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平原大水灾

 漫步之心情 2018-06-01

叠溪地震,殃及灌县

20世纪三十年代初,都江堰左岸鲤鱼沱一带,有十几户穷家小户。这些人家房舍虽破,但这里野花芳草,清溪小桥,小鸟鸣叫,青山遥遥。都江之水,清洌而甘甜,岸陂之菜,青葱而肥大。都江堰著名特产——伏龙观萝卜(又名铜罐萝卜)即产于此。

这些穷家小户中,有一户姓周,周家有一小女儿周小妹,十一二岁,长得眉清目秀,因为家里穷,没有上学,天天要割猪草喂猪,或放牛种菜。1933年10月9日,周小妹随母亲“走人户”,吃饭时,一见回锅肉,鸡肉,就放肆地大啖大吃,肚子胀得滚瓜圆。回家后,又喝了几碗冷水,晚上拉肚子,不时地“起夜”,点燃油灯,发现鞋子不在床前,却浮到了墙边。她趟水走向粪桶,拉稀完了,回来时,水声轰然,木头做的踏脚板也浮起来了。她这才感觉到不对劲,赶紧去拍父母的房门,并大声叫喊:“爹!妈!水淹房子!水淹房子!”她爹妈从睡梦中惊醒,水已经打齐膝盖,俄顷床和柜也浮了起来。一家人慌忙逃出房屋,摸黑跑上高岸,只听嘎嘎几声巨响,茅屋已被洪水冲倒,几只猪儿在嚎叫中被大水冲走。一家人顿时醒悟:闹了一个多月的“叠溪水要暴发了”的谣言,终于不幸被言中了。

一家人在高岸上,齐声大感:“叠溪水暴发了!叠溪水暴发了!!赶快起床跑啊!”

河边住的人家听见喊声,从睡梦中惊醒,纷纷穿衣起床,打起火把,向南桥,南门方向逃去。塔子坝的郭二爸,郭二婶听见“叠溪水暴发了”的喊声,急忙穿衣起床,将睡梦中的3至12岁的五个子女拉下床,来不及穿外衣,就将他们放进已经像船一样浮起来的拌捅里,又用粗麻绳将拌桶栓住,夫妻二人死命拖住绳子,拼命向奎光塔游去。游到塔边,二人急忙将绳子拴在塔上,以防拌桶被大水冲走。五个小孩坐在拌桶内,吓得惊叫唤。夫妻二人怕绳子被水冲断,就站在齐胸口深的水中,死命的抵住拌桶。一家人生死相依,一直坚持到洪水消退。塔子坝的张家地势较低,等听见呼声出门时,水已淹到小腿。张家的房子是瓦房,八九间联合成四合院,洪水一时冲不倒。张幺婶惊叫:“快上房顶,快上房顶!”张幺爸赶紧把八仙桌举起,安放在房檐下。然后,一个一个地从房里抱出老母和儿女们,趟着齐腰深的洪水,艰难地来到八仙桌前。平时文弱的张幺婶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劲,猛地爬上八仙桌站起,先把她80岁的婆母举起,推上房顶,又把4个6至12岁的儿女一一举起,堆上房顶后,洪水大涨,淹没八仙桌,冲走了八仙桌,失去站立之本的张么爸、张幺婶,一头栽进洪水深处。趴在瓦房脊上的儿女们,一齐大声哭喊:“妈呀—!爹呀——!”张婆婆趴在房脊上老泪纵横地呼喊:“儿呀——媳妇呀——你们死得好惨呀——!”

成都平原大水灾

叠溪堰塞湖

像张幺爸,张幺婶这样惨死的人,成千上万。洪水消退后,人们在洒坝里看见无数的死尸,男女老幼都有。仅在麻溪,白沙(今紫坪铺镇,下同)至青城桥这一段河床,河滩内,人们就捞起717具死尸,如果加上从叠溪到茂县威州,映秀,漩口等地的死尸,起码有好几千人,难以计数。再加上灌县(今都江堰市,下同)以下郫县,温江,崇庆(今崇州市,下同),成都,新津,金堂……等地死尸,起码有上万人。在灌县的717具死尸中,有家属认领的,就认领回去安埋了,剩下的400多具无人认领的(也许是在上游几百里处淹死,被冲到灌县的)死尸被慈善会的用板板车拉到北门外灵岩山(今废弃的成汶铁路二王庙隧道口附近),分男女埋了两座大坟,这男坟女坟,民间称之为“万人坑”。

除淹死的人之外,淹死的家畜、家禽,猪,牛,羊,马,鸡,鸭,鹅,兔,猫等,更是数以万计;被呛死的鱼,鳖,蛇,蛙等野生动物也不计其数。洪水退后10月10日上午,人们看见都江堰及塔子坝马家渡河坝里尽是冲坏的房屋柜子猪圈,除浮肿的尸体外,遍河都是猪牛羊鸡鹅兔的尸体。被浑水呛死的鱼遍布河滩,最大的鱼有3尺多长(今天,岷江里1尺长的鱼都少见了,河水的污染和人们的乱捕滥炸,还有截断岷江的紫坪电站大坝,是野生鱼儿减少、绝灭之因)。崇庆的王大爷,当时才10岁,洪水过后,兄弟俩在河滩里捡了条2尺多长的大鱼,20多斤重,二人欢喜极了,抬着鱼回去一家人吃了几天。二王庙里的驻军(川军28军邓锡侯手下的军队)在洪水退后,看见遍河滩都是被呛死的大鱼,欢欢喜喜地捡死鱼,抬回营房煮食,结果毒死了十几个士兵。二王庙同门前的“丁公祠”(祭祀清末治水官员丁宝祯)被叠溪洪水将地基旋空,冲走,只剩下两根石柱子(二石柱上镌刻有楷书楹联,今存二王庙山门前)。治水英雄的祠庙,被洪水冲毁,颇有戏谑之味,如英雄的英魂地下有知,能不慨叹洪水乎?!古人以“洪水猛兽”二词连用,可见几千年来,洪水一直被人们视为最恐怖的事物之一。

成都平原大水灾

水灾

1933年叠溪洪水暴发之前,离堆旁边河堤上有一著名景点,名叫“犀牛望月“。一只巨大的石犀立于渠首,头望岷江上游。立此石犀的目的,是镇压洪水,却不料1933叠溪洪水暴发,将这十几吨重的石犀冲倒冲走,直冲到青城桥河坝头。上个世纪70年代末,灌县人民曾在青城桥头,奎光路和一环路交会处,重立石犀,两年后又拆除,并在石犀旧址建一街心花园,花园之中央,立一巨大的探照灯塔,灯塔基址即原石犀基址。传说李冰命人刻的镇水五石犀,除都江堰渠首有一头之外,一头在青城,一头在郫县犀浦,两头在成都府河,南河。如今,五头石犀,一头也不存在矣。

在离堆旁边“犀牛望月”的背后,是离堆公园,公园里有个动物园(前“荟萃宫”改建的展览大厅处)。叠溪水暴发,冲毁了动物园,老虎,豹子,猴子,灰狼、棕熊……全部被淹死,冲下塔子坝及青城桥河坝。离堆公园内被洪水冲出一个大槽(即今公园荷花池所在地)公园路,天乙街,塔子坝……全部变成泽国,以至整个成都坝子,一片汪洋。昔日的桑田,一刹那间,又变成了沧海。

所幸的是,成都平原在1933年再次变成泽国的时间并不长,洪水很快消退。此次洪水,是民间所说的“铺盖水”,一阵过后,便没了后劲。

这“铺盖水”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要从1933年8月25日下午时50分30秒的叠溪大地震说起。

据民国四川省地震局1934年编著的《叠溪地震》一书记载:“叠溪地震为7.5级,北平鹫峰地震台测定其震中位置为北纬32度,东经103.7度。震及范围:北至西安,东至万县,西抵阿坝,南达昭通。“震中一带,山崩河断,壅江不流,死伤数千人,建筑田园畜禽……损失无度。地震之后,岷江堵塞。叠溪,银瓶崖,大桥三处,形成了三个大堰坝,使上游水位上升300余米,形成长30多里,宽约4里的高峡平湖,俗称“大海子”,还有其它7个较小的海子。

这大小海子里的巨量蓄水,成了悬在岷江下游几百万人民头上的一把利剑,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当时,茂县,汶川的耆老贤达,曾联合上书茂县政府,极言海子之水乃一大隐患,应当趁其蓄水未达极限,洪水未及总暴发之时,及时实施疏导,分量排洪。他们引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国语.周语.周厉王弥谤》中的原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他们在上书中又说:茂汶是神禹乡邦,大禹出生之地,大禹治水成功之道是疏导,而不是堵。如果步鳏的后尘,采用堵的办法,必然失败。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大海子的堰口,炸开一些口子,让洪水分量排泄,从而防止总暴发,防止“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成都平原大水灾

1933年地震前的叠溪县城

国民党茂县政府官员接见耆老贤达,并将其上书细心研读后,感到事关重大,表示愿意尽力解决。但是,炸开海子堵水之壅口,需要经费,当时边区极其贫困。民穷,政府财政收入有限,要拿出一大笔钱来炸海子,实在勉为其难。无奈中,县政府请示省政府,省政府也表示此事理当解决,但当时省政府也爱莫能助,经费难办!再加上当时军阀割据,兵荒马乱,哪里有闲钱去炸海子之壅?故此事拖了下来。一个月之后,叠溪海子的水越积越多,威胁愈来愈大。茂汶,成都及川西平原各县的有识之士及新闻界多次呼吁,指责国民党政府不顾民生。省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乃将此事上报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经研究认为,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是自古已然,自然灾害而已,人力不可为,不过,可以作防洪之准备,乃下令叠溪以下各县沿江居民人等,随时作好撤退准备,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为要。

南京政府的消极做法,引起社会人士和新闻界的不满,他们加大呼吁力度,并在社会上募捐,积少成多,筹措炸掉岷江上游海子之壅的经费。

国民政府迫于社会舆论,不愿意背“草菅人命,不顾国民死活”的坏名声,蒋介石乃拨款一笔给四川省,并派出几架军用飞机,协助炸壅。四川省拿到这笔钱,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派出飞机,携带炸弹,飞向叠溪海子上空,陆续向堵塞海子口的巨石堆投下炸弹,使海子堵口之巨石有所炸毁,高压的洪水有所排泄。但是,由于经费不足,空军飞机轰炸了几天之后,再没有继续轰炸,潜在的危险,并未从根本上完全消除。

叠溪大地震之后的第45天,即1933年10月9日,下午7时,因强烈余震引发松平沟,白腊寨等海子之水溃坝涌入大海子,加之岷江上游松潘一带大雨滂沱,江水暴涨,叠溪海子堰坝所受压力大增,突然溃塌,引发了总暴发,几百亿立方米的洪水顷海涌出,直泻而下,怒涛澎湃,吼声如雷,水头高达70多米。冲到下游之后,河面渐宽,水势有所减弱,至灌县时,水头仍有10多米高。洪水夹带泥石流沙,一路度卷恣肆,晚9时到达茂县,半夜12点过到达威州,10日凌晨4点过到达灌县。沿途城墙村镇,桥梁房屋,磨房田园,树木巨石……被洪水一扫而光。都江堰鱼嘴,飞沙堰以及上索桥均遭毁坏。离堆公园内伏龙观门前的8吨大铁牛,被洪水冲到塔子坝,埋于沙中。塔子坝的田园被淹没,农舍大部分被冲倒,冲走,从昏睡中惊醒的人们惊慌失措,涌进南门,东门,惊恐地向城隍坡高地奔逃,因为人多拥挤,又有一些老人,幼儿在城门洞内被拥挤的人群践踏而死。城隍坡文庙山的居民,拿出饮水,馍馍,衣物,支援灾民,并安排灾民在自己家中暂时住下。

事后,周小妹向爹妈表功,她说,要不是她晚上拉肚子“起夜”,及时发现了洪水,说不定全家人都没命了。至今,周家后人谈及叠溪洪水暴发,仍然心有余悸。

灌县数百名淹死者的家属及逃难的灾民们,抱怨灌县政府为什么不提前预报叠溪洪水暴发。县政府官员回答:我们安排了人昼夜守电话,一有情况,就在楼外楼的钟楼上敲钟报警。灾民质问:为啥子那天晚上警钟没敲响?官员正二八经地解释说,那天晚上半夜12点过,威州打来两次电话,说叠溪洪水已经到达威州了,估计再过4个小时,即凌晨4点过到达灌县,希望灌县人民,提前作好准备,及时撤退到高地或山上,不要在平原上滞留,以免生命危险。守电话的人正要到楼外楼上,通知敲钟人敲钟,却被三个麻友以三缺一为借口,强拉到麻将桌上。这事,怪不得政府!灾民骂道:“妈的X,为了他一个人的麻将瘾,枉死了我们几百人!4个小时的撤退时间,被他虾子一人断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