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压氧疗法:高压氧疗法是让人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吸入高浓度氧以治疗疾病和恢复疲劳的疗法称高压氧疗法。它是高气压疗法与氧气治疗有机结合所组成。形式上只是高气压加氧气治疗,两种疗法的结合。但是它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与普通氧气治疗不只是一个量的不同,而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普通吸氧只能治疗低氧血症,而至目前为止高压氧则对100多种疾病有确切的疗效。
高压氧医学发展史:1664年英国医生Henshaw 首先使用高气压治疗疾病,认为高气压可以帮助消化,改善呼吸和防治某些肺部疾病。1775年和1777年,Priestly和Scheele各自独立发现了氧气。1870年Fontaine 首先在高压舱内给病人作手术,并让病人吸氧气。1887年,Valenzuela 创建了在高压舱内吸纯氧的治疗方法。并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限于当时对高压氧治疗机理、及其毒副作用等认识不足、设备昂贵、学派观点不同、无科研资助经济来源等原因使这种疗法发展很慢,至1950年前几乎仅用于预防和治疗减压病。1950年Paek 首次成功地应用高压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和厌氧菌感染,1952年Cross用高压氧治疗肠梗阻,1955年Churchill Davidson 应用高压氧配合化疗、放疗治疗肿瘤获得成功。由于以上治疗的成功,开始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特别是1956年荷兰Boerema 等在高压氧下实行心内直视手术成功,以及60年发表了“无血生命”(无血生命——动物在高压氧下去掉红细胞,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的论文后,世界各国医学界对高压氧才逐渐产生了兴趣和重视。我国在64年建立第一台高压氧舱。由于高压氧疗法对多种疾病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有些疾病用其它治疗,包括药物在内不能替代高压氧治疗,而且一个医院是否有高压氧治疗是作为考察一个医院治疗水平一项标准。因此近20年我国高压氧医学发展迅速。现在高压氧治疗已经普及到县一级医院。我国高压氧学术界发展也比较迅速,1992年全国成立了高压氧医学会,卫生部医政司于1995年在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成立全国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1995湖南首次成立省级高压氧专业委员会。从1997年起在湖南医科大学(现为中南大学)率先将高压氧医学列为医学本科的选修课程及培养高压氧专业研究生。
高压氧与普通吸氧有什么不同:人们对普通吸氧治疗比较熟悉。普通吸氧就是在常压下吸入氧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也可称常压氧疗。高压氧是让病人在高于1个大气压力下吸高浓度(接近纯氧)氧的气体疗法。二者在体内组织中产生的氧分压相差很大。(物理上气压与氧浓度的乘积就是氧分压),氧分压不同对机体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不同。人们因有对普通氧疗有一般的感性认识,而对高压氧不仅不了解,并且有误解。误解为高压氧只不过是比常压氧疗多吸一点氧而以。实际上高压氧与常压氧不仅有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有质的差异。
高压氧与常压氧不同点有:①高压氧可增加血及组织中的物理溶解氧,由此高压氧下可实现无血生命,即将动物体内红细胞去掉,在高压氧下,动物的生命体征平稳,但去掉红细胞的动物吸常压氧则会很快死亡。②高压氧可增加氧的穿透力,由此可治疗因为血管阻塞、血管痉挛,或细胞水肿所致的局部组织细胞缺氧。而常压氧对这种局部性缺氧无效。③高压氧可增加组织中氧的储备,可使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提高,从而可使机体渡过危险期赢得时间,高压氧下可在无体外循环的条件下做心脏直视手术,常压氧不可能实现。④高压氧可杀灭厌氧菌,对气性坏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常压氧则无效。⑤高压氧可压缩体内禁锢的气体,对治疗刺激性毒气中毒时的气泡阻塞呼吸道、治疗减压病、肠胀气、肠气囊肿病有独特的效果,面对这些病常压氧和药物都无能为力。
由于高压氧有以上直接作用,从而对全身各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如轻度升高血压、促进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心肌耗氧、促进细胞的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促进细胞生长、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增强肝肾功能、调节细胞周期增强癌症的化、放疗的效果、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等,这些作用常压氧均不具备。
常压氧只有一种作用与高压氧一样,就是增加血氧饱和度。所谓常压氧只是比高压氧的效率低一些,只有用在这里才是恰当的。只有当病人因为心脏、肺或中枢神经系统等原因所致呼吸困难,导致血氧饱和度异常时,进行常压氧疗才会看到效果。可以说凡是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疾病进行常压氧疗几乎无效;只要血氧饱和度正常就没有必要作常压氧疗,但是有许多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疾病必须进行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具有特效的疾病: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中毒性脑病、气栓症、减压病、有害气体中毒(硫化氢、液化石油气、光气、氨气、汽油等)中毒、厌氧菌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休克、视网膜动脉栓塞、心肺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电击伤、窒息、溺水、缢伤、麻醉意外等)、脑水肿、肺水肿、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急性末梢循环障碍、急性脊髓损伤、断肢(指、趾)再植术后。其中如减压病和气栓症高压氧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过去肢体厌氧菌感染时必须切掉肢体以保守生命,但由于有了高压氧治疗后可以不用截肢了。
(2)理论上肯定并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动过速)、心肌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脑动脑硬化症、脑血栓、脑梗死等)、血管神经性头痛、面神经炎(贝尔氏面瘫)、高原适应不全症、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植物状态、周围神经损伤、颅内良性肿瘤术后、脑血管疾病术后、多发性硬化、癫痫(非原发性)、骨髓炎、骨折及愈合不良、无菌性骨坏死、慢性皮肤溃疡(动脉供血障碍、静脉瘀血、褥疮、糖尿病及慢性骨髓炎等所致)、麻醉性肠梗阻、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雷诺氏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冻伤、烧伤、整形术后、植皮术后、突发性耳聋、眩晕综合征(梅尼埃综合征等)、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震荡、视神经损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毒性脑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运动性损伤、放射性损伤(骨、软组织损伤、膀胱炎等)、药物及化学物中毒、玟瑰糠疹、带状疱疹、牙周病(炎)、复发性口疮、溃疡、恶性肿瘤(与放疗或化疗并用)。以上疾病已经大量临床资料证实,高压氧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高压氧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3)从理论推测或临床上初步证明有效的疾病有:慢性心功能衰竭、青光眼、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肝炎、慢性肝功能障碍、部分精神病、神经衰弱、颈椎病、霉菌感染、帕金森病(症)、老年性疾呆、脑萎缩、脑脓肿、脑膜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习惯性流产。
为什么高压氧一种治疗法可以治疗100多种病:经临床这几十年的研究,至目前已经发现100多种疾病对高压氧有效。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压氧的适应征也将不断增加。为什么?我们只要想一下生命依赖生存的物质就不难理解了。人体的生存需要液体(水)、固体(各种营养品)及气体(氧气)。这三种物质缺乏那一种都会使生命停止。而且人体对这三种物质以氧气最为重要,人体只要停止6分钟不吸氧就可死亡,人体对水的储备极限是6天,而对食品的储备极限是6周。生命活动是一种氧化代谢过程。氧化代谢障碍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病因病理学上分析,至少有3分之一的疾病与无氧代谢有关,因些以此推算大约有3分之一的疾病可以用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可提高组织中的氧分压。高分压氧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对全身各系统产生调节。这种调节作用相当于几十种药物的功能。而临床上应用的几千种药物,有许多药物到最后都是通过一个途径而起作用。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且有许多药物最后必须通过氧的作用才能生效。如果把疾病当做敌人的话,那么各种各样的药品就好比是刀和枪,而高压氧就好比是原子弹。
血氧饱和度正常为什么还要作高压氧治疗:去年一位患者一氧化碳中毒,神志浅昏迷,经一次高压氧治疗后,神志逐渐恢复,检查血氧饱和度正常。患者的表兄是一位中医学院毕业的医生,他坚持不让病人再进行高压氧治疗,他的理由是血氧饱和度正常就不必再用高压氧治疗。这种对高压氧作用机制的误解比较普遍。所以我在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血氧饱和度正常病人还要进行高压氧治疗。
目前在高压氧科作治疗的绝大多数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是正常的。比如对高压氧治疗具有特效的气性坏疽、减压病、脑水肿、缺氧性脑病、脑梗塞、断肢再植等在作高压氧时一般血氧饱和度均是在正常范围。必须及时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一般只要脱离一氧化碳环境,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也就很快恢复正常。如果是采用高压氧治疗可在数小时内恢复。但是病人还必须继续采用高压氧治疗数十次不等(一般中度中毒须治疗30次以上,重度中毒80次以上)。如果不进行足够的治疗,病人即使似乎治愈,但仍有可能发生迟发生脑病(即病人神志清醒一些时间后又出现神经症状和精神异常,如疾呆等严重并发症)。
为什么血氧饱和度正常还要作高压氧治疗?因为血氧饱和度正常不等于组织细胞就不缺氧。高压氧治疗的目的不是在提高血氧饱和度,而是在提高组织细胞内的氧浓度及全身各系统进行调节。许多情况如组织细胞水肿,血管栓塞、血管痉挛,有些毒物如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中毒等导致细胞呼吸被抑制等,都可在血氧饱和度正常情况下继续缺氧。这些情况只有通过高压氧提高组织中氧分压、提高氧的穿透力,才能解决那些组织细胞缺氧的问题。否则细胞继续缺氧,由缺氧引起细胞水肿,由水肿进一步加重缺氧,最后导致细胞坏死。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说明为什么血氧饱和度正常还要作高压氧。就是河里有水,为什么还要给挂在山上的梯田抽水是一个道理。当然高压氧治疗疾病不仅仅是解决细胞缺氧的问题。高压氧具有增加组织内氧分压、增加氧的穿透力、高压氧可提高物理溶解氧,以及高压氧对厌氧菌有直接的杀伤作用外,由于它作用全身各系统,全身各系统对高压氧产生反应,从而间接产生多种作用,这些作用在防治疾病上产生十分好效果。
高压氧治疗与药物治疗有什么不同:
(一)基本治疗作用的比较:
药物能够治疗疾病的3大基本作用是:杀伤、补充、调节(激活—促进—兴奋;抑制)。那么气体治疗除同样有以上三大基本作用外,还具有对禁锢气体的压缩作用。目前气体治疗中所使用的介质局限于氧气和氮气,随科学的发展,各种气体的介质都得到充分的研究时则会显示无可估价的效果。以下仅以氧作为介质进行比较。比如(1)杀伤作用:高压氧对厌氧菌的杀伤作用绝对不比最好的抗菌素差。气栓症杀害动物不比氰化物来得慢。(2)补充作用:机体缺少物质时,需要补充,比如固体治疗(药物治疗)的各种补剂,中草药中的各种补药、又如维生素、微量元素、三大营养(糖、脂、蛋白质)的补充,当机体缺少而发病时,进行适当补充,肯定是十分重要的治疗。但是以上物质的补充肯定不如当机体缺氧时需要补充氧气那样紧迫。因机体对氧气的储备能力最差。那么治疗效果上,缺氧症进行补氧治疗所获得的症状改善也肯定比补充以上固体物质要迅速而神奇。(3)调节作用:目前气体疗法应用范围不广,研究工作还非常有限,但随将来对各种气体介质的深入研究,以及各种压力的深入研究,以及治疗时间的全方位的研究,气体疗法也将显示出对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具有非常广泛的调节作用。目前人们仅仅应用一种介质一种压力即高压氧,就已经发现高压氧可以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具有十分显著的调节作用,例如高压氧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可调节血压、可调节内分泌等等。(4)对气体的禁锢作用:对气体的禁锢作用是高气压治疗的独特作用,这是药物治疗所不具备的。由此可见,药物治疗所具有的作用气体治疗同样具有,并且气体治疗比药物治疗来得更为紧迫和疗效更加显著;然而气体治疗所具备的第四种基本作用,药物治疗则不具备。
(二) 治疗作用部位(空间)的比较:
药物治疗在作用部位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口服药物要达到作用部位必须通过以下多种屏障:(1)胃酸、及其它消化液屏障:药物尽管吞下胃内,但可被胃酸或其它消化液破坏而失效,等于白服;(2)肠壁屏障:药品就算未被胃酸或消化液破坏,它面临的第二道屏障是肠壁,多种原因可引起吸收障碍,如肠管缺氧、瘀血、水肿、肠道内环境情况、肠蠕动功能等等。这些均可影响疗效;(3)血液运输障碍:即使肠壁能充分将药品吸收入血,但对一些血运不丰富或缺血器官仍旧不能获取足够的药物;(4)肝脏屏障作用:药物吸收后即使进入血液还会经过肝脏的代谢分解破坏作用而失去药效;(5)毛细血管壁屏障:有些局部虽然血流丰富,但药物不能通过某些毛细血管壁,药物仍旧不能到达病变部位以发挥作用。如血脑屏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6)细胞膜屏障:有些情况下药物即使是通过了毛细血管壁,而且是到达了病变细胞的表面,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受体,或缺乏跨膜泵时,药物仍无法进入胞浆,无法执行它的功能;(7)核膜屏障:一些疾病是胞核内发生异常,需要药物进入细胞核内起作用,同样药物会遇到核膜屏障的问题。
由上可见生物体是属多生态圈体,并且随进化得越高级生态圈的圈层数越多,以上讲到的七道屏障中提示高级生物体具有4级生态圈(肠壁——血管壁——胞膜——核膜)。药物治疗因有以上七大屏障,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气体治疗,就以目前高压氧治疗为例,不存在以上七种屏障。高压下的气体介质可以无处不去,无处不在,它本身不仅畅通无阻,而且还可帮助其它固体(药物)通过屏障。
(三)治疗作用的最后环节上的比较:
按分子结构分类,药物治疗(固体治疗)又可称为是杂合大分子治疗,那么气体治疗则可称为小的单分子治疗。目前许多临床真正有效的药物治疗,其作用的最终环节并不是杂合大分子的直接作用,而是这些杂合大分子在体内经体内多种酶的分解后变成小的单分子—气体分子形式起作用。许多药物是通过提高局部组织器官的单分子(气体)浓度起作用,目前了解较多的是氧气和NO。比如神经内科现在用的较为有效的都可喜,其药物只所以有效,也只不过是能够增加脑组织中的氧浓度而以。许多药物是通过提高组织器官中NO的浓度起作用,许多扩血管药是最终通过NO起作用。许多抗菌药是通过单分子氧起作用。药品尽管种类很多,但是最后起作用都相同,也就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因此药物治疗通常是同病异治,而气体疗法倾向异病同治。见图3。大分子药物经过体内多种酶的分解后变成单分子气体后生效。那么如果组织缺乏分解其药物的酶,使用药物同样不能生效。有些药物分解成小分子后要达到细胞核,必须通过以上例举的7处屏障,通过这7处屏障时,必须靠能量泵的作用,运输靠心脏泵、跨膜靠离子泵,这些泵的驱动需要氧化代谢供给能量。因此药物治疗与高压氧的治疗原则完全不同。药物治疗4个原则是:尽量不用,严禁滥用,权衡利弊,因人施治。而高压氧治疗的3个原则是:不妨试用,不可不用,异病同治,快用快效。由此可见,药物治疗的终末环节实际上就是单分子的气体治疗;即使药物的终末分子不是一种能够气化的小分子,那么这些小分子也完全依赖气体中的氧提供能量使其越过多处屏障,才能达到作用部位。这就是狭义气体疗法时代的理论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