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尧路,我离不开你了!

 曹国书馆 2018-05-29

这条街,承载着南宁几代人的记忆。


知道中尧路,是因为一天在摄影群里看到粉丝发了这么一张照片,一下就被吸引了:



图 | ࿐恋ོ༾恋ོ༾风ོ༾情ོ༾° 

想入群的小伙伴来撩少女空(ID:area0771)入群


刚好有位圈友小杜就住在中尧路上,她告诉我,中尧路是一条很有生活气息的老街道。于是我们一拍即合,相约第二天早上到中尧路逛逛。


中  尧  路




我和小杜相约在新阳中尧路口见面,中尧路并不长,总共也就1公里多点,从路的一头步行到另一头,大概也只要20分钟的时间。



但这1公里多点的路,这20分钟路程,却藏着无数故事和回忆。


老树——曾经繁华的见证者


树冠如盖,大概是每条老街必有的风景了。中尧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就算是在太阳毒辣的夏天,也满街都是树荫,充满邕城老街风情。



不过小杜告诉我,我来得有点早,尽管有几棵紫薇花树已经开得相当灿烂,但它们真正繁盛的时候还没有到:“过个把两个星期更漂亮,到时候一条路都是!”我琢磨着,是不是可以拍个抖音火一下了?



花没完全开,但不少果树上已经结了果。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路口人行道上一棵挂满了果子的木菠萝树,这棵树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树干的直径跟脸盆差不多大,树枝上挂着一串串的木菠萝,有的也有西瓜般大了。



小杜说,老工厂的厂房面前最喜欢种木菠萝树了,每年木菠萝成熟后,工厂都会摘下来分发给工人们。


“我家路口种的也是果树,是枇杷树。以前小时候,每年都会爬到树上去摘枇杷吃,现在树已经长到三四层楼高了,就算结果也摘不到了,只能抬头看看。”小杜抬头望果兴叹。



南宁街边常见的扁桃和芒果,这里当然也有,而且果实都已经挂满了枝头,“芒果比扁桃更长,更大些,不过刮大风的时候,扁桃反而更容易被吹掉。走路上我没少被砸哈哈哈。”小杜边走边跟我分享她在这条街上生活二十多年得出来的经验。



我们还在中尧路上意外发现了一种果子很像杨梅的树,是我在一家便利店买水后抬头意外看到的。老板也说不上这是什么树,只说它的树皮可以造纸,果子他也看过别人吃,酸酸甜甜的,但他没试过。



这些伫立在中尧路路边多年的老树,一路跟着中尧路从最初的新生-兴盛-迟暮一天天拔高变老,树都是老树了,路是老街了,更可况是在这路上的曾经如日中天的工厂呢。



老厂房——繁华落尽


说到中尧路曾经的辉煌,就不得不提到工厂。中尧路这一片,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就陆续开起了工厂。光是大的就有机械厂、制药厂、粮油机械厂和中尧水厂。八九十年代时,中尧路这里风光一片,住在中尧路的人都免不了有些意气风发。


△八九十年代时中尧路上各个工厂的“势力范围”大概是这样吧


 /南宁机械厂/ 


小杜的外公就是南宁机械厂的一名退休老员工:“刚解放的时候,我外公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刚好那时候机械厂也才组建,他就进去当学徒了,从一个普通的车床工人,最后做到全国劳动模范,可以说他这辈子都生活在机械厂。”要算起来,南宁机械厂的年纪要比我们自治区还大6岁。


△南宁机械厂在中尧路上的大门


作为中尧路上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工厂,南宁机械厂在八九十年代的辉煌历史让当时还是小屁孩的小杜都印象深刻:“工厂里有幼儿园小学初中技校,你知道吗,我们幼儿园有游泳池!这在八十年代可是很难得的。当大人们穿着灰色蓝条的工服去上班的时候,我们也穿着校服去学校上课,走在路上都是昂首挺胸的!”


△曾经繁华不再,但依稀还能从宽阔的厂区道路看到当年热闹开工的景象


他们之所以能这么骄傲,是因为当时南宁机械厂生产的金田牌摩托车和高峰牌柴油机家喻户晓,一度成为南宁市规模最大的国企及广西出口“明星企业”。


△如今可能也只能在南宁博物馆才能看到金田牌摩托车了


“那时候,有高温慰问品是工人阶级的骄傲,夏天的中午饭堂会做绿豆冰棍,大人下班还会扛一箱箱的橘子汽水回家。”小杜跟我说这事的时候还会有些激动。


当时南宁机械厂实力雄厚,还在旁边办了个学校,不过现在那段辉煌光景已过,如今只剩下荒废的校舍教学楼在中尧路......


△当年南宁机械厂开的技校也在中尧路上,现在已经荒废


△从一楼的某扇窗户看进去,能看到曾经的校园已经长满荒草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因为跟不上技术的更新换代,还有2002年南宁市的“禁摩”,南宁机械厂遭到了巨大的冲击,资不抵债,大批职工下岗。现在机械厂大部分厂房已经外租,只有附近学校放学的时候有学生借道路过才会有点生气。



不过南宁机械厂也没有这么轻易认输,2003年重新组建了南机环保,2010年制定了开发环保产品的新战略,到现在虽然还没有恢复到以前的辉煌,但凭借技术创新还是有了收益,现在我们在街上看到的环卫车、警察叔叔的巡逻车等几乎都是他们生产的!



 /南宁制药厂/ 


与机械厂一街之隔的,曾经是南宁制药厂,它最初建厂于1934年,据说是当时广西第一家制药厂。经过1991年和2000年的一系列的兼并联合重组,现在已经更名为百会药业集团。


制药厂的大门是在中尧南路,宿舍区的大门才是在中尧路上,不过隔着围墙,也是能闻到浓浓的中药味就是了,甚至有人说,中药味才是中尧路的味道。


△透过大门,可以看到里面乘凉聊天的老人和充满时代气息的红砖宿舍房


 /粮油机械厂/ 


再往前一些的粮油机械厂也有一些年头了,听小杜说,1998年之前它还不叫“厂”,他们叫“粮机站”。粮油机械厂就是生产各种食品加工设备的地方,现在它的部分厂房也已经外租。


△从大门看进去,只见其中一个厂房已经租给了收废旧的


我们路过的时候看到,大概是把临街的两个铺面打通了后面的一个厂房在进行销售。



 /中尧水厂/ 


位于中尧路尾的中尧水厂,是小杜童年最爱来的地方:“当年这里面有个游泳池,夏天吃了晚饭以后,经常让我爸妈带我来这里游泳。不过现在泳池已经没有了。”泳池是没有了,不过现在里面倒是开起了烹饪学校。



这些老工厂兴盛时,给中尧路带来了人气,而当工厂“衰老”的时候,那些曾经因为它们而来的人并没有离开。



曾经的工人— 如今中尧路的“老人”


小杜带我们走了一圈中尧路,在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了。他们应该都是当年曾经在那些工厂工作过的退休老工人。


而且似乎在他们眼里,中尧路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一个人,他们都了如指掌,他们能迅速的从人群中认出非中尧路人。


因为,我在中尧路溜达的时候,许多老人家都把我揪了出来问我在拍啥



老人们的生活很简单也很规律。早上在树荫底下乘凉聊聊家常,或者是帮孩子带带孙子孙女;中午,本来坐满人的树荫下,空了,老人家们都打道回府,打个小盹,小憩避暑了。



















阳光,树荫,和轻轻吹过的微风,让走在这种氛围下的我们觉得时光仿佛回到了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日子里。




如今的新人— 未来中尧路的“老人”


早上的中尧路,是悠闲的,可一到中午和下午放学时分,中尧路上的风景就发生了变化。老人家们都纷纷起身回家做饭休息“消失”在了树荫下,取而代之的是在这条路上学的学生们。



放学的学生们从校门口蜂拥而出,很快占据了街边的奶茶店、快餐店和粉店,报刊亭旁也会围着一群。中尧路瞬间充满了活力。



看到穿着统一校服的,就是南宁第十五中学的学生们了。



不过曾经在十五中读过高中的圈友小何说,他当时可老实了,几乎每天都回家吃饭,只是课间会到学校操场的唯一一家小卖部买点零食吃。当时他还喜欢打篮球,喜欢到课间十分钟都会抱着球从4楼跑到球场去拍几分钟。(总之课间不在教室不是买零食就是打篮球)


△小何说,十五中有他曾经杀马特的时光。


当时星际争霸、魔兽世界、CS等各种游戏刚刚风靡,他跟同学们下了课总是往壮锦社区那的网吧跑,在那个还没禁摩,学生们上学都是骑自行车的年代:“同学中已经有几个自己带键盘鼠标去网吧打游戏的人了,骑个公路跑,背后背着一个键盘包,用蛇形走位超过我们。”


△如今的十五中校门外已经被电车大军占领


穿着类似厨师服的人,就是开在中尧水厂里面的烹饪学校的学生了。



其他没穿校服的年轻人,则可能是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



中午和下午放学时间一过,中尧路又重新恢复了平静,这种有趣的“动”“静”转换,也只有在中尧路这种老街才能感受得到。




“就算从中尧路嫁出去也要回来吃”


除了老街道,老工厂,中尧路的老店铺也十分有味道。


△南宁老街才能看得到这种还在卖报刊的报刊亭


因为靠近广西区妇幼保健院,中尧路靠近新阳路的部分,店铺多是中药、医疗保健用品。



这里的中药卖得也很豪气,都是装在一个大袋子里称来卖,连平时大家觉得很珍贵的灵芝,在这里都是放在大袋子里摆地上。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吃货来说,最想了解的当然就是这条路上的美食了。要知道,中尧路上有几家粉店可是南宁资深吃货眼里的“头牌”。


△店名是老板女儿名字反过来写


丹吴老友粉是在微博上有很多博主推荐过的,店就在十五中对面,很好找,而且还有空调,就算天再热也不怕嗦粉嗦出一身汗。老板娘说他们在这条路上已经开了近10年了,之前都在一个小店面,也是最近几年才搬到这个大一点的地方的。


△你猜,号牌上的是啥?


他们家用的还是传统的排号牌,而且有一个细节,那就是粉可以搭配各豆芽和生菜两种青菜,你想吃哪种,就放哪种的菜叶到你的牌子上,师傅就会知道了。



二两老友猪肉七块五,粉很快就做好了。鲜艳的红辣椒油配上嫩嫩的猪肉,蒜米豆豉放了很多,反正我是就着一瓶豆奶才吃完了一碗。老板娘说,现在夏天热,吃粉的人少了,如果是冬天,饭点忙得可没空跟我聊天。



店里的熟客似乎很多,我看到老板娘几乎跟每个人都能聊上几句。不过老板娘却说:“其实从其他地方过来的人,比这条街来我们这吃的人还多,很多从中尧路嫁出去的女儿,都还会经常带老公回来吃粉,当然也主要是要看看还住在这里的老人。”



另一家备受好评的粉店就是粉螺香,很可惜我们去的时候老板不在,又碰上了学生们中午放学的时间,生意很忙,店员顾不上跟我们说话。



他们家受欢迎的原因很简单,便宜又好吃!在微博上甚至有网友说这家的粉是他在南宁见过的“最便宜的螺蛳粉”。看看这价格表,是不是很久没有在南宁吃到三两只要五块五的螺蛳粉了?



我们要了一碗二两原味螺蛳粉,还加了一份油果,五块五的粉做出来分量很足,配菜简直比粉还多,难怪正在长身体的学生仔们都喜欢来这里吃。



他们家的螺蛳粉是柳州的味道,而且口味偏酸,酸萝卜酸豆角酸笋葱花等配料随便加,可以吃得很爽了!



除此之外,吴圩鸭肉粉、英珠生榨米粉等店铺也有不少人推荐,但是我吃了两碗粉以后实在吃不下了,就没能一一去尝……




这么好的绿化环境和居住氛围,这么多美食,让很多在中尧路上住久了的人都不愿意搬离。就算是在90年代末工厂不景气很多工人下岗的时候,也很少人离开。



“那个时候,下岗职工会批发一些杂货和日用品,在人行道两旁摆摊来赚点生活费。”小杜说,“工厂效益不好,不管下不下岗都挺困难的当时,大家路过看到有需要的就买点这样。”



不管是辉煌的日子,还是艰难的日子,中尧路的人们都不愿意离开这熟悉的地方。本来大家都觉得是可以跟曾经一起奋斗过的工友一起长久地做邻居,但是前阵子发生的一件事,让很多人们意识到,中尧路是迫切需要发生改变的。



是的,这件事就发生在中尧路上,一栋老房子5楼的阳台护栏垮塌落到人行道上,幸好没伤到人。小杜告诉我说:“之前已经有人告诉过我们,不能在阳台上放花盆等重物,就是怕发生这种事。”


△中尧路尾,其实有一片老房子已经差不多搬空


如果说这些老房子采光差、易潮湿是影响生活质量的,超期服役、阳台垮塌这种事,已经是影响到人的生命安全了。所以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搬离这些老房子。小杜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他们也没有搬远,在中尧水厂旁边正好有个新楼盘,他们就搬到了那个小区里:“其实很多住在中尧路上的人,都买了这个小区的房子,为的就是不要离它太远,毕竟这么多年,都住习惯了。就算不在这个小区,也是附近离得近的楼盘。”



迟早有一天,这些老房子是会被全部拆完的。”这是小杜带我逛完中尧路以后说的一句话。


我想,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一定很复杂吧,一方面,老房子老街景里有着他们的美好回忆,也是中尧路曾经灿烂的见证,肯定会有不舍;另一方面,房子的确太老了不适合居住了,也是该拆了……



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趁它们还在的时候,能记录多一点是一点吧。



本文作者:兔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