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局长的蜜喝酒中毒了!张局长的蜜喝酒中毒了!”酒店舞厅,交头接耳;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小蜜,又名小秘,女秘书兼情妇是也。既然身为局长,在小蜜成为身分象征的风气下,张局长有个小蜜应该不是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张局长的小蜜知名度甚高。张局长的小蜜姓郝,人称“好小姐”。她好在哪里呢?一是好在年轻,今年芳龄23岁;二是好在漂亮,曾经在全市“选美”中荣登榜眼;三是好在有文化、学历高,她毕业于文艺学校,本来是个中专生,可是她接连获得了一个某行政管理学院的函授本科文凭,又获得了一个在职学习的某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文凭,这就了不得了;四是好在有能力、有水平,她能歌善舞、能言善辩、能刚能柔,既能讨男人的欢心,又能牵住男人的鼻子。有这么多的优点,她能当上张局长的小蜜也就一点不稀奇了。要知道,张局长所在的局是一个大局,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局。多少人为谋这个局长职位钻破了脑壳,可是张局长的交椅却坐得牢牢的。因此,想成为张局长小蜜的女孩子也就数不胜数了,郝小姐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许多女孩子难免嫉妒;张局长有了郝小姐做小蜜,许多其他局长又难免羡慕。有这么多的原因,张局长的小蜜知名度甚高,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郝小姐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她不会喝酒。在当今社会,做小蜜的不会喝酒,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了。你想想,当小蜜的,要陪着首长交际应酬,送往迎来,在舞厅里翩翩起舞,酒桌边觥筹交错,不会喝酒能行吗?可是郝小姐优点实在太多,百俊遮一丑,嫣然一笑,勾魂摄魄,酒桌上的男子乖乖投降,一个个同意她以茶代酒、以水代酒、以汤代酒,她不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因为郝小姐不会喝酒而喝酒中毒,所以“张局长的小蜜喝酒中毒了”才成了小城的重大新闻。 喝酒中毒的郝小姐很快就被送到医院抢救,洗胃、输液,把医生、护士们忙得不亦乐乎。张局长先是亲自坐在病床边陪护,接着打电话从局办公室指派了三个人,两女一男,组成特别护理组,专门负责护理郝秘书。随后,张局长又通知了公安派出所和卫生防疫站,派出精干人员,到郝小姐喝酒中毒的宾馆进行调查。 人命关天,宾馆岂敢怠慢?总经理早就派了保安看守好现场,见调查组一到,马上开了上等套间,给调查人员办公。根据张局长意见,调查组兵分两路、协同作战。一路由公安人员组成,派出所长当组长,对有关人员进行讯问;一路由检疫人员组成,防疫站长当组长,对可疑酒菜进行化验。与“中毒事件”有关的人员———包括参加那次宴会的食客和负责给那个包厢送菜、倒酒的服务员,以及厨房里负责配料和掌勺的厨师,都被公安人员一一叫来,挨个进行讯问。讯问的结果,所有被问到的人,无不异口同声地证实,宴会上的郝小姐根本没有喝酒,只吃了一点菜。当然,高素质的郝小姐是不会在公开场合失礼的,酒桌上的每一位客人,她都敬到了,但别人喝的是酒,她自己喝的都是菜汤,主要是王八汤。有一位客人还指出,郝小姐不仅以王八汤代酒,张局长还特地另外舀了一碗王八汤,专门给郝小姐喝了。这个细节揭露后,不仅为公安人员感兴趣,一些被讯问的人员也热情高涨,提供了不少参考意见。一位食客说,问题肯定出在厨房里,某地宾馆有个厨师炒菜,在海参里错放了桐油,结果使参加宴会又吃海参的某市副市长泻了三天肚子起不了床;另一位食客说,问题也可能出在服务小姐身上,某地有个服务员,因为失恋,送菜时在菜里下了毒,想把抛弃她的某高干子弟毒死,幸好发现得早、抢救得快,才保住了高干子弟一条命。 这里议论纷纷,化验组的化验结果却已经出来了,经过对现场残酒剩菜的认真化验,没有发现任何毒物。从医院到宾馆两头跑来跑去的张局长也带来好消息,郝小姐已经醒过来了,医院化验室对胃中残留物的化验结果,和调查组的化验结果完全一致,也没有发现什么毒物。 调查组做出了结论:郝小姐是酒精中毒,而非他人谋害。但疑问就来了,郝小姐并没有喝酒,只喝了王八汤,怎么会酒精中毒呢?张局长和公安人员商量,一致认为,问题出在王八身上。调查王八的来源,原来宾馆的王八,一直是由本市郊区的一位养鳖专业户提供的。 调查组马不停蹄赶到郊区,找到了那位养鳖专业户,讯问他为什么从他这里买的王八吃了会使人酒精中毒?养鳖专业户咧嘴一笑,回答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好多干部经常到我这里来聚餐,吃王八宴,一边吃还一边斗酒,有的人鬼精鬼精,喝到半醉就离开桌子,到外面去把酒菜吐掉,再回来喝酒吃菜。你也吐,我也吐,大都吐在王八池里,王八吃了这些东西长大,肉里能不含酒精吗?一般人吃了没事;有的人完全不会喝酒,对那个酒精过、过什么敏的,说不定就中毒了。” 听了养鳖专业户的话,调查组不敢再问下去,回来告诉了张局长。张局长自己也认得养鳖专业户,去过那里喝过酒,想想有道理,不好再说什么。就这样,一桩轰动全城的“小蜜中毒”事件,终于真相大白、不了了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