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团队重大发现:每天一颗蛋,健康中国人!

 渐近故乡时 2018-06-01


Source: BMJ

翻译:科学咖

鸡蛋,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食物了。有人说鸡蛋中有胆固醇,会增加胆固醇的含量,对心血管不好,增加冠心病和卒中的危险;又有人说鸡蛋嘛,就是一只没有长大的小小鸡,肯定很有营养啦,多多益善。宝宝我此刻都不知道该不该吃蛋了!

近期,BMJ旗下《心脏》杂志一篇纳入50万国人、随访9年的文章或将为我们揭晓谜底!




首先,我们要知道心脑血管疾病(CVD,主要包括冠心病以及卒中),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在西方国家里,缺血性心脏病常年霸占死亡率第一;而在中国,中风却成了居民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中风又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出血性卒中(脑溢血)比例更是迷之一般居高不下!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

相信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面对鸡蛋的诱惑时都有过畏惧和疑惑,而这疑惑的根源来自于其中的胆固醇。如果名词有分正能量或负能量的话,那么胆固醇一定属于后者。很多人对胆固醇的印象并不好,在日常饮食中想方设法的减少摄入胆固醇。但实际上,胆固醇是身体里非常重要的东西,参与到胆汁酸、维生素 D 以及激素的合成,比如大家熟知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并且胆固醇也是有“好坏”之分的呀! 鸡蛋,这么一个简单又美味的食物,小编真是不敢轻易割舍!

当然口说无凭,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科研人,还是要用数据说话,看,最近又有一篇大数据研究来为鸡蛋“平反”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在《心脏》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每天吃鸡蛋的人(<1个>

而且这项研究是在中国开展的,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对我们更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快来了解一下,然后放心的吃美味可口又可以让我们健康的鸡蛋吧


开展研究的是来自中国和英国的一个研究小组:由李教授和Canqing Yu博士主导。他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检查鸡蛋食用量和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出血和缺血性中风)之间的关联。

他们使用的研究数据来自中国Kadoorie生物银行(CKB),这是一项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中国10个不同地理区域的30至79岁的成年人,样本量十分巨大----有512891个统计样本之多。这些参与者是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被招募的,他们会被问到他们每个人使用鸡蛋的量以及吃鸡蛋的频率。然后跟踪调查他们的心血管相关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另外,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集中研究了416213名没有患过癌症、心血管疾病(CVD)和糖尿病的参与者。他们对这一组的平均随访时间长达8.9年,一共记录了83,977例心血管疾病和9985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以及5103例主要的冠心病事件。

在研究阶段开始时, 13.1% 的参与者表示每日平均吃0.76个鸡蛋,另外有9.1% 表示自己很少吃鸡蛋(具体数据平均是0.29个鸡蛋每天)。而分析了随访结果后显示,每天食用鸡蛋的人比不吃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低!特别是,每天食用鸡蛋的人(最多一个鸡蛋/天)的出血性中风的风险降低了26%(这是一种中国比高收入国家更高的发病率的疾病),却因为每天食用鸡蛋而降低,同时,脑出血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8%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降低了18%。此外,他们还观察到当每天食用鸡蛋(估计量5.32个鸡蛋/周),与“从来没有/很少”食用组(2.03个鸡蛋/周)相比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12%。

因为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所以没有关于因果关系的确切结论,但作者表示,他们的研究有相当大的样本容量,并考虑了CVD的确定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是很值得参考的。

作者得出结论:“本研究发现,中等水平的鸡蛋食用量即每天高于一颗,会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我们的发现为健康的中国成年人的饮食指南提供了科学证据”。

不仅用科学的证据为鸡蛋导致心血管疾病这一误解“平了反”,还让我们找到了心血管保健的日常简单的方法!

 

1.      Chenxi Qin, Jun Lv, Yu Guo, et al. On Behalf of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Collaborative Group.Associations of egg consumption with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adults.Heart, 2018      

DOI: 10.1136/heartjnl-2017-3126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