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一个县,1957年因县名生僻改名,是“江西南大门”

 昵称VChmUhmv 2018-05-30

江西省,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简称“赣”,省会南昌市,下辖辖11个地级市,包括100个县级行政区、1个国家级新区,总人口4500余万人。

江西一个县,1957年因县名生僻改名,是“江西南大门”

全南县,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地处江西省最南端,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

全南县境,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楚,秦朝及西汉属南壄县地,东汉属南野县(南壄县改名)地。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南野县地置南安县,县境属南安县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县为南康县,县境属南康县地。南北朝时,县境仍属南康县地。

隋朝及唐朝初,县境仍属南康县地;唐朝永淳元年(682年),析南康县东南部地置南安县,县境属南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安县为信丰县,并在县南部置虔南镇(今龙南县及全南南片),县境属信丰县地。

五代十国时,后梁贞明四年(918年),改信丰县南部的虔南镇为虔南场;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将虔南场改为龙南县。至此,县境南部属龙南县,北部属信丰县。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龙南县改名虔南县;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虔南县复名龙南县;县境仍南部属龙南县、北部属信丰县。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龙南县并入信丰县,县境属信丰县地;至大二年(1309年),复置龙南县;县境仍北部属信丰县、南部属龙南县。

江西一个县,1957年因县名生僻改名,是“江西南大门”

明朝及清朝初,县境仍分属赣州府下辖的龙南县、信丰县。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划龙南县之大龙、新兴、太平和信丰县之镇南、杨溪、步口、回戈7堡为(军事)分防地,分防汛驻观音阁,隶赣县后营;次年改归横营统辖。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划龙南县的大龙堡、新兴堡和信丰县的镇南堡、杨溪堡、步口堡、回戈堡置虔南厅,隶赣州府,从此列为县一级政权建置。

民国二年(1913年),统一全国县制,虔南厅改为虔南县

建国初,虔南县先后隶属于赣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赣西南行政公署、赣州专员公署、赣南行政区公署。

1957年,因县名用字生僻,改“虔”为“全”,称全南县;此后,全南县先后隶属于赣州专员公署、赣州地区行政公署、赣州市。

江西一个县,1957年因县名生僻改名,是“江西南大门”

全南县原名“虔南县”,因地处虔州(今赣州)之南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1535平方公里,下辖6个镇3个乡,总人口21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