                这部村志是综合了1995年出版的首部《三河村志》、2004年出版的续志,延续到2012年的内容编纂而成的,也是峰峰矿区首部村志。

                  《赵堡村志》序
                              中共平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毛文平
                    

                     《赵堡村志》在几经去芜存精、权衡增删之后,终于定稿。这本村志是赵堡村党支部、村委会及热心人士历经7载编撰而成的。村党支部书记赵廷刚同志请我作序。我在这里说几句话,为该书的付梓出版表示衷心祝贺。
                    1975年,时年17岁的我作为知识青年插队到当时的平凉县柳湖公社赵堡大队,分配在二队扎根务农,在赵堡度过了三个春秋。三年里,我耕过地、种过菜、赶过车,挖土方、挑石头、修河堤,样样农活都干过,虽然我受了不少累,吃了不少苦,但磨练了不怕艰难的意志,铸就了艰苦朴素的作风,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和赵堡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三年的知青经历,是我人生的一个坐标,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基层和农村,更加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赵堡,作为我步入社会的第一个驿站,留有我一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也是我应邀为《赵堡村志》写序的原因。
                    赵堡村位于颉河北岸的金龙山下,距平凉市区7公里。相传早在明代初期,赵堡先民就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迁徙到此生活。嗣后历经数代变迁,逐渐形成了以赵、张、霍、李、陈五个大姓为主的自然村。《赵堡村志》从“凡例”、“梗概”、“大事记”、“第一章历史沿革”写起,到“第二十五章拾零”止,共二十五章20余万字,钩沉记录了赵堡村从1862年到2009年共150年的发展历史,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赵堡村的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情况。认真翻阅这部村志,感到整理较为完整,数字具体翔实,文字朴实隽永,读后让人“志”趣横生。这对于从未有过著书立说经验的农民而言,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也难能可贵。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周易》对文化的定义。一个地方的发展,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的成长,是需要有根的,根深才能叶茂。若从根上切断,那枝叶无论如何是长不好的。而历代薪火相传、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就是贯穿始终的血脉和根本,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赵堡村志》的编撰,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不仅可以发挥存古、资今、教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赵堡村这个缩影,折射了平凉灿烂丰厚的历史遗存和跌宕恢弘的发展历程,对于激发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扩大平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怀古以励志,掩卷当奋发。在全市上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伟大进程中,《赵堡村志》的出版发行无疑是一件可喜可贺之盛事。我衷心希望意气奋发的赵堡人能够更加珍视历史遗产,继承优良传统,面向美好未来,挥舞改革发展的如椽巨笔,在锦绣大地上再书写加快崛起的盛世华章。
                    是为序。
                    

                                                    2010年5月于平凉  


                      双龙店村志序言


                          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如果将历史的镜头从目前拉伸到民国时期,家乡该是一番什么样的图景呢?

                          ——稀稀疏疏、百十多户人家的村庄,村里村外、大大小小散布着十一个大水坑,一年四季水坑里的水都清且涟漪,祖先们在水塘岸边浣衣垂布,风景天成。家乡,虽然不在江南,却水韵丰沛。

                          ——村东头、村西南角、村后街,共有三口老井,每个井台上都架着一个铁辘轳,一天到晚,铁辘轳会“吱呀——吱呀——”不停地吟唱,它们把故乡的生活歌吟唱成一桶又一桶甘甜的清泉、一担又一担的歌谣。

                          ——村里住着大户人家也住着小户人家,有富人也有穷人,像个花卷馍似的。穷人从富人那里眺望梦境,富人从穷人那里收割富足,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生活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机械地重复度过的。

                          ——村里的大户人家有南华门、铁裹门、栅栏门、券门、过道等,这几家大户人家有的楼瓦雪片,豪宅盖地,他们出出进进,长袍马褂,衣着光鲜,好不风光。有的也徒有架势,步履维艰,将就度日。

                          ——村里的穷人住的当然是茅屋陋舍,他们祖祖辈辈过着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冬闲的静夜,如果谁能在街头侧耳倾听,就会听到很多家里有纺车的嗡嗡之声似乎汇成一片汪洋。尽管如此,多数穷人都是缺吃少穿。尤其荒春,最为悲苦。荒春,是穷人生命中一年又一年的难关,只要能度过荒春,其他时光基本都能熬过。

                          ——村里还出了一个画家叫张廷梅,其笔名龙桥,缘于村东头有青石板桥一座,村西头有青石板桥一孔。张廷梅曾在国民党的首都南京举办过个人画展,一时成为美谈。他一生热衷于专画芦雁,至今西安美术博物馆内还收藏着他两幅画作。

                          ——村里那时还有不少的文化人,有精通中医的,有精通外科的,有从事针灸的,有从事教书的,小小村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本可以自给。

                          ······

                          故乡诞生于明朝中叶,一开始全村仅有四户人家,分别姓张、姓高、姓丁、姓梁。之后漫漫岁月里又陆续增添了30多个姓氏的人家相继到此居住并繁衍生息,渐渐成为今天有300多户人家的村落。

                          历史深处的故乡,的确是一个诗意的栖居地。这里不缺少故事,不缺少传奇,有好人也有坏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故乡的历史,构成了后代热心关注的人文史话。

                          自共和国建立之后,故乡与赤县九州大地一同进入崭新的时代,贫苦大众翻身成为社会的主人,历史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蔚然成风。遗憾的是后来的文革将故乡引向歧路弯道,幸亏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故乡始有今日之貌。

                          故乡的村名叫双龙店,村名的来历,据说是就是因为村东头和村西头各有两座青石板桥。

                          有一首歌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由此看来,泱泱中华如果取名为“大双龙店”的国号好像也很合适。

                          家君曾说,建国之初,全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而故乡正好有四百五十多人口;当全国的人口进入“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时候,故乡正好有六百多口人;当全国进入“七亿人民七亿兵”的时候,故乡正好七百多口人······当全国人口达到十三亿的时候,故乡也正好是一千三百多口。就中国人口的发展速度而言,故乡确实是大中华的一个缩影。

                          时下,我们国家基本进入了历史上的又一个盛世,有道是,盛世修志,我们理当将故乡的历史人文流传在津津乐道的书页里,让全村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家谱。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古槐树下老鸹窝。”追根溯源,故乡的诸族诸姓几乎都是从明朝洪洞县的移民。600年前,由于连年战乱和各种自然灾害,中原地区赤地千里,渺无人烟。据史载,洪武、永乐年间曾先后十八次迁徙山西之民于华中、华北、华东各地,明政府在洪洞大槐树下的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移民启程时,依依惜别,不忍离去,走了好远还频频回头留恋地张望,在漠漠无边的大地上,好像只能看见那渐行渐远的大槐树和大槐树上的老鸹窝。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原本是从同一个故乡千里迢迢而来,不期又到同一块田园上扎根落户,从他们那时起,一代又一代传至我们这里,从我们这里还会一代又一代再传至无数子孙后代,我们世世代代都是生活在这同一块田园上,同一个村庄里,这该是一种缘分,该是一种亘古已久的缘分,该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缘分。我们都应该倍加珍惜。 因此,通过这本村志的编修与出版,应该从文化层面上贯通邻里的人文意识,道德理念。

                          尽管志书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但是,在编修这本村志的时候,我们坚持立足于这样一个重心:为先贤立传;为家乡立心;为后世垂范。让讲道德,重仁义,尊老敬贤的文化精髓能够成为世人的风尚。

                          文化,大而言之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小而言之,是一种品位、是一种凝聚力。但愿这本村志能给读者带来文化上的愉悦,道德上的滋养,情感上的通融,灵魂上的升华。从而让故乡这块美丽的田园永远保持着向善向美的力量,永远生长着风清气正的生命。

                          对于长年在外的游子来说,故乡有我们童年的足迹,有我们童年的梦境,虽然他乡有我们的事业,有我们天地,但是,能锁住我们内心世界的,只有是故乡。故乡永远是我们梦境升起的地方。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信哉!

                                                     

                                                                                                 史岑写于2013年4月

                       

                       

                      南仓村志 序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遵照编篡社会主义新地方志的要求,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完备的体例,翔实的资料,运用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了600年古村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与现状,形成了几十万字的宏篇巨作,既有存史价值、资政作用,又是一部生动的乡土教材。

                       

                          南仓建村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村庄,已成为天津市优秀小康村。明永乐年间,陈、孟、倪、赵、王诸姓先后迁居该村,后逐渐形成村民共居的村庄。数百年来,村民勤奋共勉,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创立了南仓村的历史,其宝贵精神代代相传。

                       

                          村民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尚勤俭,重礼仪,忠厚诚实,村风淳朴。解放后,在以农为主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工业、商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立工业园区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道路。

                       

                          南仓村虽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新中国成立后,村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村里早期成立过童韵花鼓会、胜利评剧团;中期成立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期成立过枫叶红艺术团、秧歌队、腰鼓队和评剧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并涌现出以董海江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模范人物,通过用志书这种载体予以记载,给人以启迪,必将激发村民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热情。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南仓村志又是一部史书。他以翔实的资料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新中国建立后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述了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过程,记述了村领导班子、村干部荣辱兴衰更替的过程,记述了农村各行各业兴衰起伏的曲折发展史,尤其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今,村“两委”又在勾画蓝图,企划大的发展。所以,该村志又是一部当代农村发展史。

                       

                          国有史,区有志,族有谱,编史修志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但编篡村志却是一项新工作,而且一个人担当收集、整理、编写、校对全部工作,在加上经验不足,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斧正。

                       

                                                                                          南仓村志作者陈凤亭

                                                                                             2011年 9 月 

                      《韩摆渡村志》序
                       
                         存史修志,无疑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一件令人欣慰和值得庆贺的大事。在地方志的编修中,乡志、村志的编纂,无凝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现象,更是志书编修领域的一种拓展和创新。
                         一部地方志不仅使我们能见微知著,可以从中感受人情世事沧桑,感知桑梓变迁历史,感悟现实生活启示。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村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一个国家向前跨越的矫健步伐,听到一个时代进步的厚重足音。村志既是留给每位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史料,也是献给每位想认识韩摆渡、了解韩摆渡的仁人志士的一份特殊礼物。
                          韩摆渡历史悠久,文化绵长,百姓勤劳,民风淳朴。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在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为建设美好家园奉献智慧和力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候众志成城,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无畏的铁胆忠肠,涌现出象爱国人士霍小康这样的民族英雄。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韩摆渡人不竭追寻,探索过很多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先是因水运发达,而发展渡口商贸,继而国运鸿开,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大道,续而以商贸反哺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韩摆渡人创下了丰厚的财富,积淀下厚实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古戏楼”是韩摆渡人的骄傲,传说由鲁班制造,八角朝天,院落虽小,再多人都可神奇容纳。千年古刹“百佛寺”香烟缭绕,钟磬长鸣,代代相传1958年,国家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亲临韩摆渡视察,教导我们要努力搞好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个韩摆渡人的荣耀。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史志是一个区域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理性总结。这本村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略古详今,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其中凝聚着老干部、老村民等编纂者的无数心血。他们查阅资料、调查走访,昼夜书写,淡泊名利,其心可鉴,其情可嘉。
                          观史思治,修志谋远。这本村志融思想性、资料性、知识性于一体,还原了韩摆渡村的历史风貌,揭示了生命延续、荣枯变迁的历史规律,为今人乃至后人了解、研究韩摆渡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借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本村志的问世,相信一定能够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等多重作用,培根基,清本源,克振家声,德传万古,其意义深远而无穷矣。
                          韩摆渡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仰望先贤,我们心生无限豪气。今天,我们沐浴着先辈的恩泽,工作、生活在生我们长我们的土地上,我们理当鼎新图强,惟兆民殷富、社会和谐大业以勤。因为,韩摆渡永远都是我们的根和源。 
                         最后,祝愿韩摆渡代代相续,历久不衰。祝愿我们的家园和人民更加精诚团结,更加奋发进取,更加富庶繁荣。
                           《韩摆渡村志》编成之际,我们心生激情,爰书数语,以为序言,以待来者。
                                                                 彭伟景2012.5

                        村志序


                        余村可上溯至商代,帝祖乙都于邢,据传村乃宫廷酿酒之所也。原以锅名,缘又为帝都之外郭,以郭名沿袭至今,以历三千余载。
                        村西接太行之麓,东揽邢襄古城,南望七里之河,北眺白马之水。
                        村形类凤:村东关圣,土地二庙乃凤之双目;村西观音堂系凤之尾;沟之南北及二小街凤之双翅;西延二路凤之彩翎;村东南曾筑凤栖之高台——凤凰台。村中崇祯六年建石桥名曰济众桥.桥上通八方之客,桥下泄山川之水。
                         明代以前,人文佚失,仅存史家之地,薛,谢二坟。
                        燕王北迁,村遭兵燹,杀戮殆尽,鸡犬无存,仅和氏一支幸免于难。东赵未详其源,西赵来自洪洞。二赵和氏,互惠互敬,六百余载,其乐融融。府城和氏,迁入亦盛。
                        春日枣花飘香香溢四野;夏时子规长啼啼彻云天;秋忙翁媪谷场话桑麻;冬闲童稚屏息罗麻雀。紫燕穿碧柳;黄鹂隐梧桐;云雀空唧唧;戴胜田哞哞。晨鸡长啼,夜犬偶惊,炊烟袅袅,暮鸦归巢。屋前扁豆紫,房后丝瓜长;门前植槐榆,窗下漫菊香。纺车嗡嗡,响遍千家万户;罗床咔咔,声荡磨棚碾房。
                        辐辏形胜之地,地杰人灵之乡。柴扉草庐,乾隆拔贡之舍,一门多秀,清华学士之堂。社火高跷,饮誉八县一府。烘炉锤韵,响遏长天白云。花甲为母濯足,弘扬圣贤之道;三旬孀居守节,彰显抚孤之义。民风淳厚,不乏抑强扶弱之士,村俗清廉,实鲜羊狠狼贪之吏。春节社火,会首倡议;婚丧嫁娶,争相协力。尔揖我让,和睦乡里。
                         岁次戊子,人和政通。旧村改造,村陟为城。楼台耸立,中华畅行。余村荡然,睹景情生。三千六百载之村湮灭,淳厚朴实信之村风须长存。
                        既处一村,实乃缘分,应和睦相处,互为芳邻。古训云:心田留一寸,子耕孙种;遇事让半分,海阔天空。希冀同仁,谨遵古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