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乡石帖》和《紫金研帖》,原来是这样的典故!(内附高清大图)

 康城子 2018-05-31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龙灵书道'邂逅更多精彩内容

(宋)米芾《乡石帖》

28.2cm×30.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行书《乡石帖》,亦名《紫金帖》,是米芾50岁的一则随笔,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在此帖中说:'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用此石矣!'

紫金石为历史名石,唐宋时即负盛名。紫金石又有琅琊紫金,是可以用做制砚的名石。

从此帖中看以看到,米芾得此宝物后的心情异常兴奋。

苏东坡与米芾是好友,长米芾十五岁,也是极爱名砚之人,听说了此事,就找米芾说要借走一赏。大哥要借心爱之物不能不借,米芾就借给了苏东坡。

然而携走米芾紫金砚的时候苏轼已经病重了,并在这年的七月二十八日离世前,嘱咐其子要将米芾的紫金砚陪葬。

米芾听说此事不干了,因为他太爱此砚台啦!

在他自己撰写的《宝晋英光集》记此事说:'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下'。

所以说米芾要找苏东坡寻回此砚台,大哥也不行!

下面看看米芾就此事的另一则随笔:

米芾《紫金研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米芾在此随笔中说:'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大意是:之前苏子瞻(苏东坡)从我这里借走了紫金砚台,并且嘱咐他的儿子,等他去世后要将这紫金砚,当做陪葬品一起入殓。现在我拿回了紫金砚,不想让它来当陪葬品。因为一件流传给后世子孙的物品,怎么能够可以与人的遗体这种已经完全涅盘、修成正果的圣洁之物放在一块呢?

呵呵,舍不得砚台的米芾估计去要回砚台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砚台要还,跟大哥说话还是很婉转的: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米芾喷出的这一段佛家用语,令人忍俊不禁。。。

讲完了米芾的这则趣事儿,下面我们把米芾的这两则随笔放大,欣赏一下他的书法之美:

1、米芾行书《乡石帖》放大版:

吾不

2、米芾行书《紫金研帖》

米芾的《紫金研帖》,确实是令毫平铺纸上,并产生'万毫齐力'的效果,且使书法具有'骨峻'、'筋健'、'肉腴'、'血活'美感的书法力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