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

 昵称32226502 2018-05-31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父母们开始琢磨着该送孩子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或者带孩子去哪里吃顿大餐。


与其给孩子全世界最好的礼物,不如给孩子全世界。


可怕的是,我们的孩子一直在通过动漫和电视认识世界。父母们应该真真正正地放下手机,带着孩子走出家门,走向户外,用脚去丈量这个世界,用手和眼睛去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


为什么要带着孩子去看世界?


1


见识决定一个人高度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就能感受这世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事呢?给他报培训班?给他买玩具?让他背唐诗宋词?


显然这些都很难达到我们的目的,只有带着孩子踏上旅途,看看大千世界,他才会知道人生有着无穷的可能,正如一段话里所说:“那时,你们以为仅仅是带孩子看了一次世界,也许你们没有想到,那一次也成就了他们未来的世界。”


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5岁时,跟随父亲去见当时的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小小的罗斯福给总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走时,总统却给了他一个奇怪的祝福:“祈求上帝永远不要让你当美国总统。”可是他却成了美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也是最有威望的总统之一。



见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你正确的理解你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人的相对位置,它会给你勇气和判断力。而见识从何而来?从生活的点滴而来,从所见所闻中来。


世界很大,也很精彩。当你带着孩子,背上行囊,来到风景秀丽的山野。你无需多言,孩子自己就能领略到,这世界很美,有高高的山峰,有长长的河流,还有那望不到边际的大海。

他会知道如何在火车站检票进站,找到自己的位置,也知道出行前该带哪些衣服和物件;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能叫得出许多动物的名字;他会知道树木枝叶多的一面是南方,能清晰的报出家里的地址。


他在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所了解的事情,在此刻具象化的展示在脑海里。他会对美景有感知力,对历史心存敬畏,对遇到的人报以最大的善意。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会记不住自己的经历。其实路上所有的见闻,都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里、他的一举一动里。见多识广,从小就接触外面的世界,能让孩子开拓眼界,拓展思维,也决定了他日后能走多远,飞多高。


2


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永远不知道生活的艰辛!


阿兰在《教育漫谈》中说道:如果把我的儿子一直放在阴凉地里,不去接受风吹日晒,尽管他会变成美男子,但不会成为人才。虽然女孩儿的容颜比较重要,但我敢说,她们越待在户外越有利于她们的身体健康,却不会有损于美貌。


36岁的四川人张伟,17年暑假带着12岁的儿子徒步318国道进藏,全长1700多公里,走了50天。他们一起经历高反,一起风餐露宿,他们一天能经历四季,凉爽、炎热、暴雨,甚至冰雹…



从开始的不理解、不想去,到逐渐喜欢,儿子也在一年年的旅行与磨练中长大、成熟。孩子良好的品行、坚强勇敢的性格及独立的思维,如今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


 “第一次摆地摊,他远远地站在一边不敢靠近,更不敢叫卖。”阿伟说,这几年,他们父子在云南、广西等地,徒步、爬山、住农家、做农活、住帐篷、摆地摊、打工换宿等。自己发现儿子正在慢慢长大,思维和观点都比同龄人更成熟,这也是自己愿意看到的。



他说,这次徒步之旅引发的广泛关注,对儿子的心理带来一些压力,不过他还是能正确面对。开学后,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很关注此事,班主任及大多数家长都还是表示认同。对此,张伟感到一丝欣慰。


阿伟表示,类似徒步等“苦难”教育是因人而异的,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不赞成每个家长去刻意效仿,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质,选择适合的方式去历练和陪伴孩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旅途中,孩子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所熟悉的处理方式在这里通通不奏效。他会遇到许多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挫折和挑战,比如受伤了、夜晚来临时的恐惧、饥饿和寒冷等等。



他会试着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至少不会再感到手足无措。因为见过,因为了解,因为熟悉,所以能够很大限度上的缓解焦虑和害怕。即使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更多的也是敞开心态去迎接,而不是逃避和拒绝。早遇见挑战,也就越容易接受挑战。


相信大家一定听到过「巨婴」,是指依赖成性,凡事有人做好,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处理过生活上的事情,即使20多岁进入社会,心理上还如同婴儿一般的成年人。凡事靠父母,稍有不顺,就大发脾气。几乎所有巨婴的出现,都是因为幼时家庭的溺爱和缺少独立的人格。


看似是一次简单的出行,其实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我们不求孩子能飞黄腾达,但希望等他长大后,能依靠自己去奋斗。


3


对世界保持好奇


好奇是驱使人类进步的动力,这本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良好品质,却因为时间和现实的原因,好奇心慢慢冷却凝固,失去了对这世界的好奇。


当你对世界失去好奇时,不能让孩子重蹈覆辙。


孩子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的天性,他学习一样东西不是因为要获得外界的肯定,而是出于对事物本身的热爱和好奇。然而学校和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探索性的培养还远远不够……


当周遭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一切,再好奇的孩子也闭上了嘴。因为已经问无可问,只有走出去看世界,来到陌生的地带,见到陌生的人,吃着陌生的食物,看着陌生的景色,才能重拾好奇心。


他会不停的问为什么,因为你已帮他打开了好奇的大门。为什么这里的山不长草,为什么这里的菜跟家里长的不一样,为什么这条河是黄色的……好奇心的建立,会让孩子对未来世界充满希望。


只有在不断行走的旅程上,用眼睛和脚步去观察这个世界,才能让孩子时刻保持好奇,才能走的更远。

并不是环球旅行,才叫看世界,并不是参加高端音乐会,才叫看世界。对于小孩而言,游玩的地方应以自然景点为主。


许多家长以自己的喜好,带着孩子去各种人文景观参考游览,比如某某故居,某某剧院,某某博物馆,美其名曰“提升孩子艺术欣赏能力”。其实人文气息太浓厚的地方,并不适合小孩的天性,反而适得其反,影响周遭人的观感。


一个乡村,一个县城,一座高山,一条河流,都是世界的构成。看世界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也不需要那么多钱,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



无论贫富,走出家门,多亲近大自然,让身体每个细胞接受丰富多彩的刺激,对于孩子而言,都是富足而必需的营养。


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看过世界的人更强大,孩子如是,你亦如是!


与其踌躇满志,不如现在就出发!

今日话题


你会带孩子去户外吗?

你觉的户外对孩子好吗?

点击下方「留言」

参与到我们的互动中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