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为什么鼓励孩子顶嘴?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孩子才有竞争力! | Power2Learn

 埃达 2018-05-30

我们都知道中美教育存在不少差异,国外的孩子往往动手能力强,擅长独立思考,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等等。其实,中美教育中最大的差异,还是在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记得有一次,凯凯放学回家,抱了一大堆书回来,直接冲进了书房。


“怎么那么多书,有很多作业吗?”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大课题,让我们去图书馆找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然后评价5个对国家历史进程中有过重要推动作用的人物。不止这样,还要给那5个人物写几百字的评价,分析一下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局限性呢。”


这是当时的美国老师给孩子留下的课后作业,在国内很多家长看来可能觉得,国外的作业怎么那么难,小学生怎么做得来这种事,连个标准答案都没有。但是在美国,老师确实经常布置类似这种形式的开放式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他们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其实,在美国,学校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加入思维训练,而他们的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ndard)提出的七项思维方式,排在首位的就是:批判性思维。


所以,为什么很多国内的孩子只会埋头做卷子,一味地寻求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国外的孩子则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面对一个问题能给出多种解决方案?


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培养批判性思维。


那些五花八门的答案


我们都知道欧洲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故事里,白雪公主因受到继母皇后的虐待逃到森林,与七个小矮人生活在了一起。而贪恋美貌的皇后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骗她吃下了毒苹果。最终,白雪公主被王子所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就这个简单的故事,兰兰妈曾问了凯凯和他的几个小伙伴们,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


“白雪公主受到继母虐待,她应该反抗,报警,而不是选择逃跑”,


“皇后骗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她应该要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法律的制裁”。


很多国内的孩子都觉得白雪公主的故事很美好,王子与公主肯定会幸福地在一起。可国外的孩子却能从这个简单的童话中看到事实的本质,敢于揭露与批判,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实,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就在于敢批判,敢于提出质疑,并寻找多方信息加以论证。“批判”在中文语境中虽然带有批评、判断对错的意思,但实际上批判思维更多指的是保持思考的自主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而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


相信国内的很多家长都会教孩子“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孩子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把好的东西先留给他人,最后再考虑自己。然而,这个小故事在美国小学课堂上也被小朋友们批判得体无完肤:


“这个故事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是错误的做法”,


“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度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有着天差地别。当我们还在宣扬谦让、隐藏自己的欲望时,美国的孩子却意识到这项举措不民主,不值得推崇。



从孩子上小学后,我更加能体会到,美国老师对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重视。


他们在教学的时候,从来不会执着于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说书上的一定是对的;即使是老师自己在课堂上说的话,也会允许学生们有不同的意见,鼓励他们挑战权威,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大概就是这份包容性,让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敢于思考,他们不怕犯错,也不怕提出质疑。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具有创造和建设的能力,他能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的可能性,并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而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很可能会对接收到的信息全盘接受,容易盲从和迷信。


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这既是创造力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拥有独立人格的基础。



到底如何去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呢?兰兰妈给大家归纳整理了几点:


1
让孩子习惯提问


作为家长,我们不要习惯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是要多跟孩子沟通交流,让他们善于问一些基础的问题。


比如,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事情会这样发生?请做一个耐心的家长,慢慢跟孩子解释事物发展的逻辑。这可以让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保有新鲜与好奇的态度。


2
允许孩子提出质疑


生活中无时无刻,我们都可以锻炼孩子的质疑能力,即使是家长说的话,我们也要允许孩子进行反驳,而不是指责他们不该顶嘴。


当孩子学会顶嘴的时候,其实就是他的质疑、批判能力在发展,家长应该借机引导,培养孩子的辩论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


3
学会总结与反思


一天的生活结束,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回忆一下今天发生了哪些事,对这些事你有什么想法;如果以后再发生同样的事,你会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


每个孩子都可以在不断的总结中去完善自己,来获得更好地成长。所以,家长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提醒孩子反思自己,这也是孩子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体现。


4
学会辨别事情的真伪


很多家长可能还停留在“希望孩子听话”的思想阶段,其实,听话的孩子往往不会辩证性地去看待问题,他们只会接受,而不会自主思考。


兰兰妈记得,曾经有一个成都的孩子,因为完不成老师随口撂下的“写一千字检讨”,结果在挣扎和犹豫后,居然听了老师的气话,“写不完就去跳楼”,最后从30楼跳下结束了生命。“听话教育”在我看来确实难以理解,因为它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思想,让孩子变成了只会接受信息的机器人。


而现今的社会,信息庞杂。为了避免孩子再发生这样的悲剧,也为了避免孩子出现“全盘接受”、“人云亦云”的情况,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辨别事件真伪的能力,学会批判性地去看待问题,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家长都可以把它作为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素材。当然,培养批判性思维,首先还是需要大量吸取知识和信息。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获得辨识好坏的批判能力。


有句话说得好:思考难题并且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一定比你知道某些特定的知识更重要。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让孩子能够拥有提问、逻辑分析的能力,独立地思考并做出判断,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美式学习零距离



思辨训练营


Power2Learn特别邀请来自北京、伦敦、波士顿等世界名校和国内外英文辩论大赛获胜辩手、裁判开设思辨训练营以及系列直播课。两个月,12节中英文授课加社群打卡训练,带你从英文小白炼成思辨精英,全面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英语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



讲师简介

《思辨训练营》是Power2Learn的音频专栏


魏新月(英文名:Lysa)是一名资深英语辩手,曾担任2015年东北亚辩论赛副主裁、2016年印度女性辩论赛主裁判、2018年亚洲联合英语辩论赛副主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