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某外企应聘销售员,他能力出众,成功以第一名的身份进入复试。 企业HR问他最值得夸耀的职业履历是什么。 他说:自己曾经把一套五千元的情商课程卖给了环卫工人,他本来不需要的,但是自己通过高超的话术,最终把课程推销了出去。 最终他被pass掉了。 公司的老板说:能力强,人品差,招进来也是个祸害。 一个人的人品比能力重要,能力才是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 鉴别人品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看他的原则和底线。 你的原则,是你的人格 曾国藩身为湘军主帅,大权在握,每年来往军费超过几十万两,想要在军费里做点文章简直太简单了。 但是曾国藩去世之后,家无余财。 在几十年从军生涯里,他应该是大清王朝最清廉的总督了。 曾国藩人脉宽广,十三省的封疆大吏几乎都受过他的保举,他时常收到谢礼。 他不愿拒人于千里之外,拂了别人的面子,就在每个人的礼物中,挑一个最不起眼的收下。 鲍超曾经送了他十六包金银珠宝,他在里面挑了一个小毡帽收下,又让鲍超原封不动地提了回去。 久而久之,大家都对曾国藩另眼相看,愿意和他共事,也愿意服从他的指挥。 一个人的人格到底如何,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坚持做什么。 一个人的原则是什么,他人格的底色就是什么。 你的原则,是你的价值 曾国藩要求自己很严格,但是弟弟曾国荃却律己不严。 两兄弟为此打过很多口水仗。 曾国荃打下南京城,把南京劫掠一空,吃相之难看,路人侧目。 大大小小的船只排在码头,把这些财富运回老家。 不整军纪,侵扰平民,物议沸腾。 在太平天国覆灭之前,朝廷必须用他,但是南京陷落之后,曾国荃很快被撸去官职。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突破底线的劫掠,是出卖原则换取财富,这样的人,有再多的钱,都不值钱。 无论何时都不要突破你的底线,因为相比名利,那才是人真正的价值。 你的原则,是你的良知 清末政局震荡,民不聊生。 看到遍地饿殍,曾国藩心里很受触动,立志改变天下人的命运。 勤奋读书,努力修身,上书批评皇帝,外出带兵建立湘军。 后又引进西方技术,建立安庆内军械所。 历经千辛万苦,大清终于有了中兴的气象。 孟子说:良知,不虑而知。 一个人看到别人受苦,心里自然就不好受,想要去改变别人受苦的命运,这就是每个人内心的良知。 一个人的原则是什么? 不是凭空而来的规矩,而是内心的一份不忍。 守住内心,就守住了善良,守住了原则。 君子以厚德载物。 守住内心的原则,保持良好的人品,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能力再强,名位再高,如果没有原则,人品不佳,迟早也会遭到祸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