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你买的保险我们不赔!” ——盘点港险5大“坑”!

 yingjunlang 2018-05-30


@小司淘保


香港保险前一阵子很火,很多人也问过小司,香港保险值不值得买?

今天我就直接了当的告诉大家结论:香港保险,尤其是健康类的保险,可能根本就不适合我们内陆投保人!

01


白血病患儿,香港保险公司拒赔了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从一个香港保险拒保的案例来看,就非常清楚了。

(注:孩子第一次住院,L先生在监狱中服刑,监护人为孩子母亲)

 

这家港险公司的拒赔理由也非常的简单粗暴:“曾經住院,投保時有未如實告知項”

 

这个“曾经住院”的证据,居然是来自患儿的首次住院病历:幼儿急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轻度贫血。

 

作为老客户,L先生当然是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所以立刻进行申诉,但是并没有结果。


于是L先生无奈之下,在著名的海港城(香港各家保险公司聚集地),拉出横幅抗议。

 

申诉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L先生选择了拉横幅,主要因为三点:


制造舆论压力。吸引媒体关注,变相需求援助;


香港律师费高。诉讼程序多时间长,按小时收费,赢了官司,获赔的钱基本不够律师费,哪儿来的钱治病;


香港救济组织的理赔纠纷解决率低。

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是免费的,有官网,但只管100万港币以内的理赔纠纷,处理时间平均半年。

从结果看,2016年的374宗已经审结的案件中,只有7宗是投保人获得支持,成功率只有2%。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L先生耗不起,只能拉横幅。



02


别以为就咱们说话笼统,香港同胞更含糊

要绝对注意到的是,香港保险的健康告知环节,和内陆的非常不同,香港的宽泛到就像“和你谈人生”,比如他们会问:


“任何胸部及呼吸道問題”


“其他血液及血管疾病、其他任何贅生物”


“在過去五年內,你曾否遭遇意外或疾病,而沒有在上述提及?”


等等,这些询问把既往所有异常都包括进来了,属于“无限告知”。

 

那我们来看看内陆的一些重疾险的健康告知,拿弘康人寿的哆啦A保重疾险健康告知来说:


1

2

3


健康告知的细节可以说是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虽然你可能根本就不懂每个病是怎么回事,但是至少给了你一个百度的机会。

 

但是像香港保险,跟质问你的人生一样来问你的健康告知,谁能分得清“任何胸部及呼吸道問題”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

 

那我们反过来看,这种情况,内陆保险赔不赔?

 

一个字,不应该拒赔!

 

原因有四:

 

L先生是老客户,几次医疗险的赔付,已经检验了双方之间的信任,不存在骗保一说;


第一次住院,医生诊断结果是感冒,症状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他诊断:幼儿急疹、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轻度贫血。

检查结果中显示有“单核细胞增多”,而后续检查证明已经恢复正常,而且这种症状,感冒也会引发;

保险公司在拒赔之前,已经成功的为患儿理赔过5次住院费用,而且第一次理赔资料中已经显示是这个孩子的“第2次”住院,视同保险公司知情;


第一次住院期间,L先生身在狱中,监护人是孩子母亲,所以投保人不可能知情。

任何一条放在内陆,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都是0,但是香港的法律和内陆不同,最后的理赔结果也大相径庭。

所以去香港买保险之前,还得学习透香港的法律、各种医疗知识等等,以及基本的粤语和繁体字。

03


香港保险不是你的梦中情人

像上述的拒赔案例也不是第一次,很早之前保险公司发现内陆投保人在1990-1993年有过静脉注射案例(就是挂了个水,打点滴= =)未向保险公司进行告知,而拒绝在2012年理赔其肺癌申请的。


所以,在香港,你以为只是你以为,保险公司认定的才是最终结果。

 

而且香港保险,不能说是劣势,更多的是不适合,它可能专门为香港的人文社会环境设计的产品,到了内陆投保人身上就行不通了。

 

香港保险为什么不适合内陆投保人

原因有五个:

 

第一,性价比不高。

香港医疗保险和内陆相比,无论是普通的医疗还是高端的医疗,价格优势不明显;

香港的意外险很不划算,保额低价格高,性价比和内陆相比差距比较大,意外险内陆已经很便宜了。

第二,保障范围。

举两个例子,香港的重疾险,它的重疾部分,不保T1N0M0或以下级别的甲状腺癌,部分公司只做轻症处理;

原位癌在香港重疾险里,采用了列举法,仅限于XX部位的原位癌,才是在保障范围内的。

 然而在昨天的文章里我们就已经说过了,银保监会明确说了,甲状腺癌不能不保!原位癌要清楚的说明!请参考这篇文章:当心,你买的保险可能要被整改了!》。 

第三,费率。

在香港,无论你买的是长期险还是短期险,保险公司都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费率的。

而且是保险公司觉得有必要调整就调整,客户没有办法阻止。

但是在内陆,是有费率保证的,简单地说,就是投保长期重疾险时,保险公司会告诉你,你这个年龄,我每年收多少钱,这个钱数定下来以后,保险公司是不能再调整的。

第四,不同的法律。

香港的“最高诚信原则”和内陆的“如实告知原则”区别简直天差地别。

本着最高诚信原则,在香港买保险是你说的,保险公司都信。

但日后理赔时如果保险公司发现你不诚信,那就会拒赔;

在内陆,施行的是“如实告知”原则,保险公司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没问你的,即便有问题,你也可以不用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不可抗辩条款,两地叫法差不多,但是内容完全不同:在内陆,《保险法》有明确规定,保单生效2年后,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合同;

在香港,保险公司对于投保人的欺诈或未如实告知,可进行无限期追溯,啥意思,抓到一丁点没老实说的,最终都要拒赔。

第五,司法。

这个很简单,香港保险一旦发生理赔纠纷,保单适用的是香港地区法律,不受内陆法律保护。

而且你请律师也只能请香港律师,直观看一眼律师费:

香港律师费用标准:资浅律师800港币/小时,资深律师3000港币/小时;计件收费:20-50港币/页,酒店费用大概1000港币/晚。关键是,人家未必接你的案子。

04


本来都是同一片土地上的,为什么就会觉得,香港的月亮比内陆的圆呢?保险就是一个例子,看完小司的分析,你还会觉得香港的保险还是那么的“洋气”,带着主角的光环吗?

如果只是跟风,完全没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去香港,就为了一张可能并不适合你的保单,成本太高,代价太大。

 

但是对于下定决心要买香港保险的朋友


小司建议大家:一定要找靠谱的渠道,到香港开户、面签,把续期缴费的事儿也要搞清楚,千万不要留后患,因为香港保险代理人“失踪的案件”实在是太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