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卿,中國式優雅。

 虫_二 2018-05-29

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丨來自網絡


美人,董卿。
美人何面?
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所谓美人之面。
美人何心?
以诗词为心,以优雅为情,以真实为本,以智慧为才,以气质为雅,以教养为魂,所谓美人之心。



若只有前者,美人不足为美人。若心中藏有万千诗书,美人便是口吐生香,气质如兰。

浮躁的年代里,董卿,就是这样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与一身的女子。

从东方卫视到中央电视台,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以及担任十三年“春晚”的当家花旦,葳蕤时光中,董卿,以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让“央视一姐”之名实至名归。





成为美人之前,小小年纪的她,曾是父亲眼中的马铃薯,也曾经历过种种苦涩。



小时候,父亲的严苛教育,像是一条鞭子在她身后挥动,驱赶着她必须使足了力气往前跑。7岁便被父亲要求主动承担家务,刷碗、拖地一样不落。稍大一点抄古文、成语、古诗,一个人大清早去操场跑步。15岁勤工俭学,去宾馆当清洁工。

“不能照镜子”更是父亲的一贯要求,因为父亲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正是因为父亲对她的“魔鬼教育”,才让董卿知道生活有多不易,命运要靠自己改变。



曾经的马铃薯,成了如今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存在。但她从不痴迷于那个被某些东西包裹着的自己。


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彩排现场,董卿一身朴素装扮、素颜亮相。年近50的她,难抵岁月对皮肤的侵蚀,面目憔悴,可是眼神里却写满了坚定,她站在那里,慷慨激昂。卸下伪装,她安静、无所顾忌地触摸地面,这样的董卿,真实得让人觉得有点可爱。





美貌是天生的,才华却不是。被古典文学浸润长大的董卿,也非常喜欢西方文学,托尔斯泰是她的最爱。她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我自己在学生时代,那种夏日午后,好多同学在教室里昏昏欲睡,但是知了叫着,阳光透过树叶灿烂地照下来,那种场景美得想让你痛哭一场。那种安静、知识对你的浸润,后来就再也没有办法遇到了。所以可能始终对校园、对书本有一种渴望。”

“春晚”里心系全国观众的大方姿态、《中国诗词大会》里对诗词歌赋的信手拈来、《朗读者》里对生命的不断发问和尊敬、事业巅峰时期激流勇退……我们能看到的董卿,符合了大众对于女人的一贯审美,但她却不仅仅局限于此。



2008年春晚舞台上,在介绍相声《新五官争功》表演者马季的儿子马东的时候,董卿脱口而出“马先生的儿子马季…”并在下台之后才发现。这次严重的口误让董卿这个年都没有过好,整整哭了三天,后来她两次在节目上向全国观众致歉,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诗情画意抵不过犯错,但勇于承认错误却能使诗情更真,让画意不惑。

就连一向嘴下不留人的金星都忍不住赞叹:“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
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谦逊、知性、温婉、大气”似乎成为了董卿身上丢不掉的标签,现在,她的身上又多了一个形容词——教养。



央视文艺晚会上,她单膝下跪,用女性的柔情与最美铁警李博雅叙述家常。《开学第一课》中,为了能与腿脚不便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平视,她三次下跪,与老先生谈笑风生。一颦一笑中,都是看得见的得体,都是看得见的优雅。


有人说:那是摆拍的痕迹,那是媒体的炒作。她自己却说:“我跪下,是因为穿着裙子不好蹲。”
站在她那个位置上,下跪,只是一种姿态。暂且不说是不是跪出了中华最美的骄傲,但一定跪出了对生命的敬畏,跪出了骨子里的修养。



从一个妙龄少女,到如今的优雅女人,她已不需要那些稍显累赘的溢美之词加诸于身。如今的董卿,对于工作和生活,看得都很淡然。

“我想是电视点亮了我的生命,那我愿意燃烧我的生命,来温暖人心,即使是一小部分人心,我也很满足了。”她正在老老实实做一件电视人应该做的事情,无关乎年龄,无关乎岁月。那些无法回转的东西,就让她随风而去吧。



何为美人?
我想,一定是那些让人一看见,便已心生美好,如沐春风之人。美貌不足以论,才华可以为之加分。董卿,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下,优雅仍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