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伪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其实就缺这两个字

 长沙7喜 2018-05-30

闲聊时,常常有妈妈这样问:

为什么孩子要什么我给什么,他却只在需要用钱的时候才主动和我沟通呢?我难道对他还不够好吗?他不应该多和我亲近吗?

一件小事,三遍五遍地叮嘱他改正,还是改不回来,我究竟要说多少遍他才能记住,为什么都是小学生了还要我事事帮他打理?如果我哪天不管他,真不知他怎么学习生活。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娇气,一点苦吃不得,从小不吃苦,长大能成什么大事?我一直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他不是应该越来越强大吗?为什么感觉他越来越封闭自己了呢?

……

在教育方面,这个环节打了折扣最可怕!

在这个物质充沛的时代,只要孩子的要求不过分,妈妈们都会满足。在一些妈妈看来,这是爱的基石,可随着时光流逝,妈妈们却发现和孩子的关系渐行渐远。有些妈妈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不懂感恩,要什么有什么还总耍脾气。

妈妈满足孩子的需求有错吗?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教育手段由引导、满足达成教育三部分组成。当首个环节打了折扣,即便孩子获得了物质享用,从心灵层面感受到的也多半是来自家长的各种控制,因为缺乏足够的“引导”环节,妈妈对孩子的教育,直接从“满足”跨到了教导领域,这不是真正的教育,它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将孩子渐渐培养成我们身边的陌生人。

有些妈妈会说:“我从未忽视引导!为什么情况还是如此?”可能的确如此,只是,细想想,它们真的从没被各种状况影响或打断吗?真的从没因为太于说教而让孩子们厌烦吗?

那些摆脱了一切“阻力”,远离说教,从孩子身边的事例找出引线的引导,才没有被打折扣,才能发挥引导的效力。相反,若“引导”打了折扣,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让妈妈们错认为,这般努力地引导教育孩子,仍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是自己无能,妈妈们这种潜在的“无能感”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有时候比真正缺乏“引导”更可怕。


父母最需要警示的三种思维定势

1

“想要什么?买买买!”

朋友10岁的儿子视她为提款机,因为孩子嗜好电子玩具,母子交流多半是孩子想尽办法向她要钱买新玩具。因为工作忙碌,朋友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地出差,金钱是维系母子感情最重要的桥梁。可渐渐地她发现,即便同处一室,儿子也多半会自顾自地玩电子玩具,很少主动和她交流。

就像摩根财团创始人约翰曾说过的:“只给孩子零花钱却不问他怎么花,看似给孩子自由,其实是给了他远离你的勇气。”“钢铁大王”卡内基也曾对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

给孩子准备适度的零花钱,让孩子制定支出计划和收支目标。无论工作多忙,也要以一定频率抽出时间询问孩子的计划进度,这就是朋友缺失的“引导”环节。

当孩子目标达成时,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悦,良好的亲子互动,不但可以帮孩子养成理财习惯,也有助培养孩子对金钱的认知,这才是教育上的双赢。

用金钱来满足孩子,父母很容易做到,但引导孩子向正确的财富观靠近,自然形成良好的理财意识和习惯却可能被忽视,而这是不是更为重要呢?

2

“来不及了,行了,我上吧!”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我们都不陌生,孩子整理书包若非再三提醒,总会忘带这样那样的上学用品,家长微信群从放学那刻立马开始喧嚣,问作业的,找课本的,此起彼伏的小问题数不胜数。

邻居家的孩子小美,是个才上小学的漂亮女生,因为房间不隔音,每每清晨就能听到她家号角雷动。妈妈不是催促小美快整理书包,就是不停地抱怨早上赶作业根本就是找挨打。

一次,放学时间偶遇小美,我问她:“为什么每天早上都要惹妈妈生气?”

她坏笑地回我:“有吗?我永远不会像妈妈说的落东西,因为出门前她一定会再次整理我的书包,反正都有妈妈帮我把关,随她唠叨去吧!”

没错,都市生活节奏快,时间赶着生活跑,这让一些父母不得不更在意眼前的事情,使得耐心受限。就像有些父母常说的:“我有给孩子规定时间,但他不执行,我总不能看着他为了整理书包迟到吧!”可是,为什么不能呢?

因为“即得思维”作祟,家长会怀疑孩子产生根本改变的可能性,反应出的态度就是,即便清楚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但现实却是,根本没时间去坚持,特别是孩子“屡教不改”的时候,唯有本能地抱怨、责怪孩子的“无能”,之后自己急急地“顶上”,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偏差。

其实,许多时候,“引导”会在“吃亏”后获得更好的成效。孩子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父母只需再次叮嘱一遍凡事提前做好,像整理书包这样的事前一天晚上做好,就可以避免第二天迟到受批评。孩子吃了亏,更容易长记性,他们会因此体会到什么是对自己负责,从而变得自律,当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他们就会摆脱紧张不适,变得从容轻松,从此真正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此一来,“引导”的功效就显现了。

抛出“引导”这条线时,父母们应该清楚,稳住、忍住,要努力摆脱“即得思维”,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永远都是陪练,而不是参赛者。

3

“不给你点儿教训你就记不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小挫折。现如今,一些父母对“挫折教育”趋之若鹜,希望借此把孩子锻炼成钢铁战士,有时,甚至人为地制造挫折情景,引导孩子跨越。在他们看来,接受挫折教育至关重要,殊不知,过度的挫折教育会斩断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人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一行为进行的判断。简单地说,就是孩子要在“我可以”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坚韧的自我,而不是因为屡屡被打击获得“我不够好,我不行”的自卑心理。没错,孩子变得强大不是在习惯被打击下越挫越勇完成的,他们只有在感觉“我是可以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内心的力量,这是一切“成绩”的基础。

闺蜜二年级的女儿习惯赖床,为了让孩子准时起床,闺蜜每次都会用使劲打脸的方式暴力叫醒,在她看来,赖床是不能吃苦的表现。没几次,孩子真的学会了主动起床,因为她不敢再睡,怕被打耳光。

有一次,孩子高烧,恳求妈妈和老师请个假,闺蜜厉声呵斥孩子:“这点苦都吃不了,我小时候从没因为感冒发烧不去上学。”孩子忍着高热去了学校,好不容易熬到放学,闺蜜却要求孩子像往常一样完成作业,写不完不能睡觉。瞬间,孩子的内心崩塌了。半夜里病情加重,不得不紧急就医。这一病,就是一周无法上课。

毫无疑问,闺蜜很努力地“引导”着孩子要学会吃苦,只可惜这样的“引导”副作用太大,让孩子缺少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信任和支撑,妈妈都这样对她,还有谁会对她好呢?

教育不是训练场,如果父母像训练小动物一样训练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事情应该做到怎样的程度,却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适合怎样的方式沟通,一味地只希望孩子达到自己的标准,这样的“引导”没有也罢!


这样引导,你的教育才称其为“教育”

既然我们知道了“引导”常会被这样那样的原因影响,想更好地引导孩子,从哪些方面入手,才不容易受困于一些外在因素呢?

1

教育的征途上,永远把耐心放在第一位

我们都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真正做的时候却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忘记了初衷。教育孩子从来不是易事,作为独立的个体,孩子会有他们的内在想法和行为表现,当父母发现问题时,教育就成了“攻击”孩子既有的、习惯了的生活状态。当“领地”被侵犯,由此带来的,孩子的对抗、排斥在所难免。

所以,“引导”孩子,父母首先要有耐心,遇到孩子“反抗”时尽量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孩子内心的认可,同时要鼓励孩子不断尝试。当然,更重要的是,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一定给出具体的指导方向,如此才有助孩子因为获得了明确的指向而愿意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根据孩子的能力,为其选择挑战物

“引导”不是拔高,父母切不可强迫孩子挑战他不能承受的高难度问题。生活中,有些父母发现孩子进步后会急不可待地让孩子快马加鞭,这样的父母忽视了,若孩子无法完成目标,他们可能没办法承受这种无情的打击。

所以,面对胜利的果实,父母要做的是稳中求进,夯实基础,而不是拔苗助长哟!

3

多给孩子自主的空间

当孩子有自我意识后,就应该拥有做决策的权力,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家长再引导,孩子都会感觉没有成就感。一项心理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们从30种巧克力中选取一种享用,远没有从6种巧克力中选取更能获得愉悦感,所以,“引导”要避免让孩子感觉到无所适从。

比如,如果我们让孩子整理书桌,时间不限,孩子很可能因为任务随意性太强,反而拖拖拉拉。相反,若给孩子一定的限制,比如告诉孩子可以现在整理书桌,也可以吃饭后整理书桌,孩子反而会因为获得秩序感和可控感而自主调配时间,选择最合适的时间把书桌整理好。可见,将主动权抛给孩子,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期限,孩子们一定会让父母们感受到欣喜的改变。

  布谷说说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引导”,但更多时候,这份“引导”蕴藏着父母的“让步”,面对来自孩子的各种不配合,家长学会“让步”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引导”的主体看似是孩子,其实也是父母的又一次成长,可以让父母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认知,而这也正是和谐教养关系建立的重要基石。

撰稿人:李小溪

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为全国多家亲子媒体撰写教育类稿件,字数累计超过百万。在育儿的路途中坚信,对家长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对孩子来说,学会爱、助其内心觉醒是最基本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