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庞大的太空巨舰:长300米重五万吨 一次可送5万人到月球

 博采简纳 2018-05-31

近日,俄罗斯筹划设计并制造多年的首台海上浮动型核反应堆(发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正式从圣彼得堡启航,开始前往俄北部西伯利亚地区。据悉,这台"人类最大充电宝"将能够供应一个十万人口规模的城镇所需电力。但是,出于苏联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前车之鉴,"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海上反应堆却被大量环保人士批判,称其一旦发生事故,将严重破坏北极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海洋生态。

最庞大的太空巨舰:长300米重五万吨 一次可送5万人到月球

图为正在出航的"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海上反应堆。

尽管被一部分环保人士蔑称为"冰上的切尔诺贝利",但"罗蒙诺索夫院士"确实是解决俄罗斯远东和极北地区用电困难的唯一有效解决方法:在人迹罕至,每年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零度以下的冻土大地上,也就只有不会熄灭的核能符合需求了。

而暂且不谈冷战五十年在深海沉睡的数艘美、苏核潜艇,以及确实存在过的核动力破冰船和商船,其实美国人在五十年前还曾经谋划过在海上建设更大规模的核动力怪物。当然,美国人并不是用它来发电,而是……

最庞大的太空巨舰:长300米重五万吨 一次可送5万人到月球

图为"毕宿五"在海上起降前进行准备的想象图。

早在1959年,美国水上航空器的制造巨擘马丁公司(即后世洛克希德-马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推出了这个堪称惊世骇俗的设计:核动力脉冲推动船"毕宿五",而顾名思义,这艘长达300米,净重超过五万吨,生得一副怪异模样的"船"用的不是螺旋桨或喷水推进,而是使用核反应堆的反应热加热介质,使其猛烈地从"毕宿五"庞大的尾喷管中喷出。

看到这里,肯定有读者已经发现了:"毕宿五"的实质相较船只,说是一枚火箭要更为准确一点。而"毕宿五"的用途也确实不是在海上航行能够概括的,马丁公司对其的期望值非常之高:担任地球-月球间的定期货运航行任务。

最庞大的太空巨舰:长300米重五万吨 一次可送5万人到月球

图为发射中的俄罗斯核动力巡航导弹。

根据马丁公司负责此方案的总工程师Dandridge-Cole在1960年代早期的估计,未来不远的1990年代将成为人类轨道-月球开发的大热阶段,由此有必要开发一款单次运送能力超过一万吨,甚至更多的巨型航天器,而"毕宿五"便是因此应运而生。

根据马丁公司的计算,"毕宿五"能够单次投送2.7万吨的物资到达低地球轨道,或是运载一万吨的载荷在月球上着陆,又或是开设运输地球-月球间单程运输五万人的往返航班。

最庞大的太空巨舰:长300米重五万吨 一次可送5万人到月球

图为"毕宿五"和大西洋超级邮轮的对比图。

从当时的宣传图上,我们可以确实看出马丁公司的野心——和往返大西洋欧美两岸的超级邮轮相提并论,完全可以认为马丁公司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确实将"毕宿五"当作是下一个时代的"超级邮轮",只不过往返的对象变成了地球和月球。至于在海上起降的设计,完全是因为全世界不存在哪怕一处机场可以起降这种庞然大物。

不过,就像波音707颠覆了大西洋超级邮轮的市场那样,"毕宿五"最终没有敌得过需求-技术必须相互匹配的规律。

最庞大的太空巨舰:长300米重五万吨 一次可送5万人到月球

图为"毕宿五"的前视画作。直至今日,人类也没有如此庞大的航天需求。

可以这么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航天热潮,仅仅持续了不到二十年,其高昂的成本就让美苏两个大国叫苦不迭。因此,强调成本和复用的"猎鹰"火箭才会在21世纪初崭露头角,重新燃起人类对航天探索的热情。从这一点来说,"重型猎鹰"也可以算是接过了"毕宿五"的衣钵吧。(利刃/TO)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