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典里好多生僻字有存在的必要吗?

 昵称32901809 2018-05-31

这个当然是有必要存在的。

文化是发展的。而文字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最好载体和纽带。

文字在成熟的过程中,有过漫长的发展变化历史,而且不同地域、不同历史因为各种因素又使文字在传承过程中发生变异,形成地域性的文字系统或部分奇异的文字符号。而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这些字也被更多的人接受,使它们具有了文字的功能,在一定时期流传开来。虽然,它们在新的时代到来时,因为更新的更方便的快捷的符号代替了它们,使它们中的一些字符的使用越来越少,从而产生了生僻字。

虽然这些字在当下看来,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很“生僻”,但在学习传统文化中,研究历史中,或者研究地方性文化中却可能会经常遇到用到。所以还是有必要存在的。

而且,保留它们还要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后人对文字(比如其中的字词)的发展变化能追根溯源,从而发现文字的质意义,真正做到深入地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

比如,“后”字。现在只用一个字,如“后”。但这个字,在文言里,表示君王、帝王及相关的意思。还有一个“先后”的“後”,表示走路迟缓,落在后面。这个字,现在就不用了。但这个字,在一些字典里还有保存,就是要让人们明白它们的区别,在一些地方不能乱用。

比如书法中,写“皇天后土”,就不能写成“皇天後土”。

现在看来,後,就是生僻了。但它确实还有用,应该让人知道它的存在。

一些生僻字,比如方言中的字词,藏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贡献,对研究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研究民间生动活泼的生活状态往往有重要的作用。

取消生僻字,从某种程度上,可能形成割掉文化传承脉络的后果,会破坏文化甚至文明的完整性、多样性和民族特色等,可能引发文化竞争力的失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