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汉桥:林泉之心话童年

 头条艺术 2018-05-31

邱汉桥 晨曦

北宋山水大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论了林泉之志与林泉之心,其实一幅作品的高与低,好与坏,都取决于画者的心志,也取决于赏者的心气高低。在郭熙看来,一个人热爱山水主要是人们厌恶世俗世界的喧嚣和束缚,而向往山林的清净,悠然。当然这种观点缺乏人们追求美的积极一面。在当今社会,人们离开不世俗的冲击,每个人都要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所以林泉之志的梦想,只能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来实现人们心中美好的快意。

邱汉桥 情系金湖湾

而林泉之心,就是指审美的心境,一种淡泊名利、真诚、空旷的胸襟,就象林泉之心去欣赏自然山水和山水画,这才能真正体会到山水的实质之美和美好意蕴。一个画家不仅要善于观察自然,体察自然,同时要情感于自然,同自然呼息,同自然交流,这就是情悟。有了情悟,我们还得去欣赏,去体现,去赞美,去溶合人之心理,这叫做情化。所谓『笔随时代』之美,也称林泉之心也。

邱汉桥 金湖山庄忆

我之为我,我为自然,汉桥先生作品,不仅体现时代美学特征,而且也蕴含着中国文人诗与画、画与琴音之美。如作品《晨曦》、《三月情》等都渗入着田野山间的原生之美、太朴之美,农夫、小牛、小狗都融汇在诗与画的景色之中,一种『丹邱亦是人间地,何必仙槎问斗牛』。『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的诗理与画境,周密而精深地表现在赏者眼前,使人的内心充满着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和敬仰。

邱汉桥 又回童年金湖湾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汉桥作品具一种灵动清新之气,如《芳草有情夕阳无语》、《紫气东来》、《金秋寻故里》等一系列,都丰富地表达了一种自然清新之美,他的用线,轻巧、圆润如琴弦;他的用点,鲜活、灵性如音符,画面水色的宁静,小船的飘浮,使人联想诗人欧阳修的诗句『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的诗情画意。这种画意不仅蕴含诗之美,同时也蕴含音符的琴声之美,它充分的体现画家心物交融的高超艺术境界,从而真正体会到林泉之心的童心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