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海盗中有诗人,也有学者,他们为何做了海盗?

 雲泉 2018-05-31

古代海盗中有诗人,也有学者,他们为何做了海盗?

中国古代的战船

海盗当中也有文化人,这和海盗的身份似乎很不相称。但海盗的形象并非都是青面獠牙,在历代野史的记载中,有一些海盗展现出了较高的文化修养,令人称奇。

在南宋,有一位海盗名叫郑广,岳飞的孙子岳珂在《桯(tīng)史》中提到了郑广,并说他“帆驶兵犀,云合亡命,无不一当百,官军莫能制,自号滚海蛟。”郑广后来接受了朝廷招安,在福州府衙做了统领,封保义郎,自统一支水军,在海上缉拿海盗,屡立战功。而府衙那些官僚们跟海盗出身的郑广在一起共事,都引以为耻,即便郑广有战功,众官仍把他当做海盗。这一天,同僚们正在府衙讨论诗词,正好郑广进来,众人都不说话了,场面一度尴尬。郑广对同僚们说:我虽是个粗人,但也做了一首诗,献给诸位。诗是这么写的:

郑广有诗上众官,

文武看来总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

郑广做贼却做官。

这首诗后来被称作《文武诗》,讽刺的是那些文武大员,表面上做官,暗地里却在做着盗贼的勾当,而郑广虽是盗贼,却做了个坦坦荡汤的官,这种讽刺真是入木三分。不知郑广后来怎样,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郑广在体制内是很难混下去的,因为他轻而易举地戳破了体制的虚伪。

古代海盗中有诗人,也有学者,他们为何做了海盗?

《点石斋画报》中的郭婆带

在清朝,又有一位海盗,是以学问而著称,此人名叫郭婆带,是广东番禺人,后来改名叫郭学显,之所以叫学显,是因为他想以学问显名于天下。从相关的记载来看,郭学显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他活跃在清朝嘉庆年间,他在抢劫之余,便在船上读书做学问,专有一艘藏书船,里面收藏了各种古籍珍本,船舱口有他亲手写的一副对联: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人之患,束带立于朝。

上联是引用的《论语》当中孔子的话,下联是说,人生最大的祸患,就是腰横玉带,立在朝堂上做官。这幅对联颇为有名,后来许多海盗都拿来装点门面。清代学者梁章钜编了一部《楹联丛话》,收集了古今有名的对联,其中收录了郭学显这一幅,并提到郭学显后来被招安,两广总督百龄收到郭婆带捎来的书信,见这封书信文采斐然,书法的造诣也极为高深,百龄不禁感慨道:“这样的人才为何沦落到海盗中”。受招安后,朝廷给他官做,他拒不接受,后来在广州买了房子隐居起来,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后来以布衣终老于家,得了善终。

清末的《点石斋画报》还写到了郭婆带性格豪放、武艺超群,是海盗中的魁首,他在船上手不释卷,一年到头都是这样,他的手下劫了读书人,郭学显知道了立刻会放人,如果劫到的读书人家中贫困,郭学显还会慷慨解囊,送钱给穷书生,表示天下读书人是一家。

古代海盗中有诗人,也有学者,他们为何做了海盗?

西洋画中的中国海盗船

海盗中的文化人当然是少数,草莽之中的英雄多是赳赳武夫,像郭婆带这样文武双全的还很少见,也有些读书人目睹朝廷黑暗,投身到海盗中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海康县的书生黄鹤。黄鹤跟大海盗乌石二有莫逆之交,他少年聪颖,早就有神童的美誉,但科举不顺,潦倒半生,目睹了科场的黑暗,黄鹤转而同情海盗起义,赞同海盗杀富济贫的义举,他给乌石二出谋划策,起草文书,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海盗的团伙更加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