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撑压力理论

 守拙小筑 2018-05-31

审核人员请注意,百家号“忘言266”系本人所有,详见后台和文章链接:
 
 
 
 
文章链接:http://baijiahao.baidu.com/builder/preview/s?id=1601616317474145819

支撑压力理论包括两个定律和三个定理。两个定律解释了行情反转与支撑位、压力位的关系:支撑位、压力位并不必然引起行情的反转,但行情反转必然发生于支撑位或压力位附近。三个定理说的是不同级别的支撑位、压力位的作用区别:级别越高,支撑位、压力位的支撑压制作用越强。

支撑压力第一定律:行情反转必然发生于支撑位或压力位附近。也即空头行情的反转必定发生于支撑位附近,多头行情的反转必定发生于压力位附近。

这就和“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相似,行情反转发生的位置,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到相应的支撑位或压力位——前高低不行有均线,均线不行有震荡区域上下轨,震荡区域上下轨不行有江恩比率,江恩比率不行有黄金分割位……“总有一款适合您”。

好吧,这么说有些不严肃。事实上,第一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是对已走出的图形进行统计而得出的一个后验概率,只是由于可供选择的支撑压力太多太多而使“行情的反转发生于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这一事件的概率为100%,也即“行情的反转必然发生于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这一命题成立,也即支撑压力第一定律成立。

支撑压力第二定律:支撑位或压力位可能会引起行情的反转。也即支撑位可能会使空头行情转为多头行情,压力位可能会让多头行情转为空头行情。

支撑压力第一定律等价于“如果行情反转,那么价格处于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这一真命题。将“行情反转”视为p,将“价格处于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视为q。已知“如果p,那么q”为真,那“如果q,那么p”为真吗?不一定——“如果q,那么p”是“如果p,那么q”的逆命题,而逆命题与原命题的真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既然不一定,那就只能说“如果q,那么p”可能为真,也即“如果q,那么可能p”为真,也即支撑压力第二定律成立。

这样有些不严谨,那就严谨一些:已知p表示“行情反转”,q表示“价格处于支撑位或压力位附近”,原命题为“如果p,那么q”,逆命题“如果q,那么p”,且原命题为真,求逆命题的真假性。

有两种方法,一是对逆命题直接进行求证。逆命题即“如果价格处于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那么行情反转”,那么我们只要找到一个价格在支撑位或压力位附近而行情不发生反转的例子,就能够对逆命题进行证否。例子很好找,就是趋势的反转——趋势反转的直接表现就是约束趋势持续进行下去的支撑位或压力位失效了,也即被跌破或突破了。再举个栗子,不细说了,直接上图。



大盘日线图一

二是对原命题的否命题进行求证——原命题的否命题与逆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假性。原命题的否命题为“如果行情没有反转,那么价格不在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和上面一样,我们可以找一个例子对否命题进行证否。请看下图。


大盘日线图二

从上图可知否命题为假,从而可知逆命题为假。请注意,逆命题即“如果价格处于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那么行情反转”为假,并不意味着“如果价格处于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那么行情不反转”这一命题为真!这是两个不相关的命题!而且根据支撑压力第一定律可知“如果价格处于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那么行情不反转”一定为假!

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价格处于使行情发生反转的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那么行情反转,成立吗?当然成立了,千万不要骑驴找驴找不到驴啊!

现在综合考虑假命题“如果价格处于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那么行情反转”与真命题“如果价格处于使行情发生反转的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那么行情反转”,可推知在所有的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中,有些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不会使行情发生反转,而有些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会使行情发生反转——这就等价于“如果价格在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那么行情有可能反转”,也即支撑压力第二定律:支撑位或压力位可能会引起行情的反转。

其实还可以从充要性方面来考虑。若p,则q,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即有p必有q;q是p的必要条件,即有q不一定有p。将p、q代换回去,就是有“价格在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不一定有“行情反转”。结合支撑压力第一定律,可推知价格在支撑位附近或压力位附近时,行情可能反转也可能不反转,从而支撑压力第二定律“支撑位或压力位可能会引起行情的反转”成立。

支撑压力第二定律可引申出三个定理,即支撑压力第一定理(以后简称第一定理,后同)、第二定理和第三定理——这三个定理,就忘言自己的经历而言,是正确的,如果有人证否了,欢迎指正。

第一定理:本级别的支撑位、压力位只有在和父级别的支撑位、压力位重合的时候才会对父级别的行情产生影响。也即事实上可以认为本级别的支撑位、压力位对父级别的行情没有影响。

第二定理:本级别的支撑位可能会引起本级别的反弹甚至导致本级别走出一波多头行情,本级别的压力位可能会引起本级别的回调甚至导致本级别走出一波空头行情。

第三定理:本级别的支撑位很可能会引起子级别的反弹,很可能导致子级别走出一波多头行情甚至导致子级别走出一轮多头趋势;本级别的压力位很可能会引起子级别的回调,很可能导致子级别走出一波空头行情甚至导致子级别走出一轮空头趋势。

简单解释一下怎么分级:各周期图形每放大或缩小3~5倍为一个级别,如1分钟级别、3分钟级别、15分钟级别、1小时级别、4小时级别或日线级别、周线级别;若选定一个级别为基准级别,则将该级别缩小3~5倍即为其子级别,将该级别放大3~5倍即为其父级别,如以3分钟级别为本级别,则1分钟级别为其子级别,15分钟级别为其父级别。


据说,仅仅按照“支撑位有效做多,无效做空;压力位有效做空,无效做多”的方式就能将胜率维持在80%以上。这样做交易就可以分为两步:寻找支撑位或压力位;判断支撑位或压力位是否有效。

常见的支撑位和压力位有前高点和前低点(统称为前高低)、均线、震荡区域上下轨、黄金分割位、江恩比率以及成交密集区等。

忘言常用的是均线附近和前高低附近。以后除非特殊说明,否则后文的支撑位均指支撑位附近,压力位均指压力位附近。

所谓的均线附近,这个比较感性,感觉离均线不远都可以认为是均线附近。至于前高点附近,前高点上方附近(感觉感觉就行)的区域、前高点与前高收盘之间的区域以及前高点所属K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区域都属于压力位附近;前低点附近把前高点附近反过来就是了。

忘言常用的均线有三条:9周期均线,简称九号线;25周期均线,简称二号线;165周期均线,简称一号线。

一般而言,只有走向明显的均线具有支撑作用(均线上行)和压制作用(均线下行),走向不明显的均线应默认为支撑压制作用。

一般而言,在同一级别中,应默认统计参数越大的均线其支撑、压制作用越强。如二号线(25周期均线,若在日线级别则为25日均线)的支撑、压制作用强于九号线(9周期均线,若在日线级别则为9日均线)的。

一般而言,在不同级别中,应默认统计参数相同的均线的级别越高其支撑压制作用越强。如1小时图的九号线(即9小时均线)的支撑压制作用强于15分钟图的九号线(即9刻均线)。

前高点伴随MACD死叉出现,在MACD死叉附近,是价格在从前高点之前的那个前低点到前高点之后的那个前低点的这段时间与从MACD死叉前的那个金叉到MACD死叉后的那个金叉之间的那段时间的交集中的最高点。

前高点伴随MACD死叉出现,在MACD死叉附近,是价格在从前高点之前的那个前低点到前高点之后的那个前低点的这段时间与从MACD死叉前的那个金叉到MACD死叉后的那个金叉之间的那段时间的交集中的最高点。

一般而言,前高点的级别越高,其压制作用就越强;前低点的级别越高,其支撑作用就越强。


如何判断支撑位或压力位是否有效?原则上,只有当价格跌到支撑位附近走出一波多头行情才能认为支撑位有效,只有当价格涨到压力位附近走出一波空头行情才能认为压力位有效。问题是,行情都走出来了还有我们什么事?我们要的不是事后分析,而是事前准备!!!

但是啊,事前准备不好做——事实上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矛盾:在行情走出来之前没有谁能确切知道某个支撑位或压力位是否有效,而在行情得以确认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入场时机!因此,要想把握最佳入场时机,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事先猜准哪个支撑位或压力位有效的概率尽可能的大!

怎么猜?先看趋势。支撑位在多头趋势中有效的可能性更大而在空头趋势中有效的可能性较小,压力位在空头趋势中有效的可能性更大而在多头趋势中有效的可能性较小——这是趋势的本质决定的,无需证明。

再看行情。本级别的行情是子级别的趋势(忘言个人的定义),能引起子级别趋势发生反转的支撑位、压力位的有效性更强。

再看K线。多头行情转为空头行情必然会出现看空组合,空头行情转为多头行情必然会出现看多组合——行情反转的本质就是这样,无需证明。如此可推,有看多组合相伴的支撑位其有效性更强,有看空组合相伴的压力位其有效性更强。

再看级别。由第三定理可知,当本级别的支撑位、压力位与父级别的支撑位、压力位重合时,本级别的支撑位、压力位有效的可能性会更大。

综上所述,具有以下特点的支撑位或压力位其有效的可能性更大:(1)处于明显的趋势中;(2)子级别趋势发生了反转;(3)支撑位附近出现了经典看多组合或压力位附近出现了经典看空组合;(4)和父祖级别的支撑位或压力位重合。


至于判断支撑位或压力位无效,这就比较简单了——在本级别中,支撑位附近不出现经典的看多组合即应认为支撑位无效;压力位附近不出现经典的看空组合,即应认为压力位无效。具体应分三步:以压力位为例,压力位突破之前不出现经典看空组合,即便是出现了也能立即(3~5根K线)收在看空组合的高点之上;压力位突破之后不出现经典看空组合并走出一波多头行情(至少有3根重心上移的K线);此时压力位转为支撑位,等价格回踩支撑位时考虑逢低做多。

所谓突破,指的是K线收在压力位之上;只要本级别的K线没有收在本级别压力位之上,压力位就有可能起作用——哪怕子级别或孙级别已经突破了,也不能认为本级别压力位被突破了,只要本级别还没收线,本级别的压力位就有可能会有压制作用!所谓跌破,指的是K线收在支撑位之下;同理,只要本级别的K线还没有收在本级别支撑位之下,支撑位就有可能起作用。

压力位的突破有两种可能的走势:一路震荡上涨或单边上涨,直接突破,然后回踩确认支撑,然后再接着涨;价格涨到压力位下方附近后回调,回调结束后上涨突破压力位,然后可能会直接上涨远离压力位后再回调,也可能突破后不久就回踩确认支撑。同理,支撑位的跌破也有两种可能的走势,把压力位的突破的那两种可能走势反过来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