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病实用偏方串烧

 与时同进 2018-05-31




老王说养猪


一般的说,大中型养猪场不喜欢用偏方防治猪病,因为怕治不住,伤不起,用偏方的大多是存栏100头以下的小猪场。这倒不是说小猪场舍不得花钱用药,而是小猪场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是夫妻档,白手起家,经验来自实践,没有经受过多少兽医理论的培训,更习惯用民间方子。当然喽,大病、重病、流行病,无论大中小猪场都得靠兽医指导用药才行,可偏方仍有其自身价值,能防治一些病,还没有耐药性,也没有药残、毒副作用,花钱也省。事实上,在养殖实践中,有些病用药是治不住的,往往用的是“心理安慰药”;认为总比不用强,总不能不治吧?总不能什么也不用吧?这种时候,用偏方试试,也许会有效。这方面,大中小猪场应该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为上策。


最近老王了解到,有一家小猪场预防哺乳仔猪流行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是用发病死亡的仔猪肠子,据说效果不错。该场长津津乐道地告诉老王,这方法是跟一家大型猪场学来的。可见偏方与正方并不为谁家独有。虽不是什么最新发明,但大中小场是可以借鉴互学的。



该方法主要针对幼龄哺乳仔猪的早期急性发病,因为来势凶猛,死亡快,无药可救,而且这两种病症常常不易区分,成为令兽医们束手无策的顽症。老王了解到,一家猪场如果有此病症发生,就可以把病死的仔猪的肠道完整取出,用刀剁成碎末,用适量的白糖或葡萄糖再加适量猪爱吃的青菜、青草拌匀以增加适口性(否则母猪不喜食);分成12等份,可供4头怀孕母猪每日1次拌料连用3天(当日用不完的可以冷藏)。这样让母猪轻微感染再获得抗体进而把免疫力遗传给胎儿,母猪产子后,幼龄仔猪就不易罹患流行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当然,如果能配合着抗体检测,用此法会更有针对性。具体的应用时间大多是距离预产期2~3个月,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距离临产1周的时段是禁止用此方法的,因为来不及起效,还会影响母猪及胎儿健康。


由此,老王进一步了解到,一些散养户使用过的偏方也是值得在中小猪场试用的。现在,老王把一些小猪场用的偏方串起来梳理,供业内同仁参考。



1、猪咬尾


轻微咬尾现象的猪群,用白酒稀释后对猪群进行1-2次喷雾,能起到控制作用;在尾部涂抹柴油,可防止再次被咬伤。 放置盐砖、煤渣或煤块供猪舔舐等也有作用。


2、猪便秘


新鲜麸皮2斤兑水10~20斤,供便秘猪饮用,有轻缓泻作用。


3、猪轻微中暑


啤酒灌服,每头1升,早晚各一次,同时加强通风和饮水,1天可愈。或者用绿豆煮汤,再加白糖,让猪自喝或灌服,每日二次,1天即愈。


4、猪消化不良


用大米炒成黑焦状,研成粉末拌于饲料中。每天早、晚各喂1次,每次2两,连喂三日。


5、保育猪腹泻


用2斤绿豆煮熟,加2两大蒜捣烂搅匀,喂给病猪,每天早晚各一次,3天后可治愈。


6、仔猪腹泻


将鸡毛燃成灰,按5%比例加入饲料混匀,每天二次,连喂2~3天,即可止泻。


7、断奶仔猪白痢


用药止,停药又犯的断奶仔猪白痢,用干牛粪2斤左右,锻烧成灰,过筛分成2份,分别掺入早、晚的饲料中喂仔猪。


8、哺乳仔猪白痢


哺乳仔猪时常患白痢,用绿豆半斤、白杨花3两,加水煮汤喂母猪,每天早晚各喂一次,几天以后仔猪白痢治愈。


9、母猪产后无乳


小米1斤,鲜蚯蚓七八两,捣碎,加食盐、生姜适量共煮成粥,晾凉后喂母猪,每日一次,连3—5天,可助乳汁产生。


10、公猪不发情


半斤韭菜子加入1两红糖均匀拌入饲料,每日三次,有效。


11、猪皮肤溃疡


用绿豆、食盐各1两,混合烤焦研末,涂抹患处,隔天一次。溃疡处干燥结痂的,可用食用油调和焦末涂抹。


12、猪外伤


将鲜姜剥皮洗净捣烂成泥状敷在伤口上,可止血,隔一天换一次,一周后可全愈。


总之,偏方也许不如化药来得快,大群体使用也受到操作条件的限制,但有些化药防不住、治不好的病症,它能起效;适合于小规模养猪,是有收藏使用价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