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湘宁教授指导小儿推拿学研究生教学经验

 txw40 2018-05-29


随着医疗市场对小儿推拿的需求不断扩大,小儿推拿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但小儿推拿临床专科人才极其匮乏,且高级人才如研究生、博士生十分稀缺;故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出现了大量关于小儿推拿的培训机构,琳琅满目,资质参差不齐[1-2]。2012年10月,全国第1版《小儿推拿学》统编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小儿推拿学方向专业定位日趋明确;其专业人才培养逐渐受到重视。小儿推拿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小儿推拿临床、教学、科研骨干人才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小儿推拿临床专业硕士是培养临床一线小儿推拿医师的直接来源。小儿推拿专科医师的培养可缓解当今儿科医师的短缺现象。小儿推拿医师不仅具备有小儿推拿专长,同时还需胜任中医儿科临床工作,故小儿推拿临床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精通小儿推拿技术的高级临床医疗骨干人才。

邵湘宁教授是我国首位全日制小儿推拿学博士生导师,承担高校、高职院校《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30余年;邵教授在小儿推拿研究生教育、指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注重小儿推拿临床专业硕士的培养,现将其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1
注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首先需明确培养目标。小儿推拿学是中医推拿学与中医儿科学相结合的产物[3]。邵教授认为,小儿推拿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需兼顾小儿推拿技能训练和中西医儿科知识尤其是中医儿科知识系统学习,以培养具备娴熟的小儿推拿技术及熟练掌握小儿常见病诊疗能力的临床骨干人才。

研究生个体化培养的具体方案,因专业基础不同,而不尽相同。邵教授根据学生本科专业的不同,因材施教,制定每位研究生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对于本科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中医儿科理论知识相对较薄弱,其第一学期重点阅读中医儿科相关的经典著作及近现代儿科名老中医医案选集等。本科为中医学专业的学生,针灸推拿理论知识相对较薄弱,其第一学期重点阅读针灸推拿相关的经典著作及近现代小儿推拿各流派的代表性著作。

2
合理规划时间,夯实临床基础

小儿推拿临床专业硕士主要的培养地点是临床医院,为期30个月,其研究课题绝大部分以临床研究为主。合理规划和安排临床时间,是培养小儿推拿临床专业硕士的关键,是合格小儿推拿临床医师的形成期。邵教授将研究生的临床学习时间分成3个部分:一是学习西医儿科危急重症处理及儿童现代康复知识;二是学习中医儿科尤其是儿科名专家的临床遣方用药经验;三是小儿推拿技法练习主要是刘氏小儿推拿的临床实践。

小儿推拿学研究生主要前往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急诊儿科、儿科ICU、儿童康复科实习或进修6~8个月,进行西医儿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其中,硕士研究生以实习轮科为主,博士研究生按课题方向以专科进修为主。中医儿科的学习主要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参与儿科病房实习及门诊名老专家临床跟师学习为主,时间为6~8个月。最后,开展刘氏小儿推拿临床实践,时间相对较长,为期14~18个月;旨在重点培养儿科疾病的诊疗及小儿推拿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并在临床师承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研究生课题研究工作。其主要临床实践基地有2个:一是刘氏小儿推拿流派发源地——湘西地区,跟师流派主要传承人参与临床实践工作,初步了解流派源流发展及运用情况;二是流派传承基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湘小儿推拿示范性门诊,参与小儿推拿理论知识、手法、临床技能等训练,重点学习刘氏小儿推拿技术,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3
培养临床思维,提倡“精诊简治”

临床能力培养是小儿推拿临床专业硕士培养的重点。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硕士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邵湘宁教授认为,小儿推拿目前主要以门诊治疗为主,在临床接诊中要做到“有的放矢”,选取小儿推拿优势病种,排除小儿推拿禁忌证,筛选儿科危急重症,是小儿推拿临床医师的首要任务,故对疾病精确的诊断尤显重要。

邵湘宁教授要求研究生培养阶段务必加强学习现代医学对儿科危急重症的处理措施,重点是小儿高热惊厥、小儿窒息、小儿癫痫发作、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等;重视现代医学儿科常见病的病因诊断及病理诊断,“西为中用”提高疾病的预判能力;关注儿科疑难疾病国内外文献的最新报道,拓展儿科疑难病的治疗思路。在精确诊断的前提下,针对小儿推拿优势病种,开展推拿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并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小儿推拿技法的同时,要学会从多角度处理儿科常见病,做到能推能针的同时,掌握中医遣方用药,立足临床,培养各项中医技能。

4
更新培养观念,彰显流派特色

邵湘宁教授既是学院制的导师,也是师承制导师,师从我国著名推拿大师刘开运教授,系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故其研究生培养在完成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前提下,同时“手把手”传授学生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的专长绝技,其学生带教培养结合了传承中医人才培养方式即“师带徒”形式。

邵湘宁教授将每周星期五下午定为专业学术探讨时间,为研究生详细讲解刘氏小儿推拿的心得体会,手把手教授刘氏小儿推拿技法,讨论小儿推拿临床疑难病例推拿处方等,秉承“师带徒”培养方式,口口相传,手手相授,在带教小儿推拿方向研究生的同时,培养湘西小儿推拿流派的后备传承人。

5
训练科研思维,提倡临床研究

邵教授反复强调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的科研也应该为临床服务,其研究重点应该是围绕临床疑难问题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如优势病种的临床验证和基于临床疗效的机制探讨等。在临床实习中看似一个普通的问题,经常多问一个为什么,就可能会成为一个科研命题的雏形,要有意识的培养临床科研思维[4]。目前,国内小儿推拿领域科研水平与其他学科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5],具有广阔的科研空间,对于刚开启科研之门的小儿推拿研究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研究生期间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将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邵教授要求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前,需注意3个方面问题:第一,讲究文献检索方法,提高文献阅读能力,小儿推拿尤其要重视古文献原文的查阅;第二,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如临床研究中常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为了确保小儿推拿临床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开展规范的临床研究非常有必要;第三,科研设计合理性即临床可行性,小儿推拿的临床研究一定要考虑临床实际情况,实验指标采集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如有创性或可能对小儿健康有一定影响的指标尽量少选用。

邵湘宁教授从事小儿推拿教学、管理工作30余年,参与了《小儿推拿学》专业不同学制的学生的培养,在小儿推拿研究生的培养及带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小儿推拿方向硕、博研究生20余名。近10年来,邵教授一直专注并创新小儿推拿高层次学历人才的培养,不断探索小儿推拿专业研究生临床培养思路,不断完善和提高小儿推拿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以期更好的培养优秀的小儿推拿临床专科人才。




参考文献

[1] 彭玉,陈竹,冷丽.《小儿推拿学》课程建设与探索[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3):739-740.

[2] 朱安宁,苗艺凡,林彤,等.小儿推拿参与社区医疗探讨[J].光明中医,2015,30(9):2009-2012.

[3] 廖品东.小儿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杨柳英.怎样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49-50,87.

[5] 王脐橙.我国小儿推拿发展现状及前景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8):137.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汤伟,叶勇,邵湘宁.邵湘宁教授指导小儿推拿学研究生教学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8,24(11):53-54

作者:汤伟,叶勇,邵湘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