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吴江日报│ 作者:吴江日报
│ 时间:2016/4/1 10:10:27] 千里莼羹未下豉, 香闻锦带及春时。 如何洛下思归客, 偏向秋风动朵颐。 菰菜、莼羹与鲈鱼脍是水乡吴江最负盛名的美味。《晋书·张翰传》载:“因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菰菜,即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它的种子叫菰米,也叫雕胡,是古代所说的“六谷”之一。有些菰菜因感染黑粉菌而不抽穗,且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白如玉,嫩如笋,称之茭白,其味极为鲜美。杜甫对它有“秋菰为黑穗,精凿成白粲”、“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的赞誉。 莼羹,是用莼菜烹制的羹。据《晋书·陆机传》记载,陆机到王济家赴宴,王济指着羊酪问:“江南有这样的美味吗?”陆机回答:“千里莼羹,未下盐豉”,认为莼羹之味美远胜于羊酪。 西晋文学家张翰的《秋风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更是让吴江的鲈鱼名扬天下,吴江也由此而得名“鲈乡”。吴江的鲈鱼“长仅数寸,状微似鳜而色白,有黑点,巨口细鳞”,两腮盖之侧各有一斑,外观极似腮,故又名“四腮鲈”。 关于张翰的“莼鲈之思”,历来争议极多。沈秋凡先生也质疑:“莼菜产自太湖,以春暮生,入夏数日而尽,八九月间亦有之,然远不逮也。”故而在诗中问道:“如何洛下思归客,偏向秋风动朵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