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县境东接潜山县,南连太湖县,西邻湖北省英山县,北界舒城县、霍山县。 岳西县境,古属扬州之域,西周时分属皖国、龙舒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吴国、越国、楚国地,秦朝时分属庐江郡、九江郡、衡山郡。 汉朝时,今县境分属龙舒县(治今舒城县)、潜县(治今霍山县东北)、皖县(治今潜山县城)。三国时期,今县境分属皖县、博安县、六安县。西晋时,今县境分属潜县、舒县;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置怀宁县后,今县境北属潜县、舒县,南属怀宁县。 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析怀宁县置太湖左县,今县境东南属怀宁县,西南属太湖左县,西北属岳安县,东北属舒县。隋朝时,改岳安县为霍山县,改太湖左县为晋熙县,舒县并入庐江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晋熙县改名太湖县后,今县境北属霍山县、庐江县,南属怀宁县、太湖县。 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庐江县置舒城县,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霍山县并入盛唐县,天宝元年(742年)复置霍山县;此时,今县境北属舒城县、霍山县,南属怀宁县、太湖县,五代十国时期不变。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霍山县废入六安县后,今县境南属怀宁县、太湖县,北属六安县、舒城县,南宋时不变。元朝至治三年(1323年),析怀宁县置潜山县后,今县境南属潜山县、太湖县,北属舒城县、六安县。 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分六安县、英山县地复置霍山县后,今县境南属潜山县、太湖县,北属霍山县、舒城县,至直至民国中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析潜、太、霍、舒4县边境置岳西县,因区域“适居潜岳(古南岳,即今天柱山)之西”故名。 建国后,今县境先后隶属于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安庆行署,1988年属安庆市管辖至今。 岳西县总面积2398平方千,下辖13个镇、11个乡,户籍总人口41.1437万人。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汉风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