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六下江南,为何康熙好评如潮,乾隆却骂声不断?

 气纯不是剑纯 2018-05-30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现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王泽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179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在民间的逸闻传说之中,似乎关于乾隆下江南风流故事俯拾皆是,而关于康熙“南巡”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其实,这祖孙二人都有过六下“江南”的经历,而且康、乾祖孙二人口号也都是“巡视河工,咨访吏治”。虽然经历都差不多,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康熙收获的是满满的点赞,乾隆皇帝却是一片骂声。

其实谩骂和赞美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的,对于“南巡”这件事祖孙二人的口号虽然无异,但是目的却大不相同,“干”大事是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而对于乾隆的南巡却只是为“玩”。

一、“干”字当先获好评

康熙的南巡就是以“干”字作为行动纲领,也正是干了两件大事让他的南巡才获誉不断。

这其一就是“治河”。在康熙居住宫殿的柱子上,刻着一行字,这行字是他要亟待解决和决心干好的三件事,分别是“治河、兴农、三藩”。而在南巡之前三藩的问题已然解决清楚,在康熙的眼中“治河”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难题。

在顺治到康熙年间黄河决堤达到八十多次,而这条河承载着着清廷每年大约四百万担漕粮的北运任务。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了清廷的钱粮供应,所以康熙二十三年他第一次南巡,一到目的地便亲临一线搞调研,了解“河势之汹涌漶漫,河岸之远近高下”。当他看到百姓的房屋被毁后,立马召集官吏“浚水通流,拯此一方民命”。

在之后的几次南巡中,“治河”更是成为了康熙迫不及待想要解决的一项难题。第三次南巡时他甚至“不避水险,各处周览”,并且又提出了疏通河身,修堤建坝,利用水流的力量来冲击於沙的治理办法。通过种种举措,黄河治理颇见成效。

等到他第五次在巡查时,不禁发出了“下河两岸大熟,亦前所未有也”的慨叹。经过治理,黄河在康熙一朝虽然偶有河道决堤出现,终究没有危机到清廷的政权,百姓也没有因为水患揭竿奋起。

百姓吃饱饭自然不骂皇帝,但是那帮熟读四书五经的儒家弟子的揶揄是很厉害的,康熙皇帝很清楚河道决定了大清朝的财政赋税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分子是决定这个政权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所以,康熙南巡干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团结笼络江南的士大夫。由于江南得天独后人文环境,使得这里的思想和文化在当时较为开化。但是由于清朝初期多尔衮“剃发、易服、占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等等暴虐之举对中原百姓都是巨大的伤害以及,后来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历史悲剧,使得江南地区反清斗争也最为激烈。

由于这些士大夫的不合作,致使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日益严重。康熙即位以后深知对付知识分子,心理的驯化远比武力管用的多。

所以康熙南巡途径山东,特地的拜谒孔庙,并且对孔子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以示恭谨。拜大禹,拜明太祖陵,第四次南巡时,对当时江南地区的大学者胡渭又是赐扇、赐馔、赐匾,并且还通过提高江南地区学子的升学率,来增加他们入朝为官的机会。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康熙皇帝成为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知音,使得大部分的知识分子都死心的依附于清朝,消除了反抗情绪。

康熙皇帝的南巡,通过一个“干”字就扩大了当时清朝统治者的社会基础,也成就了其一代王业。清人这样论及康熙南巡:“江南父老至今尤能言之”,无论说他是作秀也好,实干也罢,在当时清人之中确实是获誉不断。而同为南巡的乾隆口碑极差却又是为何呢?

二、一个“玩”字骂不断

在清朝的历史上乾隆也是一个颇有影响的封建帝王,他一生都很崇拜他的祖父康熙,在他的帝王生涯中他都极力效仿他的祖父。南巡这件事自然也要学习,但细论起来乾隆却只学了个形式。

康熙的南巡是为了干实事,治河道,收人才,件件有益,虽说乾隆也曾视察河道,整顿吏治,但这都是表面文章,“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这才是乾隆主要想干的事。

随着清帝国的逐渐稳定,清朝可以算是达到了太平年景,作为帝国鼎盛时期的太平之君,乾隆皇帝游山水成瘾,骄奢铺张无度。

乾隆不是像康熙那样随即“南巡”,他首次南巡时光准备工作就足足做了两年。因为他出游的地方一是都要大修行宫,从北京到杭州,两年之内沿途建造了行宫近三十个。而且这些行宫必须“陈设古玩并应用什物器皿及花盆景类”,极尽奢华。

二是要造船,因为乾隆“南巡”需要大小船只一千多艘。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太监侍卫以及皇帝的家眷都要跟着出来,据载光乾隆一人乘坐御舟就有五艘之多而且个个有名,它们被称为安福舻、翔凤艇、湖船、扑拉船,制作工艺都极其精美。

据《南巡盛典》记载,当乾隆所到之处地方官员都要出境迎接,并且还要准备美食佳肴以便皇帝取用。更可笑的是,不仅要给皇帝准备食物,官员还要组织当地的猎户捕捉麻雀,围猎兔子,用来供给他的宠物食用。

对于那些把乾隆伺候开心的官员,他下令“各按其本身职衔加顶戴一级”,这实是给了下属一个变相的暗示。果然此风一开各地争相效仿,相互比阔。但是要比就要花银子,银子的来源势必要出在百姓身上,官员勒索,百姓自然怨情沸腾,私下骂两声皇帝也是很正常。

乾隆南巡的后遗症很快便出现了,“民财日以竭,民风日以奢”,就是当时的社会局面。也正是由于乾隆的“玩”,使得清王朝很快的从盛世局面跌落下来,各种潜伏的社会危机接连出现,玩嗨了自己,却也玩坏了江山。

不过,乾隆临死之时倒是对南巡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他说“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也算是活了个明白。

康熙皇帝干劲十足的南巡将大清朝由弱变强,由乱变治,打开了大清的盛世局面,百姓能吃饱穿暖自然要叫好,乾隆用天下财力供一人来享乐,让大清由治而乱,百姓受苦自然要发泄,挨骂也是必然。

 好物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