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艺术创造的“灌水”现象?

 如云似水清风 2018-05-31

谢谢你的提问。欧洲的油画有自己的特色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基本上一直帮助或者协助老师完成创作,这基本就是一种常态。


油画的工序比较复杂。尤其是大幅作品,简直就是一个工程。其中绘画之前的打底就需要耗费一定的体力和时间。如果这些工作老师亲手来做,就会影响老师的创作时间和精力的。

老师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创作内容,如果内容处理不好,那么作品的质量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完成一件作品,学生也很期待老师能够拿出惊人之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打底之后是上稿,这个工作也需要学生做一些非主要部分的描稿。老师主要画重要部位,比如人物的头部,肢体等等,学生画一些背景衣服等等。


上稿之后是赭色素描绘画。这一阶段进入上色,学生同样帮助老师画。

最后是全色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赭色稿着色,甚至完成作品,最后由老师修改调整。

其实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完成作品,不只是欧洲画家有这种情况,中国画家也同意有类似的情行。例如张大千弟子甚多,有些画也是弟子完成,张大千修改之后,记在张大千名下的。比如,张大千著名的敦煌壁画临摹,其实他的弟子做了大量辅助工作。


那么,不是纯粹的由大师一笔一画画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就不代表大师的作品呢?

这个我们要做具体分析。

首先,独立绘画创作,不是弟子一个人能够胜任的。

作品包含了诸多因素,例如色彩,风格,人物性格的刻画等等,大师与弟子的区别是巨大的。


在弟子学习阶段,一般都是按照大师的主体思想风格完成作品的,所以,作品贵大师,这是合理。

例如,拉斐尔出师以后,与老师的作品就不一样了。


而且,拉斐尔做学生的时候已经比老师还要画得好呢!

跟大师学习,就是要在大师的指点下体会和研究绘画的奥妙在哪里。

参与老师的创作,是真正与大师近距离的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