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家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院挂牌成立

 yzsr273 2018-06-01

中国第一家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院挂牌成立

中国第一家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院挂牌成立
中国第一家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院挂牌成立

本网讯(杜真/文 陈衍宇/图)2017年12月29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院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名誉院长徐勇教授,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邓大才教授,党委副书记徐剑老师出席,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中国改革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由徐剑老师担任主持。

发布会上,徐勇教授介绍了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院(以下简称“乡规院”)设置的背景与意义。他指出,建立中国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院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央有要求。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紧迫任务。二是地方有需求。在新时代大环境下,农村发展也面临新的困境,各地乡村振兴的任务、条件、目标存在差异,地方领导在落实中央精神的时候可能面临困惑,只有结合各地特色,将农村内部要素结合,将城乡深度融合,破除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难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三是中农院有基础。我院既有理论支持,又先行先试,与地方合作时间长、经验多,做好乡规院可以推动中央精神转换为地方实践,实现政策落地。

邓大才院长向与会来宾介绍乡规院的基本情况,他谈到,针对地方没有底气、没有方向、没有措施即“三没有”的困惑,乡规院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的科研和平台优势,确立了乡规院发展的“四个目标”:建设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端智库、打造国内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创新高地、构筑乡村振兴理论创新的研究重镇、建立乡村振兴研究成果的共享平台。

明确发展的“四个任务”: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设计适宜规划方案,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农村改革决策提供有效研究支撑,总结乡村振兴的中国经验为学界贡献原创性理论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与研究者提供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

发挥“五大优势”:一是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签约智库的平台优势;二是长期参与中央和地方政策制定和评估积累的经验优势;三是团队长期跟踪三农问题及其发展的理论前沿优势;四是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学科优势;五是助力发布第一份乡村振兴规划的先行优势。作为目前国内第一家专门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学术机构,乡规院致力于帮助地方落实精神,帮助地方编制规划,以落实中央精神、推进乡村振兴。

党亚飞博士结合参与地方政府的规划研究谈了心得感悟。他分享了参与安徽天长的产权改革评估、全国农村殡葬改革的政策制定、厦门市城市社区规划等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经验,指出乡规院的目标和优势均在于引领地方找准顶层设计在基层的衔接点和落脚点,更有针对性、更具适应性。

徐勇教授谈到,建立乡规院实质上是中国农村研究院“顶天立地”的立院宗旨的延伸,实现以往研究成果的转换。针对“需求方”找不到“供给方”的困境,我院学者的研究能够推动地方更好地发挥实践的特长。规划背后的本质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针对各地不同的迫切需求,提出不同的规划,才能实现治理有效。

邓大才院长认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两方面,一是国家的政策落地,二是农村资源的盘活。只有制定适合本地条件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将资源、资产变成资本,才能将国家政策对接落地,才能找到乡村振兴的活力和源泉。

据悉,近年来由中国农村研究院团队承接了东莞、恩施、云浮、厦门海沧等地几十份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推出了第一份县市级的乡村振兴规划纲要(新民市乡村振兴规划纲要),目前正在编制沈阳市乡村振兴规则。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院由知名农村研究专家徐勇教授担任名誉院长、邓大才教授担任院长,汇集一大批多学科的学者,以此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乡村振兴战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