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简称“鄂”,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下辖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包括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含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2016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5885万人。 黄陂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13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武汉市北部,南邻东西湖区、江岸区、洪山区,东连新洲区、红安县,北交大悟县,西接孝昌县、孝感市。 黄陂区境,古属荆州之域,春秋时期属黄国地,楚国灭黄国后属楚国地,秦朝时属南郡辖境。汉朝时,属江夏郡西陵县辖地;东汉末年,刘表为荆州刺史,使黄祖筑城于此,名黄城;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今黄陂区盘龙城的黄花涝置石阳县,为魏国荆州江夏郡驻地,为建置之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于黄城置南司州及黄陂县,并置浐州,此为“黄陂”得名之始。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宇文亮以黄城置黄陂县,为南司州驻地。 隋朝初,废黄陂县为镇,后复为黄陂县;此后,历唐、五代、宋、元、明、清,黄陂县先后隶属于南司州、黄州、黄州路、黄州府、汉阳府。 建国后,黄陂县先后隶属于孝感专区、武汉市、孝感地区;1983年10月,划归武汉市管辖。 1998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以原黄陂县的行政区域为黄陂区的行政区域。 黄陂区总面积2261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街道、1个乡、1个场、3开发区,总人口116万人,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 黄陂历史名人:冯芳(东汉助军右校尉)、黄祖(汉末江夏太守)、花木兰 (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管如德(元朝江西行省左丞);明朝出文进士21人、武进士5人;清朝出文进士73人、武进士17人;黎元洪(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人称“黎黄陂”)。 PS:黄陂区的“陂”,正确读音为:pí,你读对了没?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汉风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