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讲堂】汪孝安:近二十年,我们的城市都发生了什么?

 椰风海韵遍文昌 2018-05-30

本期《大师讲堂》邀请了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首席总建筑师汪孝安先生,汪先生以《融入自然的建筑理想》为主题,对建筑在社会多元化发展、城市面临区域大调整的形势下,城市更新、建筑全寿命周期及功能性改变等命题的思考,并以相关实践案例,提出对于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城市空间, 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观,认真思考城市更新和建筑功能的发展趋势。谨慎对待城市历史街区和既有建筑的保护、可持续可发和利用。

大师讲堂

、、


汪 孝 安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首席总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晚上好,今天这个题目叫《融入自然的建筑理想》,实际上我很少讲理想,因为我们要面对很多的现实,但是,我觉得做建筑设计还是要有一定的追求,才能把它做好。


融入自然的建筑理想 / 汪孝安


在社会多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正面临区域格局的大调整,建筑也正面临越来越频繁的功能性改变的挑战,需要对城市更新、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有效使用等命题,不断探索新的应对策略。



近些年来,有关节能,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等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对于目前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的反思,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各种相关的评价标准。


我国也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显然,这些评价标准旨在规范我们的建造行为,从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原材料运用,建筑设备系统,建筑施工,使用运营,直至建筑达到其寿命被拆解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这无疑有助于缓解自然环境的恶化并逐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在设计的过程中,时刻关注节能和生态的问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但同时,我们也需在实践绿色建筑理念同时,尽可能采用适宜技术,注意避免为节能而过度依赖于高新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的矫枉过正的做法,


传统建筑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而对既有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再利用,延长既有建筑的使用寿命,其本身也是绿色建筑的理念。


我们的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发展到今天如此的状态,其背后的动因是什么?短时间的高密度开发,所造成的都市发展上的问题值得反思。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近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象1:人们的迁徙更频繁,人居活动的多元化倾向


面对住居空间需求的多元化,住宅设计应当如何进行灵活性的应对?


过去的几十年我们的一些老邻居老同学都能很轻松地聚到一起,现在大家根据生活经验也可以知道,现在基本上就是大家都各奔东西了,再要联系在一起已经非常困难了。


又比如,我们现在在装修房子的时候首先就是砸墙,大量的建筑材料被运出去,但是我们在80年代的时候就提出过一种理念叫做“支撑体住宅”,探讨我们的建筑如何能更有灵活性,比如我们很多的墙体可以以后砌,这样就可以根据住户需求的不同有多种的变化。



现象2:城市工作模式的变革


大城市的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创意园区和SOHO的办公模式迅速发展,大量建造的商务办公建筑和办公园区如何应对呈现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使用功能需求?



现象3:商业活动的多样性发展



单一的商业模式被综合性、娱乐性的商业模式逐渐取代,小规模的商业街被大体量的商业综合体逐步取代,电商对于实体商业的影响不可小觑,而居住区的便民性的商业则往往捉襟见肘,商业建筑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模式?


现象4:人口结构老龄化及其公益事业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中国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据上海民政局统计,2017年末60岁以上老人已占总人口33.2% ;全国老龄办召开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与此有关的公益建筑发展既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又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而不断产生变化。如何探索中国式的养老理念和养老建筑的发展模式?


现象5:城市、城际交通模式的变革


地铁和城市轻轨的建设,直接带动了城市的区域开发,城际交通的发展大大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如何利用便利交通进一步推动区域城市化的进程和区域经济体的共同发展?


比如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区域就是因为交通的高度发展,才能把城市经济群联系在一起。


同时,随着交通发展,交通枢纽站点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过去车站是车站,机场是机场,现在火车站,城市轻轨和地铁都是连在一起的,包括一些辅助的其他功能:会议、住宿等,这是过去几十年都没有的。


现象6:生产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各种高新技术、新兴制造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寻求能适应生产方式、生产设备快速更替的建筑空间模式。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寻求高新技术园区的业态集聚的新模式,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现象 7:文化、经济、政治的多元化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均对其国际性的交往空间场所提出了多样性的使用要求,尤其是大型世界性的盛会,如何进行前期策划和如何有效开展其园区的后续开发和设施的后续利用?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给上海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原来上海的发展主要是按照东西向的从虹桥到浦东的发展轴来发展,但是向南的浦江两岸因为有很多上海的老重工业,比如上海的造船厂等,很难动迁,因此南方向上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受限的状态,世博会的举办使得上海能够打通南向的发展通道,同时上海世博会总面积达5.28平方公里的园区,现在正在进入下一个开发周期,实际上这也是上海下一个发展的热点。


现象 8  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势


2011年3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超高层建筑产业峰会”的统计数字 : 至2010年全世界已经建成的前十大高度的建筑中,有6幢在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中国大陆建成的2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数量已经超过350栋,如果包括立项和在建的则有427栋。


截止2012年,我院设计或咨询的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已超过120栋。


截止2017年,全国十二座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我院参与设计和提供咨询的有9座。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我们华东院在超高层建筑领域取得了多么大的成绩,而是想引起大家的一个思考:我们需不需要在全国各地都建出这样的超高层建筑?因为低层一点的建筑总的来说会比超高层建筑更高效和节能 。


我国部分超高层建筑

华东院参与设计和提供咨询的9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现象9 大型复杂综合体建设趋势


截止2013年上半年,我院设计的50万平米以上的超大型综合体项目已超过20个,遍布全国的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武汉、哈尔滨、合肥、石家庄、珠海、绍兴等各大城市。(数据比较:上海第一百货公司,八层楼面,21400平方米营业面积)


部分华东院设计的50万平米以上的大型综合体项目


现象10:既有建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在经历了长期高速的城市建设过程后,人们开始反思大规模城市建设对城市肌理、城市尺度和都市文脉所造成的破坏,开始关注城市街区的历史和建筑的文化价值。


5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有三栋跟苏联合作的大楼叫中苏友好大厦,北京一个,上海一个,武汉一个,但是后来武汉的那栋就被炸掉了,这其实是非常可惜的,因为50年代的公共建筑非常少,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维修和保护与作为老的城市肌理的既有建筑的更新和利用是城市更新保护的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以何种理念和手段做好既有建筑的保护和更新?


上海市老弄堂生活景象


申都大厦改建

1



建筑东临西藏南路,嵌在居民区内, 南侧与西侧均为居民楼,北侧紧邻社区文化中心。申都大厦始建于1975年,为围巾五厂三层车间,1995年改造成办公楼;建造已有30余年,改建后也有10余年,房屋外立面破旧、室内采光与通风不佳,设备设施需大修改造和更新;建筑四周均为居民楼,随着世博建设与西藏南路马路拓宽工程,申都成为沿西藏南路的建筑;由于房屋本身的原因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需重新定位进行旧房改造。


改造前的申都大厦


南侧与周边居民楼间距很小,只有10米,需要解决对视问题。东侧紧临西藏南路交通干道,景观资源不好,且有噪声干扰。



 绿色其实并不遥远,只要去关注、去践行。作为绿色建筑,我们提倡建筑的被动式设计,提倡对阳光、风和自然的捕捉,“身边的绿色”是立足于使用者的观点也是馈赠于街区的礼物。



建筑进深19m,不利于通风采光,在南侧每层相错设置边庭,有利于南北空气对流与竖向拔风成为办公建筑与居住建筑间的过渡空间。建筑东南角顶部两层设室内花园,为使用者提供户外休闲空间。同时也是对街区环境的贡献。



改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提升空间品质,设置中庭,加强自然通风,夏季中庭通风换气次数可达15.8次/h。切除局部的混凝土楼板紧临电梯厅设置首层到屋顶通高的玻璃采光中庭,2米见宽,电梯厅、公共通道空间贯通。尤其在春秋过渡季节,天井拔风是非常理想的自然通风系统。



小中庭+开敞边庭+办公区内倒平开落地门 +首层东南角设通高的180°全旋转门(进风口) +调节局部微气候的景观浅水池=“被动式通风体系”。就是指这一系列的小空间共同协作去提高整个室内空气流速和体感舒适度。


基本模块采用 1.2mX3.0m 模数的斜拉金属网和1.2mX3.6m模数的垂直金属网。适应不同的柱跨,确定了根据各层不同层高的公约数计算而来的3.9m的单榀钢桁架的统一高度模数。


改造后的申都大厦

改造后申都大厦垂直绿化

改造后申都大厦屋顶菜园


上海园林(集团)总部办公楼

2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北新泾苗圃内,地处大虹桥板块,周围伫立众多集团总部办公楼。



广西百色干部学院

3



基地背山面水,自然形成三个高地和两个山谷。借用基地内 “一湖两溪”的天然格局,沿湖布置主要校区公共建筑,东西两条溪谷布置宿舍。形成一轴两带的校园主要格局。


总体布局以多个小体量建筑组合,形成各个功能组团,有利于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合。


建筑形态以横向舒展的体量为布局原则,依山就势,形成绿树掩映的各个功能组团,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


每个组团由多个单体围合而成,因地制宜,形成错落有致的院落空间序列。



对于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城市空间, 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观,认真思考城市更新和建筑功能的发展趋势。谨慎对待城市历史街区和既有建筑的保护、可持续可发和利用。



编辑:张弯 郭嘉

摄影:汪思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