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哭嫁,也叫“哭婚”。

 资金长阳 2018-05-30
原创: 耕作人

客家地区多有哭嫁习俗。客家谚语说,女子出嫁“不哭不发,越哭越发”。在“好命”婆婆给女子梳头的时候,“好命”婆婆就一边为出嫁女梳头一边叮嘱,大意是“妹啊妹,你啊,就要嫁啦,嫁啦,就不是在爷娘屋家做细人仔啦,你要吃过一井水啦,你要交好一村人呢。妹啊妹,我是看着你做细人仔大的呀,你个心肠好,人爱好,又勤快,就是心直口快啦,嫁出去了,就要好好服侍家娘家倌,照顾好小郎子小姑子啊,叔嫂伯母要和睦相处啊,凡事要忍一忍让一让啊。妹啊妹,你啊,就要嫁啦,你早生贵子啊,你好命富贵,你做子婆太啊。”说着说着,出嫁女就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一些客家地区的出嫁女在穿嫁衣时就哭骂开了。脚踏窝栏团团圆,阿哥阿叔爱行前。《穿衣鞋》女子出娘家大门前,上香拜祖先,拜别父母,放声大哭。《拜父母》歌是这样的,喊出厓爷奔(给)厓拜,厓爷功劳大过天。喊出厓娘奔厓拜,厓娘功劳大过天。要上轿了,女子哭得更激烈了,要离开养育自己的家了,她肝肠欲断,拒绝阿哥牵她上轿。汝妹做人毋系歪,难为阿哥出手拉。左手拉来右手软,右手拉来割心肝。

《哭上轿》阿哥牵不了,父母又在家相对感慨“伤心”,那么,长辈阿叔来牵吧,出嫁女还是哭了。侄女做人毋系丑,难为阿叔出得手。左手拉来右手软,右手拉来割心肝。《哭上轿》当然,这一次,阿叔的面子还是够大的,哭哭啼啼、半推半就之间,侄女还是上轿了,上了轿,出嫁女总不能就此罢休,高高兴兴地做新娘去吧,由还必须哭骂,骂谁呢?是花轿抬她出嫁的,就骂这个不说话的东西吧。


日头一出阵阵高,来了一群斩千刀。日头一出半岭排,来了一群怄黄泥。日头一出丁丁企,来了一群怄白蚁。《骂花轿》她咒骂花轿将被千刀斩碎,烂在地里被白蚁蛀食。骂完花轿,还不到出嫁时辰呢,她还必须骂下去,哭骂为她出嫁牵线搭桥的“媒婆”。幸好“媒婆”是专业人士,幸好新娘的哭骂的内容是“相反”的,哭骂得越厉害,其实越是温柔,越是对“媒婆”专业水平的高度肯定。汝做媒人婊子载,男家拐下女家来。新抖脚盆新屙底,保佑媒人死独仔。死开独仔死独孙,香炉水碗矛人安。

客家女出嫁,内心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只不过即将离开生养自己的父母亲朋和熟悉的故土,在女子出嫁“不哭不发,越哭越发”习俗下,有其不得不“哭”的缘由。


点击下方二维码,长按关注,你会喜欢上客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