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光影的对话。有了光,这世界才有颜色,才有明暗对比,才有所谓“影调”。逆光拍摄是很多影友都喜欢的一种拍摄方式,因为会产生迷人的轮廓光,发丝看起来会很美丽,人物周围像镶嵌了一圈金边,整个人会变的更立体。但是由于逆光环境,在拍摄时容易出现“大黑脸”,这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补光 可以携带反光板进行补光,但是很多人外出是不可能带这样的物品的,那么也可以借助周围的环境和物品进行补光。如人物对面是一白墙,利用反光原理也可以适当进行补光;或借助白色物体,如白色衣物等。当然这些操作需要在现实中去多多试验。 二、测光 黑脸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人物的后方光线相对较强,如果采用测光方式不合理,自动计算后,相机便会认为人像的正面之阴暗情况是正常的,而形成大黑脸。这时在测光模式上可以采用中央重点测光或点测光。记住一个非常重要的口诀“白加黑减”, 建议对着人物脸部进行测光,在基础上加1~2挡曝光补偿,就能得到面部拥有基本细节的画面。 很多影友都喜欢用第二种方式,可以保留整体的画面氛围,可以让人物更加自然融入环境。希望可以帮到影友,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是的,在逆光摄影时,我们有时会把人的脸部拍得黑黑的,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呢? 我惯用的方法就是“欺骗法”。这里以单反拍摄为例,这个欺骗不是人骗人什么的,而是拍摄者“欺骗”相机,以获得明亮的脸部曝光。有三个因素:测光方式,焦距,曝光锁定。 测光方式由于是对脸部测光,范围较小,所以使用点测光是再好不过了。 焦距如果是变焦镜头,应该将镜头拉到最大,即长焦端进行测光,可以对人物脸部进行更细致的曝光检测,效果更精准。如果是定焦镜头,那么需要靠近人物脸部进行测光。 曝光锁定曝光锁定的作用不言而喻,就是将上述两种方法所获得的曝光值锁定,这样,不管你如何移动相机,始终保持刚才的脸部曝光值(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保持时间是有限制的,通常只有较短的一段时间保持,过了这个时间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注意)。 拍摄方法将相机设为M档,测光方式为“点测光”,将镜头拉到长焦端,对准人物脸部进行测光,通过取景器将曝光量指示条对准曝光0刻度上,说明曝光标准了,及时按下相机上的曝光锁定按钮(通常是在相机的右上角区域)以锁定曝光值,然后就可以调整焦距进行构图,再对焦拍摄,这样拍出来的人物脸部肯定是不会黑脸的。值得关注的是,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人物脸部反而会太亮了,所以这时候,只要手动将曝光值降低一到两档,就能找出最佳曝光效果的图片了,这就是为什么选择M档的原因,可以随时调整,更快获得最佳效果。
逆光摄影人像黑脸是曝光严重不足的表现,尤其是背景太亮,自动测光,人物跟大面积过亮的天平均下来,还是天的亮度为准,人物自然就曝光严重不足了。 这个问题在拍照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一个是逆光摄影最好背景暗一些,再亮也应该是中灰调,这样测光比较容易,逆光的轮廓光也比较清晰。一个是在人与背景就是反差很大,受拍照条件的限制又不能改较暗的背景时,可以使用闪光灯保证人物曝光合适,根据天气和相机的闪光同步速度,尽量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以保证背景能有些曝光。当然如果希望白背景也可以使用慢些的速度。 特别注意,人与背景反差很大,即使以人物为准曝光效果也不理想,人像可能含糊没层次。再一个就是在同一个背景下如果拍摄多张,可以先拍好一张,然后,以它的参数改手动模式,这样就不用反复测光及校正了。 这个问题挺常见,如果是给女友拍照,大黑脸可要小心挨k哈,一般可以采用三个办法: 一、效果最自然:反光板
一块不起眼的反光板,却是逆光拍摄的神器,可以在不增加人工光源的情况下,有效平衡环境光线和人物面部光线的光比,解决逆光大黑脸: 二、效果最明显:人工光源
这里的人工光源可以是内闪、外闪、灯箱,也可以是独立的小型光源: 与反光板相比,闪灯通常强度大、光线偏硬,容易产生轮廓分明的阴影,可以在内闪或外闪上加装柔光罩,有效软化光线,获得更柔和的补光效果: 三、其它应急办法:1、白纸或硬纸板 如果没有反光板也别着急,一块硬纸板甚至一张白纸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反光作用。 2、适当改变拍摄角度 这也是简单有效的办法,但是对取景限制性比较大。 3、增加曝光补偿或对人物面部点测 个人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