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看的U-boot版本是2010.6版以后的版本,和之前的版本目录有些不同。学习过程主要是参考《深入理解BootLoader》这本书和看朱友鹏老师的嵌入式视频学的。
主目录
U-boot的目录大致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和处理器体系结构(arch),硬件开发板(board)有关。 ARCH目录 按照体系结构进行划分的,对ARM体系的CPU,则分析ARM目录下的结构。 ps:从u-boot-2010.06版本开始把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容合并,原先的cpu与lib_arch内容全部纳入arch中,并且其中增加inlcude文件夹;分离出通用库文件lib。 BOARD目录 里面主要放置不同开发板的相关代码。 INCLUDE目录 Uboot头文件等公用头文件,其中configs字目录下放置了与目标板相关的头文件,头文件里面包含了一些板级配置相关的宏定义。
第二部分主要是通用的函数和驱动相关的程序 COMMON目录 独立于处理器体系结构的通用代码,通常与硬件无关的普通适用代码。如:控制台代码(uboot的命令语句cmd)、CRC校验代码等。 DRIVER目录 通用的设备驱动,比如各种网卡、支持CFI的flash、串口和usb总线等。 FS目录 包含系统文件的代码,u-boot现在支持cramfs、fat、fdos、jffs2、yaffs和registerfs等文件系统。 LIB目录 通用多功能函数的实现。 NET目录 与网络相关的文件目录,BOOTP协议、TFTP协议、RARP协议和NFS文件系统的实现。 POST目录 上电自检文件目录。
第三部分主要是Uboot的应用程序、工具、测试程序或文档。 API目录 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过的硬件无关的功能函数的API。 DOC目录 开发使用文档。 EXAMPLES目录 示例代码,以helloworld为例,该示例是一个独立的程序。 tools目录 里面是一些工具类的代码。创建bin镜像文件等的工具。
各文件介绍 |
|
来自: 西北望msm66g9f > 《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