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完这10本书,再黯淡的人生也能看见光明

 半个春秋0709 2018-05-29

这两天全国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真让人不禁诌上半阙《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上一趴”。

同样,伴随着夏天一起来的,还有毕业、求职,也许还有跳槽、更换一个新的城市……伴随着夏天的灿烂星空一起,你是否也曾望着夜空思考着自己的一个个梦想和选择?


今天小蜗为你准备的这个书单,就是适合这样的夏天晚上。它们出自大家之笔,饱含了文学、哲学大师们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追问、以及能给人温暖正能量的哲思。在盛夏阅读,仿佛与智者谈天说地,让你拥有满满的收获。快来和小蜗一起体验一下吧~

展开剩余92%

豆瓣评分:8.9

这本小书,是小蜗的私人美学珍藏读物。从“谈美”、“免俗”到“人性净化”,无论是美学研究还是简单的文学欣赏,这本书都能给你丰沛的精神滋养。

朱光潜先生,想必不用小蜗过多介绍。朱先生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桃李满天下,《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女士也是朱先生的门下弟子。

全书没有晦涩的学术味道,更像是一位挚友与你一起品茶夜话,天马行空,顺着美学的基本追问一路走来。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特点是什么?在这之中也浸润着朱先生美学研究的终极理想——他想追逐的,是“人生的艺术化”,是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美学与人生哲学在这本名著中交融,它给予你一种视角,可以更好的打量艺术,收集智慧,也可以就像朱先生在本书末尾写下的那样,“慢慢走,欣赏啊!”

豆瓣评分:8.4

随着木心先生全集的出版,这位大师的文字越来越被读者熟悉。《文学回忆录》《木心诗选》……先生对于文学、艺术的把握,灿若星辰。

但小蜗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书,也许不那么热门,但它绝对可以算作木心先生最特别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名叫《即兴判断》,书里的很多篇章都是简短的一两句话成一段,就好像是他的QQ签名集锦,不过也正像有读者所说的那样“凛冽,冷艳。不过他的QQ好友都是文学界和艺术界的大宗师。值得一窥。”

而书中收纳的其他一些文章,亦诗亦散文,如《普林斯顿的夏天》,一样延续了木心之前的独特文风,隐隐约约能够看出,他在勾勒爱因斯坦。书中也一样收纳了一些宛如小说的小品文章,凌乱但是充满温情的市井景象,全然现代的感触,但故事却有历史感。

就是这样一本让小蜗无法一句话概括的大家之作,好像是木心用各种各样的文章为你搭配的一束鲜花。在这些浪漫的随笔之中,能够尽情感受大师发现美的眼睛,和他的睿智心灵。

豆瓣评分:9.1

这部《我的精神家园》,是所有王小波粉们金子般的回忆。

读者们热爱王小波,因为他自由、他烂漫、他智慧中带着幽默,仿佛一个骄傲的骑士。

《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杂文作品的精选,它真的带你走进了王小波的精神世界深处。

在本书中旅行,你能看他笑谈文化与知识分子、平等与理想国,也能看他金句频出、深刻诠释杂文的批判性和思想深度,彻底开拓你的思维疆域,也不禁对今天的世界更加熟悉。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杂文或许是读懂一个作家思想最直接、也最简单的方式。读懂王小波,那就从《我的精神家园》开始吧。

豆瓣评分:8.7

丰子恺先生的《活着本来单纯》,是小蜗推荐书单中的“老朋友”了。

丰子恺先生师从弘一法师,一生在文学和绘画领域都卓有成就。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也曾专门评价说,丰子恺是最中国的中国人。这本《活着本来单纯》,就传递了这一份“最中国”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智慧。

这本散文漫画集,收纳了丰子恺先生55篇经典佳作,以画配文,别有趣味。丰子恺先生的画中经常出现孩童,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奔跑嬉戏的孩子,都传递出一份天真与烂漫。

同样,在文章的选材中,先生也很少探讨国民、历史这样的大问题。相反,他更关注生活本身,一次躲雨、一次常谈,他笔下的生活让你觉得典雅有趣、值得珍藏。

豆瓣评分:9.3

在《我与地坛》之前,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地坛。而如今,因为它曾在史铁生的笔下闪耀,地坛成为了一种象征。

或许许多读者朋友们都曾在课本里读过《我与地坛》的节选,从那里能收获到来自史铁生对于生活的勇敢与热爱。

这本书无疑是史铁生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在地坛,史铁生曾辗转徘徊、曾自我怀疑,但也是在这里鼓起勇气。地坛是一个见证,见证了史铁生笔下母亲对他深沉的爱,也见证了他不断寻求希望的过程,史铁生将这些所思所想、将他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汇聚在一起,铸就了本书的内容。

很多读者都在读过《我与地坛》后去了地坛公园,望着地坛的风物,更加能够感受到作者文笔和思想的细腻、以及深刻的感悟与哲思,也许这就是一部经典作品的价值所在。

豆瓣评分:8.6

纪德的这本《人间食粮》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用他全部的智慧与热情,在本书中带你追求最本真、最初始的快乐。

如果你觉得生活平庸,碌碌无为,可以翻开这本书看看。纪德在书中化身两个角色梅纳尔克和纳塔纳埃尔,他们彼此对话,引领着读者共同思考。纪德想让他的所有读者记住:你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安德烈·纪德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著作甚丰,体裁多样,在文学史上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本书中收集的“人间食粮”、“新食粮”、“秋展漫步”等部分,都堪称是法国现当代文学的丰碑。

在写作本书之时,西方依赖神性建立起的世界被彻底打破,人们的目光逐渐从天空移向日常生活,用自由烂漫的观点审视平凡生活中的一切。阅读这本书你能切实的体会到,文学如何让一个人自由。

豆瓣评分:8.2、8.6

这两本书来自阿兰·德波顿,这个毕业于剑桥大学的高材生被誉为“英伦才子型作家”,与我们同一时代。他的作品至今已经被翻译成了二十几种文字。

他的书,总体给人一种浓浓的现代感。德波顿已经深切地懂得奔波在写字楼、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的都市生活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他写下这些书,就是为了让现代人能够在生活空隙随手拿起,思考、领悟自己的生活。

就以小蜗为你推荐的这两本《身份的焦虑》和《哲学的慰藉》来说,“焦虑”与“慰藉”,正是快节奏生活的两大主题。

在《身份的焦虑》中,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试图从哲学、艺术、政治等角度条分缕析出现代人焦虑、渴望认同的根源。

在《哲学的慰藉》中,他则聚焦于六个不同的人生困惑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认为有缺陷、心碎、困顿,而相对应的向苏格拉底、伊比鸠鲁、塞内卡、蒙田、叔本华、尼采六位哲学家取经。

在获得心灵启迪的路上,德波顿从不生产心灵鸡汤,他就是这样在将哲学与艺术一步步普及、平凡的道路中,让每一个在城市奔波的人们都感受到哲学的智慧。

豆瓣评分:9.3

这本《人生的智慧》,来自哲学大家叔本华。

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对朋友说:“你说过叔本华就某些哲学问题写过一些东西,并且还写得不错。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什么叫写出了一些东西?那可是反映了整整一个世界啊,那种清晰和美感令人难以置信。”

在小蜗心中,叔本华是一位能够将哲学解读出生活之美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也一样,他希望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等。

但如果说更大的哲学情怀,就是叔本华同样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建立他们的人生观:每个人内在的差异决定了所能体会的乐趣和精神境界有所不同,以及在这样的残酷世界里,除了身体健康以外,我们必须遵循自己个性的方向,成为我们自己,才能获得幸福。

挑一个夏天周末的傍晚,空调、清茶,一本叔本华在手,不亦乐乎。

今天的书单就是这些啦~有没有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呢?大家如果有什么好书欢迎继续留言给小蜗哦~

《别说一切都是家人的错》是日本知名心理学研究者下重晓子写作的一本探讨家庭关系的书。下重晓子本人也拥有相当复杂的家庭关系:脾气暴躁的父亲、异常溺爱女儿的母亲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她结合自己经历和研究经验告诉读者:如何正视并解决这些隐藏在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和痛楚……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