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妇产后科学坐月子,疾病疼痛全不见!

 喜芽母婴 2018-05-29

坐月子也算是中国的国粹,外国人从来没有坐月子的说法,她们不坐月子身体照样比我们中国人好,也没什么人得所谓的“月子病”。对于坐月子,我们应该持正确的科学观和历史观去看待,“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那么应该如何科学的坐月子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1、营养要合理。产褥期的营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妇的身体健康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妇在自己身体恢复的同时还要给新生儿哺乳,因此产妇要多吃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体迅速恢复并保证乳量充足。产褥期应该常喝些鸡汤、排骨汤、鱼汤和猪蹄汤,以利于泌乳。鸡蛋的营养丰富,也容易消化,适合产妇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一般产后每天吃4~5个鸡蛋就足够了。产妇还要多吃一些蔬菜。

2、产后要及早哺乳。一些地区的产妇以为:在产后24小时后才要给新生儿喂奶,认为开奶早不好。事实上,分娩后乳房充血膨胀明显,尽早哺乳有利于刺激乳汁的分泌,使以后的母乳喂养有个良好的开端;还有利于促进子宫收缩、复原。哺乳前后,产妇应十分注意保持双手的清洁以及乳头、乳房的清洁卫生,防止发生乳腺感染和新生儿肠道感染。

3、产妇要保证睡眠。由于分娩会给产妇的身心造成极度劳累,所以分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产妇美美地睡一觉,家属不要轻易去打扰她。在“月子”里产妇要同孩子一同睡,以促使身体恢复并保证乳量充足。

4、尽早下床活动。许多人认为产妇体质虚弱,需静养,让其长期卧床,甚至连饭菜都端到床上吃,其实这种做法弊多利少。如果产后较长时间不活动,很容易使血液本来就处于高凝状态下的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同时产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组织也会因缺乏锻炼,托不住子宫、直肠或膀胱而膨出。产后及早下床活动不仅有利于下肢血流增快和恶露排出,也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锻炼,早日恢复原来的收缩力,从而保护了子宫、直肠和膀胱等器官。一般情况下,产后24小时就可在床上翻身,半坐位与卧式交替休息,第3天便可下床行走,以便尽早恢复体形,同时也可减少便秘。

5、注意个人卫生。产妇和宝宝的居室应清洁、明亮、通风好,温度和湿度要适中。产妇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月子”里产妇的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每天应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勤换会阴垫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要经常洗头、洗脚、勤换内衣裤,保持体肤的清洁。洗澡以淋浴为宜,以免脏水流入阴道内发生感染。产妇“坐月子”期间,每天应刷牙一两次,可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每次吃过东西后,应当用温开水濑濑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