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生物不选择永生这条进化方式?

 博采简纳 2018-05-29

我们在提到恐龙灭绝时,似乎不会想到某一个恐龙。

长生不老是很多人(不知道其他生物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想法)的梦想,原来一直觉得这是一个极其愚蠢,且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妄想。其实仔细想来,要想永生,首先得严格定义什么是永生。放弃肉体,只保持记忆,算不算永生?或者只保留一部分肉体(比如头),算不算永生?如果算的话,这一目标也不是一定不能实现。随着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得飞速发展,那里不行换那里,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逐步实现。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很确定地知道自己能活五百年,五千年,甚至五万年,我们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面对家人和朋友?如果我就是不想活了,别人非要救我,怎么办?

在物理学领域,制造永动机一直是一些科学达人不懈的追求,即使在能量守恒定律面前也毫不退缩。这种想法是好的,勇气也是可嘉的,但是在现有物理框架(能量守恒定律是基本律之一)下去突破能量守恒的约束,就如同在在相对论体系中试图去超越光速。

地球和太阳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我们之所以能这么准确地预测太阳的生命周期,是因为宇宙中的恒星不计其数,我们很容易找到参照物。而生物不选择永生这条进化方式,不是生物不想这么做,而是环境不允许这么做,个中缘由,实难说清,毕竟我们对周围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既没有实证,也没有反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