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小镇,一种从生产、生态到生活的整体营造

 彭程茶农 2018-05-29

特色小镇建设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选择。“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通过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增强小镇的经济活力和动力,是培育特色小镇的首位要求。在此基础上,特色小镇还提出“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四大要求,点明了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镇一品”,更为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既不同于城市空间,又不同于乡村空间的尺度适宜、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的城镇生活空间。因此,特色小镇,从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从生产、生态到生活的整体营造。



01

营造一个跨越空间边界的特色产业平台

特色小镇,基础在生产——集聚产业、构筑平台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突破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边界,形成一个特色明确的产业集聚区。在夯实地方产业优势之后,向上下游实现链向延展,对外部的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各种资源形成集聚效应,最终搭建起多元化的跨界产业整合平台,形成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强差异化的吸引力。


02

营造一个诉说乡土文化的特色生态群落

特色小镇,风格在生态——演绎文化、诉说乡土

国内的小镇普遍依托较大型的村庄而建立,在生态特点上与乡村更为接近,因而同时具有类乡村地区的优势和不足。从优势上来说小镇往往拥有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印记,而不足则是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在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和环境治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特色小镇要培育集聚人口的魅力,需要在乡土生态上着力改善,依托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传承、演绎和创新乡土文化,重塑小镇乡土价值。


03

营造一个立足城乡等值的特色生活空间

特色小镇,根本在生活——更新社区、回归人文

特色小镇最根本的目标则是营造一个由本地居民、外来消费群体、创投群体共创共享的“城乡命运共同体”,一种融合乡土和时尚的后乡土生活空间。在城乡等值的语境之下,特色小镇中的三类主体将得到更优质的生活体验。

(1)本地居民,将获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条件、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水平。

(2)外来消费群体,包含但不限于游客、艺术家群体、设计师群体等,以新兴城市中产阶级为代表,将获得优质的特色产品和充满新乡土感的休闲度假体验。

(3)创业或投资群体,既有外来投资者,也包括本地创业者,他们在为特色小镇引入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模式的同时,也创造和分享一种基于乡土优势的人文生活模式。


    营造一个跨越空间边界的特色产业平台,营造一个诉说乡土文化的特色生态群落,营造一个立足城乡等值的特色生活空间,从整体上改善生产、生态和生活,将使特色小镇真正焕发独特魅力,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


内容来源:特色小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